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在大山里的璀璨明珠——溪口​上三溪村

三溪村位于溪口镇东北部双髻山西南山麓,海拔600多米。全村总面积1221.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958亩,山林面积15184亩,森林覆盖率达82%。距离集镇6.5公里、上杭县城49公里、龙岩市区50公里。

全村共有 190户,780人。村民主要有杨、邱、李、黄等姓氏,其中以杨、邱两姓居多。

一条自双髻山流淌下来的小河,把三溪村下辖的六个自然村----竹坝、温屋坑、蕉坑、上三溪、坪畲、兴彩连成一体。这些自然村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小河两岸,点缀在青葱翠绿的崇山峻岭之中。

三溪村是溪口主要的革命基点村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三溪村民积极支持革命事业,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全村6个自然村均被评为革命基点村。

上三溪村

上三溪处于三溪村委所在地。位于蕉坑自然村和坪畲自然村之间。村民世代以种田、耕山、造纸为业。

在旧社会,大部分耕地和山林被地主豪绅霸占,贫苦农民只能靠给地主打长工过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1929年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上三溪贫苦农民杨同兴(又名杨伯朋)、进步教师杨立廉、杨宝福等人接受了革命思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在东二区党支部的领导下,在本村创办农民夜校,组织秘密农会和纸业工会,杨日京担任农会主任兼纸业工会主任。接着他们在农会和纸业工会会员中先后发展了杨营辉、范六妹、杨才章等4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发展了赖雪香(又名赖四妹)、杨广章等人加入共青团

1929年5月20日,上三溪群众成立了由杨同兴担任队长的上三溪农民武装暴动队。24日,根据东二区党支部的决定,杨同兴率领暴动队参加了坑口(即大厚村)暴动。29日,杨同兴领导了本村武装暴动,在村尾的祈丰宫寺召开群众大会,接着在上三溪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6月7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攻打白砂,途经上三溪时,驻扎在祈丰宫。群众担着茶水、饭菜等慰劳红军。19日,红四军在攻下龙岩城后,部分红军再次进驻上三溪。村里群众家家户户为红军送粮食蔬菜、柴火,腾出房间给红军官兵住宿,妇女还为红军做草鞋、洗衣服、做饭等。

在红四军的帮助下,上三溪成立了赤卫队、少先队、妇女会、儿童团等群众组织。袁三妹、杨敏和、杨元顺、张裕招等人加入了赤卫队,杨辉田担任队长;赖招娣担任少先队长,李德担任副队长;杨同康担任儿童团长,邱五妹担任副团长;江翠英担任妇女主任,罗雪娣担任副主任。7月,东二区成立第6乡(三溪乡)苏维埃。杨营辉、杨宝书、杨维纲(又名杨维光)、杨辉田、杨立华(又名杨立和)先后担任过乡苏主席;杨营辉后调任县苏工作,担任财政委员;杨森章担任乡苏肃反委员会主席;杨培麟担任乡苏互助会主任;范六妹、杨福柱、罗雪娣、张金莲、罗带娣、张德莲任乡苏委员兼宣传队员。

上三溪祠堂(曾作为红军医院救助大量伤员)

从1929年到1934年间,从上三溪走出来的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他们参加了各种战斗,不少人还参加了反“围剿”战斗,许多人光荣牺牲。如任红十二军某班班长的杨海柱,1932年在江西石城县光荣牺牲;杨广章1934年在江西南丰县光荣牺牲;1934年5月杨志春在武平县平寨光荣牺牲;杨瑞章1932年在庐丰文馆背光荣牺牲。

祈丰宫(红军曾在此驻军、训练)

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杨同康、杨福柱、杨才章、杨宝书、杨营辉等人留在当地开展杭永岩边境的游击战。1936年,敌人抓获杨福柱,把他关押在民团炮楼里,施展各种酷刑,逼他投降。杨福柱坚贞不屈,最后英勇牺牲。杨营辉父亲病故,请假回家料理丧事,被敌人抓获。敌人逼迫他当国民党保长。按照游击队的指示,杨营辉表面答应,暗地里却保护革命群众。

解放战争时期,上三溪群众又积极支持驻扎在竹坝里、禾仓角、吴莳洋一带的闽粤赣边纵队第七支队武装,为他们送物资、药品、情报等,直到全国解放。

在上三溪村里,有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叫“尚德堂”。“尚德堂”大门上刻着“薰风自南”四个字。当年,就像阵阵薰风吹拂,革命春风也吹进了“尚德堂”里,先后有10多名青壮年从这里走出来,参加了红军。杨同康就是其中之一。他十五岁就参加了红军,由于长得矮小,那时人还不及枪高。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开始长征。杨同康则和一部分战友留下来在双髻山一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38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他被编入新四军,任特务连连长,随廖海涛、伍洪祥北上抗日。“皖南事变”后,他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不幸被国民党军俘获。敌人把杨同康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每天吃的是沙粒拌饭。杨同康在狱中始终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地和敌人作斗争,直到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签订后,他才被释放出狱。解放后,杨同康被安排到上饶市玉山县良种场任场长,退休后定居上饶,于1999年逝世。

杨同康另外还有两个堂兄弟(无法查考姓名)参加红军,均以年青的生命,牺牲在江西战场。

范六妹,这个“尚德堂”里的媳妇,从接受革命熏陶开始,自始至终积极支持革命工作。早在1930年她就已经是中央苏维埃政府妇女代表。曾经由张昭娣陪同前往江西瑞金参加苏维埃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红军主力北上后,范六妹隐姓埋名在家务农。在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范六妹经常秘密帮助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以管山、种田、剥竹麻等为名把筹措的米和盐送到双髻山脚下的冻坑、猪笼寨、红面石等接头点。

范六妹默默地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从未主动向党和政府提出任何要求,也没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革命经历。1977年春夏之交,受十年动乱影响刚刚复出的老红军张昭娣回乡到三溪村召开座谈会,提起范六妹的革命事迹,当知道范六妹还健在时,张昭娣亲自来到“尚德堂”,看望已经85岁高龄的范六妹老太太。

尚德堂

上三溪群众为了支持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到解放时,人口由暴动前的70户400多人锐减为40余户200余人。全村有44人参加共产党,22人参加红军,有13人被评为革命烈士。另外有20多名群众为革命光荣牺牲。

解放后,上三溪被评为溪口26个革命基点村之一,人民群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上三溪人民发扬勤劳刻苦的实干精神,努力发展经济,建设美丽新村。如今全村90%以上建了新房。村民大部分在厦门龙岩一带发展事业。

来源:溪口党旗红

Hash:c2b0996304cfd50da7375e41cef75e7373a68ba3

声明:此文由 上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