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洋 | 文化变迁视角下的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为例
作者简介:
刘海洋
博士,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白山历史文化与族群迁徙吉林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后,关东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过程中形成的生活习惯的提升。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变迁成为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探讨民族文化的变迁规律与特征,以及对民族旅游的影响,成为了旅游研究中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少数民族文化构成入手,分析了民族文化变迁的特征,以吉林伊通县满族文化为例,探讨了民族文化变迁对民族旅游产品设计的影响,最后论述了民族旅游活动的开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 文化变迁 民族旅游
引言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为文化吸引力的民族旅游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我国除山水风光旅游、文物古迹旅游之外的又一大特色旅游产品。民族旅游在向海内外游客展示我国少数民族璀璨文化、特有风情的同时,也显著改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善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但是,在民族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对于民族旅游开发将导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直至消亡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民族旅游在民族文化变迁的过程作用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很多学者以不同民族旅游区为研究对象,对此问题进行过较为深刻的论述,目前仍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然而,民族文化变迁现象正在发生,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基本事实。在民族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必须尊重民族文化变迁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理顺民族文化变迁与民族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否则就会使民族地区陷入“文化开发”与“文化保护”的矛盾之中。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构成
文化是人类的聪明才智和民族的智慧潜能外化的方式及其成果,它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具有象征性、民族性、时代性综合整体性、价值多元性的特性。
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中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很多学者对民族文化的理解都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的:潘顺安认为“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张文勋等认为“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所创造的不同形态特质的复合体。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民族文化中的物质创造部分,如工具和饮食、服饰、建筑等,处于民族文化的表层;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共有的习惯性偏好、行为,或一个民族遵循的风俗、制度……;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文化心理、科学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审美情趣、文化财富与传统、文字、典籍、宗教信仰等,是民族文化的深沉结构。”虽然对民族文化的具体表达有些差异,但是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空间衍生的,由特定的人群所创造传承的,并且集中地体现了本民族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念、审美旨趣和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文化符号。
在民族文化理论研究过程中,民族学家习惯将其分为表层和深层的两种存在形式。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各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与居住格局、语言与文字、民族工艺与艺术、生产与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外在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心理、民族感情、民族信仰、民族意志和民族自尊心等,需要长期观察和用心体会的是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主要内容。民族文化的表层和深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表层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在生存实践中的物质成果,也是深层文化在生产生活的具体表现;深层文化体现的是一个民族在生活实践中的意识精华,反映的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和自我的认同。可以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民族文化变迁的研究中,都有各自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意义。
民族文化做为一定历史时期人类活动的产物,它代表着特定地域的人们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重要成果,可以帮助人类了解自身的成长过程,并为解决今后人类的发展问题提供有益的启发。可以说,民族文化研究对于了解前人的生存状态和文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人类学研究意义。深层的民族文化以民族价值观为核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寄托,对于一个民族社会伦理关系的构建、稳定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人类心灵的家园。表层的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身份的直接识别信号,是该民族长期的生产生活保存下来的文化符号,它既反映地域生存特点,又反应人类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情况。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表现,某一种民族文化的消亡意味着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缺失,所以说对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对民族文化本身的人文尊重。
