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丨首都博物馆“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上的多彩古迹

古代北京城市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北京以宫城为中心的向心式格局和自永定门到钟楼长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这是世界城市建设历史上最杰出的城市设计范例之一。

6月初,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恢复开放,“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展览再次亮相,观众在1000平方米展厅内,移步换景,领略中轴线百年风姿。

该展是继一期“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和二期“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之后,首博最新推出的为青少年量身定制、展教一体的大型互动体验式项目。展览通过“溯·前世传奇”“探·大国意蕴”“话·今生新姿”三个篇章,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与现在。

展览呈现了近700年来中轴线延展建筑和风貌的变迁,向市民和游客很好地展示了北京中轴线形成的过程。

溯·前世传奇

中国自古有北极崇拜的居中观。这种居中观与原始聚落形态的结合促进了城市中轴线的产生。尽管历朝历代都在努力追求形成城市中轴线,但直到元朝才出现了最接近《周礼·考工记》提出的理想都城的模式,确立了今天北京中轴线的雏形。明清时期,北京中轴线正式形成并不断完善。

探·大国意蕴

北京中轴线从永定门、正阳门天安门太和殿、景山到钟鼓楼,将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串联起来。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形成一幅独有的壮美画卷。中轴线既是北京城市框架的脊梁,又是展现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让我们在厚重历史的浸润中探究历史,感受壮美。

话·今生故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朝代更迭,皇权陨落,帝制消亡,作为皇权重要载体的北京中轴线的命运也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新的城市建设理念。紫禁城、天安门广场、坛庙等封建皇家设施也逐渐转变为服务广大民众的设施,这种功能变化顺应了新时代要求, 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随着中轴线北延南伸的逐步实现,以及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脚步渐近,历久风雨的北京中轴线,正像承载着它的这座城,焕发新机。

Hash:d9d0512fd41cd652a61238f2e1aa2a93d463d75d

声明:此文由 顺义文化创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