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添文化打卡点!汕头市将在这些地方打造博物馆集群,具体将展出……

博物馆是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旅游景观,是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市小公园周边,就存在着不少综合性、专题性的博物馆,近期,汕头市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的契机,分期分批启动专题展览馆建设,不断丰富小公园博物馆群的内涵。

西堤公园

位于汕头老市区西南角的西堤公园,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发源地,这里记载了数以万计的侨批人过番谋生的故事,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更是用了“海邦剩馥”来概括“侨批档案”这一世界记忆遗产,位于公园内的展览馆“馥园”也因此而得名。

西堤公园管理所负责人陈宁邑说:“现在大部分西堤公园的所在地,曾经分布着12座码头,它们统称西堤码头。据不完全的统计,从1860年汕头开埠到1994年以前,潮汕人有589万人次在这里登船出海过番,是整个潮汕地区最大的侨批的纪念地、集散地。侨批的发展历史跟我们汕头1860年开埠的历史脚步是同步发展的,西堤公园作为汕头文化的名片,就承担着宣传汕头市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责任。”

像馥园一样的博物馆,在汕头小公园片区有很多。“八个一批”工程立足我市公园现有的展览馆资源,启动了专题展览馆的建设,馥园则根据其所在西堤公园的文化历史,建设成一座“侨批”“左联”文化陈列馆。

陈宁邑说:“现在馥园的建设,就是按照当时汕头市开埠小公园建筑楼馆那种建筑风格。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骑楼风格,我们现在主要结合‘八个一批’(工程)准备把它打造成一个侨批文化的展示馆,还有左联文化的纪念馆。一层是作为主要侨批的展示,包括多功能的展示厅,还有一些具体的有关历史文化的图片、资料。游客来到这里,向他们讲述侨批的历史,让市民和游客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历史和文化还有现实的有机关联,达到我们宣传侨批文化的效果。二楼准备作为左联文化的有关宣传场所,我们主要是通过有关历史、图片、资料,包括一些视频资料,达到比较好的宣传效果。”

一园一文化。西堤公园讲述了开埠以来汕头的侨批历史,石炮台公园则诉说了汕头人民抵御外敌侵略的英勇历史。

石炮台公园

根据“八个一批”工程,石炮台公园内将建设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展览馆,展示汕头古海防史以及新时代国防建设的建设,打造海防教育的基地,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国防、爱护国防、建设国防的热情。

海滨华侨公园管理处综合业务股股长侯育群说:“石炮台公园其实就是以崎碌炮台为主要内容的一个纪念性公园,它还是汕头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个崎碌炮台展览馆建设完以后,主要是展示崎碌炮台的历史,还有中国的海防知识和海防历史。我们第一层就作为一个展示的区域,里面主要以图片为主,还有雕塑,有两个显示屏,一个显示历史,对当时建炮台的历史的那个场景的复原。有一个沙盘,显示屏主要是用3D的图片的形式,展示当时建炮台的一个历史场景。改造完以后,公园和展览馆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到时人们就可以自由到这里来,或者是预约我们,我们给他们讲解,让他们参观,了解汕头的海防知识,还有炮台的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同样在加紧推进的,还有中山公园老博物馆展陈建设。

中山公园

建成于1928年的中山公园,是粤东地区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具有深厚历史和人文内涵的综合性公园,为了展示中山公园的发展历史和造园特色,展陈将运用声光影等方式,打造一个具有观赏性、互动性的历史展览场馆,预计今年12月底可以完成改造工作。

汕头市中山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陈辉说:“中山公园原博物馆经过了两次改造,目前是室内墙体、地板,还有一些配置、活动性的展板、灯光,基本上是完善的。今年我们以申报4A为目标,再加上‘八个一批’为契机,我们想更好地挖掘中山公园的一些文化,我们初步的一个方案已经出来了。我们这个博物馆的第一层,我们是想作为一个中山公园历程展到时候来展览给市民游客的。这个历程展分为两大区域,第一个区域是一个介绍性区域,还有一个互动趣味性的区域。介绍性区域是我们要通过一些展板,还有一个实物的展示,还有一些雕塑,沙盘,来向市民游客展示我们中山公园近百年的历史历程。互动区域,我们是想通过一些现在比较先进的科技类的方式,把声、光、电、影,通过问答性的一些方式来跟市民游客互动,市民游客从中可以获取更多的中山公园的历史文化。”

来源:汕头橄榄台

Hash:7359fe20d8c8f539499417bfadff422610fc3c46

声明:此文由 搜狐城市-汕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