二、民族文化变迁的特征分析
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对自身生产生活的总结与提升。从生产生活到精神世界,民族文化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文化系统。这个系统由外至内,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其他人、人与自身,三个层次的内容。民族文化变迁就是指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模式、风格的变化。
三个层次的文化所反映的内涵不尽相同,因此变迁的动因、表现、速度也不相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表层文化,主要反应的是人们的生存方式,它直接表现在服饰、饮食、住所、交通,以及与这些相关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方法;人与其他人的关系是中层文化,主要反应生产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它包括礼仪、交流的方式等等;人与自身的关系是深层文化,它主要反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构成。三个层次的文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且经常同时出现在相同的文化符号中。例如民族服装,服装的材质和剪裁方法属于表层文化;服装的颜色搭配、款式选择以及一些设计禁忌就属于中层文化;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就属于深层文化。这种不同层次的文化聚焦在同一文化符号的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中是非常普遍的,如饮食文化和居住文化等此类特征都比较明显。
文化既然是对一定历史时期人类的实践活动的总结与提升,那么当实践活动或是文化存在的客观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文化也必将会发生相应的变迁。可以说,文化变迁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民族文化变迁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系统从内容到结构的变化,既包括表层的生产文化,也包括深层的思想文化。从调研情况看,越是处于外层的文化,其变化速度越快;反之变化速度越慢。这与不同层次文化的作用及变化机理有很大关系。
表层文化是生产文化,主要解决人类的生存问题,它与民族所在地域的自然特征紧密相连,人们通过对生产文化的积累,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整个种群的生存。因此,表层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充分反映地域地理特征;二是以提高效率作为发展的方向。前一个特征主要决定生产文化符号的形成,后一个特征主要解释生产文化的变异原因。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在这方面就形成了明显的差别,以服饰和饮食为例。北方少数民族服饰多皮毛,一方面是北方较冷,动物皮毛有较好的御寒功能;另一方面是其善于放牧,有大量的动物皮毛供给;饮食方面主要食品为肉类和奶类,而且以牛羊等大体量的动物为主,粮食作物比重不大,在增强御寒能力的同时,也基本符合当地的主要物产。南方少数民族服饰多布料重蜡染,食品中植物类食品比重较大,肉食多鸡、鸭等小体量动物为主。这些表层的生产文化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紧密相连。地理环境决定论正是基于对此现象的认识而大行其道的。由于生产文化直接相关物产的丰富程度,因此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变革是表层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
中层文化是生活文化,主要解决人与其他人的关系,它由生产文化发展而来,逐渐脱离生产文化形成独立的文化类型。人们通过中层的生活文化确定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以此建立社会的基本运行秩序。在生产能力有限的条件下,生活文化对于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等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层文化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方面它是生产关系在社会层面的反应,生产能力强的人往往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与尊重;另一方面它可以上升为价值观念,对个体行为具有自觉的约束力。在生产水平较低时期,有限的劳动产品如何分配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生产文化对生活文化的影响;当一个民族选择将有限的劳动产品先满足“老人”和“儿童”时,这就形成了“尊老爱幼”的中层文化;当“尊老爱幼”做为一种道德标准而被整个民族所接受、并成为约束这个民族个体行为的时候,中层文化就上升为思想文化。中层文化的核心是“自觉”,这种自觉的“土壤”就是一定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对这种“自觉”的认同。因此,生产文化变迁的传导和“自觉”意识的降低是中层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
深层文化是思想文化,主要解决人与自己的关系,就是自身的价值观和信仰。在人类成长的不同时期,这一层次的文化来源也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当人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的阶段,思想文化主要依靠外来的导入,教育和宗教是导入思想文化最普遍的两种方式,有些时候二者也是合二为一的。通过教育、宗教等方式,人们会将已经形成的思想文化范式传播给这个民族的新入群体。随着实践能力的增强,人们也在不断反思前期已经形成的思想文化,并不断对这种思想文化进行修订,这时思想文化的来源就由外部导入转变为内部“自悟”。“自悟”的结果会有两个:如果认可先期导入的思想文化,这种认识强化以后,他会成为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和维护者;如果不认可先期导入的思想文化,他会成为这种思想文化的改良者,或是被这种文化群体剔除。因此,思想文化变迁的动力主要来自这种“自悟”的能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如下几个观点:第一,民族文化是人们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水平和自我认知的反应,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民族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第三,不同层次的文化变迁的动因与速度也不相同。
