生而巍峨 ——怀念灌云博物馆副馆长陈龙山先生

生命没有长短之分,却有轻重之别。有些人生而平凡如清风细雨,有些人如苍山大河生而巍峨。命运多舛、饱经风霜的灌云博物馆副馆长陈龙山先生,即为生而巍峨又甘于平凡之人。

雨后,薄雾笼罩着大伊山泥泞的黄土山路,手推车刚碾过的车辙和工人的脚印交织在一起,弯弯曲曲延伸到山腰深处的砖瓦厂。十八岁的砖瓦工陈龙山将土里挖出的“宝藏”小心翼翼的整理、悉心保存。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他都坚持着这份被其他工友嘲笑的爱好,在他心中却有盏明灯:这些瓶瓶罐罐陶器碎片,都是在灌云这片大地上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我要为国捍卫这些宝藏。

皇天不负有心人,1985年初,大伊山新时期时期石棺墓群遗址通过陈龙山的瓶瓶罐罐被抽丝剥茧的发掘了出来,不久便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遗址首位发现人的陈龙山却说“这一切都归结于我对知识的热爱,对历史的热爱”。随后,因为他在国家文物保护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成为了灌云县图书馆文物办公室的一名临时工,继续参与挖掘、研究、保护大伊山石棺墓工作。

在一个腊月的深夜,陈龙山得知农民在劳作时发现了疑似文物,他拽起外衣,骑着自己破旧的“小嘉陵摩托车顶着呼啸的寒风穿过巷陌田间。当他抵达现场时,遗址已是空空如也。他多方奔走,最终在村支书的配合下,挨家挨户的收集到六个汉代青铜鼎。在收集过程中,陈龙山凭借丰富的考古经验察觉到文物的数量似乎并不符合常理。所以,他又返回村里,四处打听,才得知另有一件文物被“卖货郎”当废金属踩平了,他当即找到货郎,望着留下的残片,陈龙山一声长叹。像这样的场景不胜枚举,西汉和田黄玉手握玉猪和元代瓷器暗刻龙纹玉壶春瓶这样“重量级”文物也都是通过陈龙山丰富的考古经验才得以“完璧归赵”。

在考古工作的过程中,陈龙山陶醉并倾注了对珍贵文物的热爱,在专业性的科研态度上,也不乏严谨,还有乡土农民的质朴。曾有一位收藏爱好者请他鉴定一件古董,两人争执不下,陈龙山说到激动处道:“这件玩意如果是真的,把我双眼抠掉!”他的挚友在身边打趣道:“陈馆长,你是上过央视四套《科学探秘》的文博专家,这话有失斯文,以后不能这样轻易表态。”话落,陈龙山捧腹大笑。一边取下眼镜擦拭笑出的泪水一边说:“我改!我改!”

陈龙山一心妥善守护国家文物,却没有妥善经营好自己的生活。由于体制原因,陈龙山一直是临时工,他微薄的收入已难以维持家庭的生计,患病的父亲、正在上学的孩子,这些都需要经济来源支撑,生活的窘迫如山般压着他。2013年,在挚友的邀请下,陈龙山万分痛惜地舍弃了拼搏半生的文博事业,来到县新华书店做一名门卫,这样,一位“文博巨人”的生活才得以维系。

命运始终善待有价值的人。陈龙山绘声绘色的讲解,把一件看似普通的文物从挖掘到由来清晰鲜活的呈现给世人。他既是呼吁者也是发掘者,既是传播者也是研究者,博物馆的人们和文物都开始怀念陈龙山这个名字。终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了解到陈龙山的事迹,召开专项会议特批解决他的编制问题,随后将他提拔为副馆长,后来他还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他在职期间,撰写了大量宝贵的灌云考古档案和民俗研究文章,为推进灌云的考古及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陈龙山”这个名字,已随同他奉献一生的文博事业以及载入史册的考古贡献全部汇入大伊山的雾霭之中。他汗水浸透过的沙土下深埋着祖国悠久的文化瑰宝,他用尽了他朴实、执着的一生去艰辛挖掘,他的手中虽是尘泥锈铁,但是他的身后是青史长歌,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灌云文博史上,因为,他生而巍峨。

作者:魏银华

Hash:ad4531421ef68f937bffc2abcc7d6d60b13b1783

声明:此文由 今日灌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