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文物看山西 山西文物观长治

今天,说一点题外的话,讲述一下长治地区,尤其是长治西南长子县文物情况,聊一聊这处文物重镇。

一 充满魅力的晋东南-长治 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是一处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山西作为国内的文物遗产大省,素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的美誉,而长治则是个中的翘楚。 据统计,长治全市清朝以前的地面古建,总数竟然有3580多处,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足有167处,雄踞全国地级市之首位。 除此之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不甘人后。目前的潞安太鼓、长子响铜乐器、民间社火,尤其是上党八音会、上党梆子等共有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上古历史传说方面,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神农躬耕、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全部发源于这片神奇的土地。 作为历史上的富庶之地,“荫城铁商、潞绸党商、鲍店药商”等为主体的潞商体系,更衍生出独特的晋东南民居独特的“深厚内敛”文化。 而长治以八路军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和以太行山为依托的“绿色山水旅游资源”更是资源独具,特色明显。

二 长子县的文化脉络 在为洋洋巨著《山西寺庙大全》作序时,著名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曾经颇为感慨的说道: 从魏晋南北朝隋唐,知道清末的鸦片战争,两千年里,儒、佛、道三教,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山西三教寺庙的分布情况,反映了三教历史活动的实况。从社会影响看,佛教为首位;以政治势力论,儒教为首。道教影响就介于两教之间。由于三教互相影响,互相浸透,因此不能看成绝对化。从儒教的影响,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系统周密而完整。现实世界的社会秩序,天地君亲师的伦理规范,制约着现实世界和鬼神世界,考察山西省的寺庙文物,不仅仅限于它的艺术成就,有心人还可以从中认识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内在精神所在。 这段话说的极为准确,可说是道尽了山西文物的精髓,那就是: 山西文物所表现出来的历史信息,不单单是对审美上的一种展示,它更在更深的层次向我们述说了某个时代的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文信息,是极其宝贵的物质文化载体。

在长治西南一隅的长子县,资源极其丰富,仅仅我所关注的古代文物,境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就达到891处之多,而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足有36处,远远超过其他县区。 目前,长子一个县,拥有寺庙建筑群360处,分为三教寺庙建筑和当地祖先崇拜、世俗信仰的地域式样寺庙,这体现出了极大的地域性,其中不乏当地建筑文化的精品之所在,比如五凤楼(后面会专篇去写)。 (观音堂悬塑) 以法兴寺、崇庆寺为代表的佛寺文化;以发鸠山道观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以县城的先贤 儒教祠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精卫填海、后羿射日为代表的先祖文化;以诸多古村落老庙为载体的民间俗神文化,以奇木化石为代表的奇石文化,可说共同构成了长子县的“六景”。

三 择其精品简单介绍 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经不无赞叹道: 晋东南地区是我国早期木结构建筑的宝库,该区域五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元代建筑足有165处,不少于全国早期建筑总量的三分之一,而其中所包含的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宗教信仰、民间信奉等丰富的历史信息,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而长子县就是这样一个晋东南木结构建筑展示的集中区。 法兴寺,坐落于慈林山腰,创建于北魏,成型与北宋,上个世纪70年代因为采煤塌陷区而西迁翠云山。工程自1984年开工,历经12个春秋,终于在1996年主体完工。寺庙内现存的唐代舍利塔、燃灯塔、宋塑十二菩萨被誉为“法兴寺三绝”。 崇庆寺,位于紫云山,1965年被列入山西省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升格为国保单位。 据寺内现存的清嘉庆三年(1798)所立《崇庆重修碑志》记载:“迨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而寺始建,千佛殿居其北,卧佛殿居其东,大士殿居其西,天王殿居其南,东南立门,门之东建关帝殿西北建十帝并鬼王殿,西南又立给孤独长者殿,东北一院则为禅舍。” 现今,除了鬼王殿不存之外,其余皆在。崇庆寺内创作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的十八罗汉像,可说是“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达到了北宋时期彩塑的最高水准。 仙翁山,因为遗存了木化石群而远近闻名。形成自中生代三叠纪范畴的这七处地质学古树化石群,距今足有2.25亿年的历史。当时的上党,气候温润,裸子植物密布。在造山运动中这些树木被掩埋,细胞壁中的水分迅速的被地下水中的珪所代替,形成了硅化木,即今天的树木化石,这虽然和煤的形成过程相同,却比它有着更复杂的形成过程。

近期热文

点击"阅读原文"也可进入免费领充电宝界面!!!

Hash:5d0be3f38a8e8ec1d7e896332d66b38f7d23c86a

声明:此文由 佚名_395090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