三、民族文化变迁下的民族旅游产业
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民族文化变迁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必然带来各民族同胞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科技的发展也扩宽了人们认识自然的视野,原始的信仰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成为了民族学者和文化学者关注的重点。如何对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成为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
旅游学基本理论认为:文化的差异性是旅游活动产生的基本动机。旅游者离开自己的惯常居住环境,通过支付旅游费用,获得异样的文化体验。各民族的文化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因此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文化吸引力。上世纪90年代以后,以少数民族文化事项作为旅游核心吸引力的民族旅游项目在我国逐渐流行起来。“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六大要素,与这六要素相关的民族文化很容易转化为民族旅游产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民族饮食。食物是最能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民族饮食不仅在食材的选取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北方民族饮食多牛羊肉,南方民族饮食多鸡鸭;而且在烹饪技法上也和当地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如游牧民族携带铁锅不便,因此多用“烤”的方法烹饪肉食,南方多竹林,因此多用竹筒作为烹饪器具;有些民族还有特定的餐饮仪式,如蒙古族的烤全羊仪式等。品尝地方美食已经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对旅游者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
民居建筑。建筑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它与自然环境、生活习惯、生产能力等密切相关,还会受到思想文化的影响,是了解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民居可以作为旅游住宿或旅游餐饮的接待场所,如蒙古族民族旅游就安排旅游者住在蒙古包中或在蒙古包中进餐,体验蒙古民族生活;另一方面民居本身也可以成为旅游参观游览的对象,如苗族、壮族的“吊脚楼”就成为当地民族旅游重要的游览景观。
特色交通。现代技术在促进交通发展方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被现代化交通方式所取代。但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体验当地民族的传统交通方式,却成为了民族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到草原上参与蒙古民族旅游,一般游客都会参加骑马旅游项目,而到沙漠区游客就可以选择骑骆驼。除此以外,赫哲族的狗拉雪橇、云南怒族的猪槽船、傈僳族的溜索等都成为当地特色民族旅游项目。
民族文化景区。在现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区都结合自身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优势,兴建了一批民族文化景区。这些景区有的是在少数民族原有聚居村寨或特有历史文化建筑的基础上,经过重新规划建设而成的,如云南大理、丽江古城、西藏大昭寺等;有的是以民族文化为核心内容,重新兴建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如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云南民俗村等;还有一些是以民族文化为展示内容的民族博物馆,将民族发展历程以及各时期的代表性文化物品进行集中展示,如中国民族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黑龙江民族博物馆等。这些民族景区除了对民族文化进行展示外,也将一些民族文化活动以舞台表演的形式传递给游客,如临夏的“花儿”表演、印象刘三姐等。景区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在增加民族地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族手工艺品。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购买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和旅游行程的纪念,已经成为旅游活动不可或缺的环节。民族手工艺品大多是本民族的基本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制作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且通过各种图案传递美好的寓意,表达各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在民族旅游开展的过程中,就充当的旅游纪念品的角色。这些手工艺品还包含着复杂的传统技艺,有些已经濒临失传,如藏族的唐卡和赫哲族的鱼皮制造工艺等。
民族节庆活动。各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节日和文娱活动,这些节庆来源于生产实践活动的时令安排或是传统图腾信仰的祭祀仪式,具有很强的知名度。现代已经逐渐演化成大型的群众集会活动,参与性和传播度都比较强。因此,这些节庆活动已经成为民族旅游项目中的主要娱乐活动。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观音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都已经开发成重要的区域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品牌,在提高游客参与性的同时,增加其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体验。
除此以外,民族歌舞表演等也为民族旅游项目增加了一抹亮色。在改革开放初期,民族歌舞团因经营不景气一直处于解散的边缘。为适应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各民族地区纷纷加强对民族歌舞团的投入建设力度,旅游演出已经成为这些民族歌舞团重要的经济来源。这也客观带动了民族服装生产、民族音乐教育、民族艺术创作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产业为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可能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可以在旅游活动中得到传承,如处于文化层次较深层的宗教信仰文化,或者与现代文明冲突较大的丧俗文化等。因此,我们只能说民族旅游对民族文化是一种“有选择”的传承,而选择的标准就是“能否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够被旅游产业所开发”。这种标准导致了各类民族文化不同的变迁传承路径。下面本文将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伊通县”)民族旅游为例,探讨一下旅游产业的“选择性”传承。
