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多地欢庆渔灯节 渔村传欢歌歌颂新生活

热闹的码头。记者初阳/摄

鞭炮阵阵、锣鼓齐鸣、秧歌起舞……一年一度的“渔灯节”是蓬莱市沿海渔民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近年来祭海活动不断被注入新内涵,成为崇敬海洋、祈福丰收、希冀平安的群众性民俗活动。

“渔灯节”寄托渔民信仰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还没进村便听见了阵阵鞭炮声,大红鞭炮刹那间如烟花在空中弥漫。下午1点左右,渔民景士利率先点起了鞭炮,脆响瞬间引来了山海般的呼应,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点燃“开路”鞭炮。景士利招呼着自己的亲朋好友在门口的巷子里拉起了粗麻绳,麻绳上缠满喜庆的鞭炮,放眼望去400多米的巷子上空成为密密麻麻的鞭墙。

阵阵鞭炮声奏响了节日集结号,一场古老而隆重的渔家盛典如期而至。渔民杨立祥在车上竖起彩旗、拉着祭品,浩浩荡荡地奔赴海边。到了码头,船只齐聚岸边,船上悬挂彩旗在风中摇摆,渲染出节日的气氛,等待着祭海仪式。6名壮汉每人抱一个大酒坛走上祭台,70余名渔家汉子双手衬托一只大海碗,面对广阔的大海,高声喊颂祭酒词,随着祭乐缓缓响起,30余名舞者向大海献祭舞。

杨立祥称,“对渔民来说,渔灯节比春节还重要,寄托着渔民对新年的希望,期待风调雨顺、鱼虾满仓,各家祭祀用的鱼越大越好,祈求新年丰收。”

非遗项目“惊艳”小村庄

在刘家旺村村委大院里,齐刷刷排列的6个长杆号在阳光下格外耀眼,作为国家非遗项目备受关注,院里早早地围满了观看表演的村民。表演队伍由6名老年人组成,69岁的陈光强便是其中一员,“听说要来渔灯节表演长杆号心里甭提多高兴了,提前准备了好几天,今天起了个大早把长杆号擦拭了一遍,作为长杆号的第五代传人,我们鼓足了劲儿要来为渔民兄弟助威祈福。”

非遗项目“惊艳”村庄,舞龙、秧歌、歌曲等节目纷纷“露脸”吸人眼球。来自刘家旺、赵各庄、湾子口等6个村庄的文艺爱好者自发组成表演队伍,编排出歌曲、舞蹈等15个节目,在村委大院中上演起“村晚”,为节日平添一份文化气息。

“如今的渔灯节已经成为一张文化品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节日充满了参与性、观赏性与娱乐性,我们也借渔灯节来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该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称,“村民自编自演,不仅让节日充满了时尚元素,还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关注节日,让渔灯节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融入时代发展。”

吸引游客成乡村旅游品牌

京A、鲁B、浙D等外地车辆停在道路两旁,黄发垂髫目不转睛,闪光灯、拍照声此起彼伏……渔灯节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万名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他们与渔民一起庆祝节日,载歌载舞感受当地民俗文化。来自烟台的张先生称,“我连续3年来这里看渔灯节了,一年比一年热闹,车根本开不进来,都要停得远远的。”

作为美丽乡村之一的刘家旺村充分利用地理条件优势,借助渔灯节等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渔村向休闲景区、休闲度假村转变,致力于培育百余家渔家乐,使刘家旺村成为蓬莱乃至烟台地区重要的“渔家乐”游客接待地,拉动乡村游不断升温。 YMG记者 郭超 通讯员 高林 董林 衣丽 开发区 初旺渔灯节尽显民俗文化

春节的喜庆还未消散,正月十三,开发区大季家街道初旺村渔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渔灯节。当天,在震耳发聩的鞭炮声、热闹喧天的锣鼓声和上万亲朋好友的祝贺声中,村庄一支支秧歌队、军乐队、舞龙队尽情舞蹈表演,上千户渔民抬着猪头、大鲅鱼、大饽饽等祭品到自家船只祭海祈福,祈求风调雨顺、鱼虾满舱。

