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旧居虽老 精神常新
5月31日午后,克拉玛依博物馆如往常一样,迎接着前来参观的游客。
在这里,克拉玛依石油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奋斗历史,不再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文字,而是通过更多的实景、实物与游客对话。
进入博物馆大门,穿过左手边的林荫小道径直向前,两座半地下式的简易住房就显现在眼前,这里就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
“黑油山地窖是克拉玛依老一代石油创业者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爱国奉献精神的见证,也是记载克拉玛依老一代石油人丰功伟绩的一座丰碑。”该博物馆讲解员王亚琴说。
1955年6月,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当时的独山子矿务局派出了第一支钻井队——1219青年钻井队进驻黑油山。当时的克拉玛依是“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戈壁荒滩。
为解决居住和生活所需,钻井队队员们在地面向下挖一个深坑,深坑地面部分用土坯筑起约半米高的矮墙,顶上用梭梭柴、水泥袋子和泥土盖顶,建成了克拉玛依第一批地窖,也叫“地窝子”,初步解决了野外作业的钻井队队员们的住房问题。
1956年春,大批石油钻探队伍进驻黑油山。勘探和建设初期,百业待兴、条件有限,生活和工作条件极为艰苦。在戈壁荒滩上参加石油会战的第一代石油人,在黑油山脚下建起了近20座大地窖,每个井队住一座。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地面建筑的陆续建成,原有的地窖逐渐被废弃,黑油山地窖目前仅存两座。
1983年,克拉玛依博物馆启动建设。当地在不改变地窖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修缮提升,并作为博物馆的组成部分,向公众免费开放。目前,这里已成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王亚琴介绍,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当年石油工人工作、生活的场景,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布展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向社会征集了众多当年油田工人使用的老物件,摆放到地窖中。
随着王亚琴的引导,沿着狭窄的楼梯进入2号地窖,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右手边的一块办公住宿区域。
这里是当年苏联专家的工作、生活区。木质餐桌上,摆放着3个有些磨损的白色搪瓷杯,杯身印着的“新疆石油管理局”字样依稀可见。木桌后的墙上,悬挂着一幅毛泽东画像和一幅当年的作业区地图。
木桌右边,摆放着一张黑色办公桌和一张单人床。办公桌上放着一台老式收音机和几个文件袋,单人床靠墙摆放,紧挨的墙壁上悬挂着马灯、水壶、工作服等老物件。
沿着办公区域往前走,一张长约10米的大通铺映入眼帘,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床军绿色棉被,墙上挂着工作服。这是当年参与油田勘探开发的工人们的休息区。
地窖另一边是一面照片墙,展示了老一辈石油人王威义一家三代8口人在克拉玛依工作、生活的场景。
两年前,25岁的王亚琴从甘肃来到克拉玛依市,进入克拉玛依博物馆担任讲解员。随着对这座城市的了解逐步加深,她对克拉玛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最初,我只是把讲解当成了一份简单的工作,现在我深深爱上了克拉玛依。老一辈石油人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拼搏、昂扬向上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我不仅是讲述当年的故事,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在回望历史中,传承优良传统和红色精神。”王亚琴说。
近年来,黑油山地窖每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既有满头银发的老人,也有刚刚走进学校的儿童。老人们在这里追忆往昔,孩子们在这里学习历史并展望未来。
“看到这里的场景和老物件,往昔奋斗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退休工人李建阳参观后动情地说。
“浩浩乎平沙,茫茫乎戈壁,巍巍乎钻塔,猎猎乎旌旗。雄哉壮兮,克拉玛依!……”在克拉玛市文化街的浮雕墙上,镌刻着著名学者易中天的《克拉玛依赋》。它生动反映了克拉玛依从戈壁荒漠到石油新城的艰辛发展历程,诠释了几代石油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品格。
王亚琴说,岁月更迭,油城换了新貌,但黑油山地窖所承载的石油创业者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消失,它会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不断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参观指南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位于克拉玛依博物馆(展览馆)内,始建于1955年,是当时参加黑油山会战的石油人工作和休息的场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周二至周四,地窖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克拉玛依黑油山地窖旧址。陈晓丹摄
1956年克拉玛依油田建设初期的地窖(资料图片)。克拉玛依日报社供图
Hash:6c60520d4f9db035d64671c3180398486e74a8f8
声明:此文由 博尔塔拉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