四、文化变迁视角下的伊通县满族民族游产品
吉林省伊通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伊通河上游。东与长春市双阳区相连、西与公主岭市毗邻、南接辽宁省东辽县,人口48.2万,其中满族人口18.6万,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8.7%[人口数字截止到2010年。]。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77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7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原伊通县的行政区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隶属四平市。
(一)伊通县满族民族游项目
伊通县代表性的民族旅游景区共有三个,南山旅游风景区、牧情谷旅游风景区、伊通满族博物馆。南山旅游风景区位于伊通镇南5千米处,占地18平方千米。由伊通满族自治县同泰矿冶集团董事长李英杰投资兴建,是吉林省最大的满族民俗与宗教旅游文化,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现已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完成了保雍寺、万佛塔、满族传统民居、汉白玉石牌坊、大金龙酒店、二龙戏珠影壁山门、旅游节主会场、春兰秋实小院、玫瑰园、琴湖、克隆梨苑、爱华私立学校和盘山路等旅游景点及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形成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具有休闲度假,礼拜佛陀、旅游观光功能的旅游景点,年接待游客已达30万人次,已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是人们旅游度假、娱乐休闲和召开会议的良好场所。2003年秋季以来,先后举办“伊通南山首届旅游节暨满族文化艺术节”和满族颁金节庆祝活动。
牧情谷旅游风景区,距伊通镇东南8千米处,占地200公顷,三面环山,一湾碧水,风景秀丽,是吉林省主要的萨满文化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旅游场所。牧情谷旅游风景区由吉林省辰龙实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洪江开发修建。它以独特的萨满文化为核心,是集北方民族文化、生态观光、休闲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品位的旅游风景区。风情萨满园是整个牧情谷风景区的核心,是旅游观光的主题。由女真古寨、萨满神殿、萨满神路、萨满图腾、萨满文化展览馆和北方少数民族风情村组成,整个构思展示了独特而富有神秘色彩的萨满文化内涵。
伊通满族博物馆的前身伊通满族民俗馆,始建于1987年。2001年投资600多万元,移地重建今馆,占地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为五层仿古建筑。该馆为全国第一家集收藏、展示、研究为一体的满族民俗基地,是吉林省社科会科学院以及一些大专院校的学术基地和萨满文化研究基地,亦是吉林省及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馆共设7个展厅,分别为满族源流、生产、生活、文化、礼仪、信仰等部分,馆藏文物630种、5000余件。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AAA级旅游景色,是目前全国县级收藏满族文物最多、品质上乘、规模最大的博物馆,是展示满族民俗特色的重要窗口。
(二)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及功能
首先,表层生产文化已经基本改变,可以通过与自然山水的结合,利用旅游观光型产品加以呈现,生产工具等可作为文化符号在博物馆中展出。南山景区和牧情谷景区都建在风景秀丽之地,将满族传统民居、生活建筑、原始村寨等生产文化符号与自然山水结合起来,从而形成观光型旅游产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自然风光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民族文化与其产生的自然环境一同呈现给旅游者。在景区内还增加民族餐饮等旅游体验,加上琴湖和玫瑰园等休闲景观,使民族旅游活动向度假型产品转化,提高景区的吸引力及经济效益。
其次,中层生活文化和深层思想文化分为两类,对于活动感强、有仪式符号价值的民族文化可以通过“舞台化”表演形式展示出来;其他民族文化事项只能利用民族博物馆记录、展示,用于参观展览和学术研究等领域。从伊通县的民族旅游开发实践上看,南山风景区和牧情谷风景区就属于民族风情的展示区,这里除了将建筑、生活设施等民族文化符号做展示外,还依托这些设施进行民族歌舞、祭祀仪式、民族饮食、民族节庆活动等内容的动态展示,以供旅游者参观。虽然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这些民族活动也或多或少地有了一些“舞台化” “表演化”的倾向,但这或许是商业化背景下,民族活动类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对于旅游开发过程中无法利用的其他民族文化符号,如一些珍贵的文物、满族大家族的族谱等,只能在伊通满族博物馆里向观众展示,供参观研究之用。最后,在民族文化变迁的背景下,民族旅游活动对于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认知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文化变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潮流,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标志。旅游活动的原始动机来源于文化的差异性,在发展旅游产业的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为了重塑地方文化的独特性,努力对本地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许多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文化内容得以保存,这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旅游接待过程中,这些民族文化事项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这使民族文化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产业的形式进行延续,这种文化传承方式比“民族文化保护政策”更有生命力。旅游者通过参加民族旅游活动,也不断加强对该民族的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民族地区在旅游接待中传承、展示民族文化,也有利于提高民族自我认知能力,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这也是现代旅游业社会效益的重要表现之一。
【注】文章原载于《满族研究》2015年第2期。
End
责编:齐云彦
声 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Hash:bef7fb2eb990eeaf9426f83de12f4630ace9c4bc
声明:此文由 边疆时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