“渔灯节是正月里我们渔家最热闹的节日,我家亲朋好友来了35人,坐满了3大桌。”上午10时许,来到初旺村渔民初名禹家中,一条近1米长的大鲅鱼口衔纸制金元宝、身缠红绳,旁边还有一个贡品盒,上面贴着大红福字、系着红绸带,盛着猪头、大饽饽等,显得格外喜庆。

“我们出去打鱼特别期盼平安,所以每年渔灯节我们都要祭拜一下,希望新一年出海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在初旺港码头,渔民初乃跃说,渔灯节对渔村来说比春节还要热闹,是渔民自己的节日,他一早就起床准备祭品和饭菜,现在基本筹备完毕,只等客人到来,一起去祈福,“根据咱初旺村老辈人留下的传统,渔灯节当天邀请的客人越多,新一年的日子就会越喜庆、越红火。”

吃过中午饭,13时左右,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祭海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秧歌队、舞狮队、军乐队在村委会门前聚拢完毕,排着整齐的庆贺队伍,开始向码头进发,而队伍两侧,游客、村民们三五成群、翘首以盼地观赏着表演,不时可以听到快门声和叫好声。

火红的渔灯,喜庆的秧歌,披彩的船只交相辉映,庆贺队伍在一路欢歌笑语中,来到渔港,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拉开序幕。上千名渔民,将准备好的祭品抬到船头,烧香祈拜,祈求一年出海平安顺利。顿时,整个码头热闹非凡,气氛热烈。

在陆续运抵码头的诸多供品中,一组精美的胶东面塑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的长枪短炮:一条长近1米的龙型面塑,犄角、胡须、鳞片无不栩栩如生,两条面塑金鲤憨态可掬,而面塑聚宝盆从上到下足足摞起了九层之高。“光是制作那条‘龙’,就花了3天时间。”船东说。

“渔灯节是传统的民俗文化,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积极引导渔民安全、文明祭海。”开发区农海局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渔灯节安全,渔业部门工作人员早在半个月前便开始深入到渔民家中,引导渔民定点燃放鞭炮、注意安全,“近年来,渔灯节燃放鞭炮烟花的比例逐年递减,今年燃放的只有去年的一半左右。”

初旺“渔灯节”是胶东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渔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500多年传承发展,早已从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演变成传承渔村文化、款待四方宾朋的盛大节日,主要流传于开发区45公里海岸线上的十几个渔村。2008年渔灯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渔民祭海的日子,也成为传统的民俗文化。2015年2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牌匾。(记者姜乾 通讯员李丁军 马双军)

东口码头庆典活动吸引了游客。记者唐克/摄

吉日盛典,咏古颂今,祈告祝融,把酒共斟。昨日,一年一度的渔民文化庆典在芝罘区芝罘岛街道东口上演,吸引数千市民、游客参与。今年的东口渔灯节是一场民俗文化盛宴,没有了鞭炮,热闹的民俗表演和庄重的祭海仪式让传统节味儿更加浓厚。

村民自发组成民俗表演队

东口作为烟台市中心区唯一一个举行渔灯节特色民俗活动的地点,每年正月十三都会举办祭海民俗活动。祭祀海神娘娘是渔家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胶东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鲜明的渔家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勤劳质朴的渔民心中的希望。 早上8点28分,数百米长的民俗表演队浩浩荡荡,从村口出发,向东口抱港鱼市广场走去。热闹的锣鼓声中,走在最前面的舞狮队伍一边行进一边翻滚、跳跃,引得围观群众连声叫好;紧随其后的几位火爆剧演员与围观群众不停互动,不时做出诙谐幽默的表演动作;200余人组成的海阳秧歌队伍整齐排成四列,秧歌演员们身着红色服装,腰系锣鼓,踏着鼓点,欢歌而行。

