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新枫林镇石田古驿, 巨型稻首次在我市试种成功!

一般常规的水稻品种高度在1米左右,

高达1.6米的巨型稻你见过么?

阳新枫林镇石田古驿,

巨型稻首次在我市试种成功

稻穗比高粱还高,稻田里可以观鱼游听蛙鸣……2日,记者来到位于阳新县枫林镇石田村石田农业旅游产业园的巨型稻种植基地,这种新型水稻品种让人眼前一亮。

熟悉石田古驿的人都知道,这里不仅是我市著名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也是阳新正在全县推广的油菜绿色高产高效“345”模式示范区。今年,石田古驿又从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了巨型稻立体种养项目,拉开了水稻生态养殖新阶段的序幕。

在黑色防鸟网的覆盖下,50亩的巨型稻仿佛一棵棵小树苗一样,随风摇曳,不时还可看见小青蛙穿行其间。普通的水稻品种一般高度都在1米左右,巨型稻个高、茎粗、叶茂,普遍长到了一米六左右,让长期和水稻打交道的农业人员也啧啧称奇。

“巨型稻最大的优势就是个高、产量高,为开展稻鱼、稻虾、稻蛙等生态养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专程从黄冈赶来石田古驿交流种植经验的农业专家吴善桃介绍说,普通的水稻低矮、产量低,留给动物的活动空间也很少,巨型稻则能够为青蛙、鱼等水产遮荫、降温,这些水生动物反过来也能为水稻提供肥料、消灭害虫,形成良性循环。

吴善桃2018年开始在黄冈种植巨型稻,平均每亩能够产出600斤大米,能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

“我家的大米吃起来糯糯的,去年卖到25元一斤,由于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吴善桃表示,光卖大米,巨型稻就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再加上青蛙、泥鳅等水生生物的饲养,预计每亩巨型稻最高能为农户带来3万元的收入。

产业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基地正在进行“巨型稻+青蛙+泥鳅+鱼”生态种植模式的试验,每亩除产出稻谷外,预计还将产出青蛙1000公斤,泥鳅500公斤,稻花鱼100公斤。

“这种巨型稻的立体种养模式,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促使更多农民回归农田,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种植项目。”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学杰表示,农业部门将充分利用产业园的巨型稻种植试点,探索成功经验,待时机成熟,向全市推广。

END

来源丨黄石日报记者 朱达

主编丨马婷婷

监制丨周明

Hash:28723053f24c1e57c914541d13b00699090a3653

声明:此文由 今日阳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