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济南老街巷的故事——估衣市街

走到剪子巷北首,向东会看到一条宽阔繁华的大马路,省文物总店、省党史馆等建筑都建于此。这就是几十年前的估衣市街,位于现在的共青团路东段。

估衣市街(今共青团路)及泺源门

估衣市街,顾名思义,是因出售旧衣或以较次原料加工较粗新衣的集市而得名的。在旧时的济南,一些穷人没钱添置新衣服,只好去买旧衣服,而富人也乐得把穿厌的旧衣服拿出去卖掉。还有些人,为解决燃眉之急将自己的衣服拿出来当掉。长此以往,估衣市街应运而生。上世纪20年代后,估衣市街上只剩下为数很少的估衣店。

据唐景椿介绍,估衣市街是济南古城城厢西关的一条重要道路,明代诗人王象春就有“古道朝京踏作河,寒泉无奈热肠何。东门一样垂官柳,只是西门送客多”的诗句。1904年以前,济南的城市中心在老城,百年开埠辟建普利门后,商户西迁,此街更成为连接旧城与商埠的纽带,汇集了众多商家。虽名为“估衣市街”,实则各类作坊林立、店铺鳞次栉比,一时间车水马龙,终日行人不断,十分繁华。

那时的估衣市街上汇集了众多颇有名气的店铺,竞争相当激烈。比如传说在隋朝末年秦琼与瓦岗寨英雄结拜兄弟贾家楼旧址的玉美斋食品店、开明绅士辛铸久创办的经文布店、北厚记酱园及其以东的植灵茶庄等。

1927年,估衣市街扩展为17米宽的柏油马路,是济南市的第一条柏油马路,在当时的山东只有青岛中山路能与之媲美。它的宽阔与平坦,曾给上世纪30年代在齐鲁大学教书的老舍先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此次道路拓宽中,清嘉庆初年由济南估衣业同人集资修建的集云会馆,也被迫去掉了大门、屏门、西对门、南客厅等建筑,只将正殿保留下来。各地会馆都有供祀关帝的习惯,集云会馆也在正殿供祀了圣帝关公像,济南人也出于习惯将集云会馆称为关帝庙。据说,当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将慈禧太后的太监安德海捉住后,就秘密关押在这个关帝庙里。后来,从关帝庙后门将其拉出去处死。

1928年,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发生,估衣市街损毁严重。1965年,估衣市街拓宽改造,拆去了路南的部分商铺,但依然保留了路北的北厚记酱园、万和堂中药店和经文布店等老字号,后并入共青团路。2000年夏,街道拓宽到50米,双向六车道,路北的老建筑也大部分都拆除了。如今的共青团路东起泉城路,西至经四路,是济南的主要干道之一。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络绎不绝,依稀可见估衣市街当年的繁华。

来源:大众日报

Hash:7d5ea69a4c408c7aea66094eda8eafc5ef6b115a

声明:此文由 佚名_351299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