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和顺尽有这么多好东西,你们知道吗?

和顺非遗大气宣传片

和顺县文化

牛郎织女传说

牛郎织女传说在全县境内有各种不同版本,以最为特色和最为深入民间生活的尤数南天池一带。 南天池牛郎织女传说,不仅世代口口流传着牛郎织女故事,而且在南天池5公里范围内有着与故事相关的地名和天然景物。至今仍流传着七夕祭祀牛郎织女的风俗和与乞巧有关的风俗。 经省市部门考察和论证,我县南天池一带的牛郎织女传说风格独特,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虎谷传说

虎谷传说主要流传于和顺县青城镇一带,王虎谷名云凤,字应韶,因出生于虎谷(和顺县青城镇前虎峪村)故自号虎谷,人称虎谷先生。  历史渊源:和顺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源流,文化遗迹纷繁叠茂,不可指数。

懿济圣母庙

和顺县城东南约16千米的地方,有个卧虎岗山,山脚下的合山村旁有一座懿济圣母庙,当地人俗称合山庙。合山庙虽建在深山,却久负盛名。合山圣母庙传说就主要分布于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

和顺刺绣

刺绣是在已加工好的织物上,经针引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穿刺,通过运针将绣线组织成各种图案和色彩的一种技艺。2009年4月,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顺牧牛

牧牛又名小放牛,始于清朝,是青城、井洼、新庄、朝坡等村一带的传统民间歌舞的抒情剧种。

牧牛的起源:牧牛又名小放牛,始于清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抒情剧种,和顺牧牛描写的内容是村姑向牧童问路 ,俏皮的牧童故意留难的对答情景,其内容主要是: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揭露旧社会的腐败和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等。由4个乐句组成,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曾流传全国汉族地区,且常被融于戏曲音乐之中。

寒湖月饼

主要分布在和顺县县城周围,寒湖村一带,近年来随着寒湖月饼产品声誉影响的日益扩大,寒湖月饼不仅仅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也成为人们馈赠亲朋的地方特色名吃。  

历史渊源:相传北宋时,大批辽人南下,进犯中原。他们烧杀、抢掠,鱼肉百姓,无恶不作,百姓早已深恶痛绝,人人都想得而诛之,但又不敢声张,唯恐遭来杀身之祸。于是有人建议,制作面食,内部包有“八月十五杀挞子”的字样(当时人们称辽人为挞子),分发给各家各户,便于统一起义,直至演变为现在的月饼。

跑莲灯

舞蹈《跑莲灯》是和顺传统民间文艺之一,原名叫《莲花灯》,发源于和顺松烟一带。是由古代阵法和民间欢庆祭祀活动演变而来,后文艺工作者以当地民间音乐为素材,加上以“跑”为主的台步形式,排练成了以舞蹈形式的文艺节目。这个舞蹈以优美抒情的旋律,突出一个“跑”字,体现一个“花”字,故改名为《跑莲灯》。

2011年6月,列入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音锣鼓

音锣鼓流传在和顺县一带,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民间舞蹈。

表演内容形式及角色人物: 以锣鼓等乐器为道具,由二十一名男演员持七种乐器进行表演,舞者既是演员又是演奏员。 挎高音扁鼓者(称“挑头鼓”)一人, 持音锣者二人,持小镲者二人,持大铙者二人,持大钹者二人, 挎低音扁鼓(称“平鼓”)八人, 持堂锣者(即平锣)四人。

挑头鼓是舞蹈的指挥者,表演开始由他站在台中,发出“起奏指令”,众人才开始进行表演,表演中由他发出“转奏指令”、“下接指令”才能变换场图走阵及变换动作。众舞者始终围着他进行表演。

夫子岭弦腔

夫子岭弦腔剧团成立有三百多年,上世纪50.60年代最为兴盛,宋满栋最擅长演曹操,因此得到“活曹操”的外号,弦腔剧团近到县城,远到左权昔阳阳泉榆社平定、怀鹿等地方表演。流传区域:和顺松烟镇夫子岭村常演剧目:弦腔多表演朝代大戏,半文半武的戏多。以前有连本戏,现在唱不下来,一般是半天唱一本戏(3-4小时)。行  当: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 ,须生唱功戏占较大比重,有“胡子戏”之称。道具服装:道具和晋剧相同。

2011年6月,列入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凤台小戏

凤山脚下一枝花,元夜飞红分外佳,歌舞飘香入万户,千年传艺在农家”,这首原山西省顾委秘书长、诗人鲁兮的题诗充分反映了“凤台小戏”这一民间剧种具有宝贵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稀有的地方特色价值。

“ 凤台小戏”是具有和顺地方特色的小剧种,也是山西唯一的一个特色剧种。凤台小戏国形成于山西省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起源于明中期,成形于明后期,居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2009年列入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纯梅剪纸

流传于和顺县城周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外贸公司曾收购其作品销往海内外,现在新作品流传于榆次太原厦门等地。

历史沿革:剪纸和刺绣是和顺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效果立见、适应面广,样式千姿百态,形象普遍生动而受欢迎;更因它最适合农村妇女闲暇制作,既可作实用物,又可美化生活。

原和顺矿机厂退休职工白纯梅,擅长剪纸及刺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剪纸作品被外贸部门收购销往海外,曾多次参与县文化馆举办的剪纸展览。退休后又创作了几百幅艺术剪纸,有飞天乐舞、历史人物、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山水风光、动物花鸟等几大类,并准备出剪纸集。

咱和顺还有很多很多好的文化特产,小编会慢慢收集分享给大家的

-(END)-

Hash:baa6f7a45860df2b2b28bdda353d46f0b84d4682

声明:此文由 和顺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