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文登区的这个小村落里隐藏着传承百年的刀光剑影……
对“刀”与“火”的认识,是人类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特别是刀具的应用推动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在传统手工制造业中,刃具制造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前的农村,胶东也不例外。
文登高村镇刃具制造业历史悠久。清末,河西、望海初家、西山等办起打制剃头刀子的刃具作坊。其中河西村的刃具制造业最早,始于清末光绪年间。剃头发用的剃头刀、做鞋用的拉刀和锥子矛,这三样刀具曾是河西村刀具三宝。
”
刃具制作从剃头刀开始
小雪过后的乡间依旧有些萧瑟,来到文登高村镇河西村,听老人讲述河西村刃具制造的百年历史,不禁遥想这一传统工艺曾经的辉煌。
“俺村开始制作刀具是从剃头刀开始的。”周国秀说,河西村老辈子制造刀具的故事一代代的都传下来了。清光绪末年,河西村村民周永春从荣成黄庄子村岳父处学成了打制剃头刀子的手艺,后来回村后办起一座小红炉,专门生产剃头刀,自产自销。自此河西村开始了刃具制造。
在周国秀的描述中,河西村剃头刀的制作十分讲究,选料严格,做工精细,刀刃不脆不倒,锋利无比。“一根头发放在刀刃上,一吹,头发就断了。”周国秀说,到了民国初年,河西村剃头刀已经扬名于胶东及丹东等地。
↑认真打磨
→纯手工制作
除了剃头刀,拉刀和锥子矛在后期发展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20世纪30年代前后,国内制鞋业所用的拉刀和各种锥子矛全部依赖日本进口。40年代初,日军对解放区实行经济封锁,制鞋业被迫停产。“河西村做拉刀和锥子矛是从西山村学来的。”周国秀说。
上世纪30年代末期,高村镇西山村一位张姓农民在天津学会了制造锥子矛手艺。1942年时,他回家后开始打造锥子矛。当时为适应民间制鞋和八路军后勤部鞋厂的需要,河西村也开始学着制作做鞋用的刀具,村里的铁匠艺人周恩璞开始打制拉刀,周志浩打制锥子矛。1944年,西山村与河西村联合成立刃具生产合作社,专门生产切割皮具用的拉刀和做靴鞋用的锥子矛。
“当年他们根据打制剃头刀需要夹钢的原理,严格选料,并改进了工艺,经放片、火焖、开刀、淬火等十几道工序,终于打制出质量合格的拉刀和锥子矛。”周国秀说,河西村的刃具制作技术很高,淬火的软硬程度适中,刀刃锋利还耐用,制作出的拉刀和锥子矛迅速销往胶东各县和东北三省,不但彻底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而且从此结束了国内拉刀、锥子矛需要进口的局面。
上世纪70年代村年产值平均达到10万元
“呼!呼!呼!”的是烧铁炉,“铛!铛!铛!”的是打铁声,这些是周国秀脑海中最深的。“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都是传统的制刀方法。”周国秀说,做刀具的原材料是钢和铁。
在周国秀的印象中,从他有记忆开始,作为百年传统副业,村里家家户户几乎都会做刀具。“每家每户都在自家墙外面加盖个小屋,添个火炉,就是小作坊了。”周国秀说从1958年以后,村里把个体小作坊收归集体,把所有人集中在村里一个大院里,每天都会有50多个人集中在一起制作刀具。
劲往一处使
心往一处想
“昼出耕田夜打铁,一业兴旺百业兴。”河西村在做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刃具制作这一传统副业给曾经的河西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据周国秀介绍,当年村里人做好刀具后,一开始的时候是坐着火车和汽车跑到全国各地去卖,特别是集中在东三省和南方各省。后期就有专门的人员到外地去联系买家,到村里来拉货。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要求大力发展农业,俺村的刃具制造副业被压制,当时在俺的带动下,村里人没有放弃,种好庄稼地的同时发展好了这一副业。”周国秀说,上世纪70年代初村里一共8个生产队,他从每个队调出来3个人,由24个人组成了一个副业队。整个七十年代,河西村年产值平均达到10万元。“这在当时可算是天文数字,河西村一度闻名胶东。”周国秀无不感慨地说。
1980年,河西村有60多家制造刃具的作坊,年产锥子矛1000万支,拉刀100万余把。90年代初,仅有百余户的河西村,专营拉刀、锥子矛的就有50多户120多人,年可生产拉刀16万把,锥子矛500万支。随着时代的发展,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河西村的刃具制造开始减少。
河西村现在有300多户,只有4家还在做刃具,其中3家做锥子矛,只有1家做拉刀。说起村里刀具制作现状,周国秀露出无奈与惆怅,感叹这是快要没落了的老行当。“年轻人都受不了那罪。最近十多年,越来越多的人出去打工了。”周国秀说,如果有能力他想把河西村曾经红火的刃具制造业历史和传统制作工序记录下来,为子孙留份记忆。
来源:文登广播电视台
Hash:1f12afa2fdcb7f0c0530b6c5959cfb70319711f3
声明:此文由 威海潮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