“我们这个队伍是村里自发组成的,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从大年初八开始,我们就进入了紧张的排练时间,白天练鼓,晚上练舞,非常辛苦。付出这么多努力就是希望在今天用最热闹、最喜庆的气氛感染来到这里的游客。”60岁的表演者滕永华告诉记者。此时天空正飘着小雪,滕永华和表演者们身着单薄的表演服装,却已经表演得大汗淋漓。 祭海形式传承传统民俗

上午10点,最传统质朴的祭海仪式正式上演。该仪式源自悠久的民俗传统,千百年来,淳朴的渔民们沿袭着古老的祭海习俗,去敬拜海神娘娘,上高香、敬五谷五果与三牲、祭奠大海,祈求平安、丰收。

“维神德昭寰海,泽润苍生,久寰水土之平,经流顺轨。广济泉源之用,膏雨及时。绩奏安澜,占大川之利。涉功资育物,欣庶类之蕃昌。仰藉神庥,宜隆报享。谨遵祀典,式协良辰,敬布几筵,肃陈牲币。尚飨!”庄重的气氛下,主祭人宣读祭文,行文书,焚香献礼,呈贡酒。一敬酒,感恩海洋;二敬酒,波平浪静;三敬酒,鱼虾满仓。随后,主祭人向海神娘娘奉告今年出海名单,祈望人舟平安。

今年的渔灯节一改往年耗费数万元燃放烟花爆竹祭祀的习俗,取而代之的是喧闹热烈的表演和传统庄重的仪式。“我觉得没有鞭炮的渔灯节照样很隆重。”年年都参加渔灯节的东口居民张广勇说,“这样的新形式不仅更环保了,还更加重视了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仪式感,把最传统、质朴的民俗传承了下来。” (记者钟嘉琳 通讯员戴志华 海阳)

祭海大典深掘“非遗”文化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三,传统中“海的生日”。海阳不仅在虎头湾琵琶岛影视基地、连理岛等多地举办祭海大典,更是邀请国内行业精英前来指导,深掘胶东祭海的文化内涵,实现胶东祭海及海阳大秧歌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碰撞”,尽显民俗味道,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特大的枣饽饽、披红挂彩的牲猪羊、震天响的鞭炮、典雅古朴的祭文、气势宏大的大秧歌、人山人海的场面……这样荡气回肠的景象,发生在昨天的虎头湾—琵琶岛影视基地祭海祈福大典现场。谈起举办祭海祈福大典的初衷,虎头湾—琵琶岛影视基地负责人王新旭介绍,随着电视剧《大秧歌》的热播,“正月十三祭海”的风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同样的热闹场面,还在海阳连理岛“上演”———16门红衣大炮,12名金光闪闪的号角卫士,震撼的龙鼓祭祀战阵,优美婀娜的仙女礼仪,庄严威武的仪仗,春夏秋冬的四季古典祭祀礼仪,500多位演职人员的尽心准备,苛求到任何一个细节的祭品摆放。由央视直播过的“胶东祭海”原班人马打造的神圣祭海盛典,海阳民间秧歌队最精华、最优秀的前三甲,国家级传承人亲自上场。这场大典邀请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研究员、胶东祭海节贡品仪式传承人刘东升老师倾情指导,孔府国学研究院艺术指导曲直老师亲自撰写祭海文书,国家一级演员钟世岩老师颂祭海文书,曲阜师范学院国学研究系教授孙梦老师主祭。

记者从市旅游局了解到,近年来,以祭海祈福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逐年增加,文旅产业结合紧密,产业不断融合,今年,除了琵琶岛影视基地和连理岛正月十三的祭海祈福大典外,正月十五,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将举办海阳大秧歌闹元宵活动,地雷战旅游区还举办首届灯笼节,游客来此体验扭秧歌、猜灯谜,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市旅游局也将做好引导工作,积极为旅游做好服务,为各个景区提供宣传平台,拉动活动人气,打开海阳市民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记者曲妍妮 通讯员姜长雨 张丽艳)

Hash:255a95cb1dd9d7c005b990258d3654bec2488e5b

声明:此文由 昆明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