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红色故地寻访之十一:上海博物馆,恕我产生一连串不恭的联想
文/葛维屏
在进去之后,才颇为后悔,因为中饭没有吃,进去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于是一直逗留到三点多钟,才饥肠辘辘地从馆里出来。
通往博物馆入口,遭遇到了在上海旅行中最严格的搜索,那感觉的规模相当于北京国家博物馆的检查。身上的东西要掏空,还用那个棒,在我的身上上下其手一回,通过后,方才进入。
博物馆不应属于红色故地,但它载有历史的底蕴,而且,原来以为展览馆里会有上海历史内容的,但是进去之后,才发现已经撤展了,于是只好在旧有的几个馆内逛了一圈。
曾经去过国家博物馆,再看上海博物馆,未免有一点大巫与小巫的对比了。但好在中国的文物古董,都是那同样的一种类型,可以基本归结为:几个锈铜片,几个破罐子,几张黄纸片,除此之外,也很少能给人留下什么标心立异的印象,所以,在里面逛了一圈,也不觉得多获得一些什么,也不觉得少看了什么。
大致印象:雕塑厅,主要是各色各样的佛教雕塑,大多数面目相同,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特色,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雕像太缺乏现实生活中的人气,给人一种千篇一律的拒绝感。
在这里,一个微胖的保安,却主动担负起解说的职能,向两个女孩子滔滔不绝地显示他对这些佛像的理解。
也许他在这空旷的展厅里作巡游未免太过寂寞了,也许他在这里耳濡目染已经久病能成医了,所以,压抑不住地想显示一下他对这些藏品的独到的理解,他首先问游客的是,面前两个佛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游客在面对这些乍一出现在面前的雷同佛像时,都显示的是一种幼稚园的素质的,自然难以分出雷同,他告诉大家,说这两个雕像的不同,主要在他们的身上的纹饰,但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的(某一处,记不清了),他然后批驳游客把这些佛像看成是女性的倾向,的确,那些佛像身上有太多的女性的成份,特别是他们的装扮与华丽的服饰,给人一种贵夫人的感觉,他批判了这样的误读。
后来听他对几个年轻的男生抨击佛教是如何倒退的,他说,早期的佛像都是金身的,后来变成了石雕的,再后来,用木头雕刻了,你看它们的材质越来越不值钱,人们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佛教不衰退才怪呢。
他说的似乎有道理,在这里,根本听不到保安对这些佛像的崇敬之情,而完全是他直抒胸臆的世俗的真象揭橥。
不知道他讲的有否道理,但一个保安能够越俎代疱向游客大发谰言,也算是一个奇观了。
这里面的雕像,都没有交待来历,有的佛的头像,显然是从某一处割裂下来的,但原来的雕像位于何处,都没有什么标记,所以看了很糊涂。
标示表明,这些佛像是有时代的差异的,但是看了一圈之后,仍觉得是大同小异,难分彼此。
玉器厅:在这里看到了由古及今的形形色色的玉器,但对玉缺乏兴趣,也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圈,记得当年在在西安及北京的时候,都曾经看过这种玉器展,觉得也是如出一辙,虽然里面全是宝贝,但是实在没有多少观赏性。
货币厅:各种各样的货币集览,搜集得相当的齐全,扑眼看下来,都是铜钱的形制,期间的区别,只在于不同的朝代与年代。而里面搜集的丝绸之路上的货币,则让人见识到了异国他乡的钱币,看上去,铸制的方式,相当的精美,它是按照西域各国的年代而进行展排的,也算可以对中国角度远望的西域各国的情况进行一个年谱式的鸟瞰。
明清家具厅:在这里认真地看了一看,可以看到中国人古代的一些生活器具,但从今天的角度看来,古人的屁股享受实在没有让人有什么羡慕的地方,床,像一个大盒子,椅子,像一个木头框,给人的感觉,是挺生硬的,应该说,沙发与席梦思的出现,才让人的享受升级为柔软的体贴。在这些展厅里,见识了中国人的木质家具的框架形制及其内质硬度。
少数民族工艺馆:此处陈列着各种少数民族的衣服头饰,很有助于帮助认识千姿百态却难辨细处的少数民族服饰。面具陈列的地方,主要是土家族的面具,可见面具在中国真的不是很普及的。
中国古代书法馆:细看那些中国古代书法的原籍,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它们的笔力有一些柔软,也许过分真迹化的墨迹,可以看出书写者的纤毫的挥笔的心态,觉得那些字体并没有达到一种笔走龙蛇的酣畅,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在里面慢慢地徜徉一下,顺着那些古代的字体,体味一下汉字之美,倒也是不错的选择。
中国绘画馆:这里光线阴暗,人到处,感应灯才会亮起,对中国画缺乏鉴赏能力,匆匆走过一遍,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什么能够触动心灵的画幅,这也许是中国画的最大的问题所在。相比之下,西方的雕塑与绘画即使在遥远的年代产生,也会给人一种冲击力,这也是我不喜欢中国画的原因。
中国古代印章展:大大小小的印章,让人看不胜看,在这里,只是作走马观花状,匆匆掠过。
青铜器馆:在这里,再次重温了一下在国家博物馆看到青铜器的兄弟姐妹。再次对中国在远古的时代精制不亚于今天的青铜器,献出内心的感叹。这里有一个好处,是展厅里还介绍了青铜器的原料,如何制作的过程,很有知识性。但在这里没有看到三星堆的展品。
陶瓷展厅:这就是属于中国的破罐子的展厅,分年代展现了中国的陶瓷发展历程,还是很鲜明地看到明清的陶器在外形色质上的差距,早期的陶瓷,算不上有什么优美,而明朝的陶瓷在我看来,也是十分粗糙,到了康雍乾的时候,陶瓷的色泽和装饰都有了鲜明的变化,特别是那些红色的瓷器,饰以鲜艳的花纹,对于我这个缺乏艺术鉴赏细胞的人来说,至少带来的是一种刹那间的赏心悦目。但是这些陶瓷总的来说,还是缺乏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它们都像是文人经过做旧了似的,与中国的现实生活隔着一种膜,让人在今天看着它们的时候,仍然会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它们不是带有个体生命创造出来的表达内心激情的东西,所以,也不会在当下的重观中,能够激活心里的相同的认同与崇敬。
因为太过饥饿,真担心在这里要被饿昏,所以,越到后边,越是脚步匆匆,当所有的好东西都看完之后,从顶楼顺着电梯下来,顿觉如释重负,仿佛完成了一项使命似的,经过了五千年的雷同的色样的熏陶,太需要一点现实的营养了,于是,走出了展览馆。
Hash:e39d13bc65ce85331a8402a2e5b34538fa877b3b
声明:此文由 文学私秘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