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免费公交”而登上热搜的聊城:暖心工程背后的真正深意是……

聊城公交免费首日。

12月9日,位于山东省鲁西北的“江北水城”聊城,因为出台了一项公交免费的便民政策而登上“热搜榜”,让市民在寒冬里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

这一天,聊城市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宣告,从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聊城正式实施秋冬季供暖期间免费乘坐公交车,市财政打算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安排2000万元资金,根据公交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及时补助。

聊城并不是全国第一个推行公交免费的城市。

正在行驶中的免费公交车。

全国已有多城推行公交免费政策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南方湖南常宁市是全国第一个推行市区公交免费的城市。早在2008年7月,这个由衡阳市代管的县级小市首开先河,每天在主城区投入免费运行车辆50辆,免费公交线路3条,当时这个被称为“乌托邦”的公交运行模式引起极大关注。

与此同时,“常宁免费公交能走多远”的争论也此起彼伏。如今12年过去了,尽管实际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常宁市免费公交也从50辆减少为21辆,但它仍在坚持,继续免费。

北方,2017年7月,河南长垣县在全省率先实行全年公交免费乘坐。如今,河南共有济源市、汝州市、雎县等4个市县能够免费乘坐公交。2018年以来,河北沧州衡水辛集3市也先后公布了实施公交免费政策。

西部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中卫,也有多条公交线路实现了多年免费。

山东省内,从2018年3月5日,菏泽东明县宣布全城区乘坐公交车永久免费,成为山东首个实行公交免费的县区。同一时期,滨州阳信县北海经济开发区和临沂平邑县也有选择性的开通多条免费公交线路。

就在最近这两天,河南洛阳开封许昌南阳襄城山西稷山等多地也发布了在城区实行单双号限行期间公交免费的通知。

综合来看,全国大部门实行公交免费的城市,基本上都是有条件的免费。要么是针对特定群体,比如老年人、残疾人及学生等免费;要么是主城区某一时间段,或者某几条线路免费;要么是在推行车辆限行阶段时实行免费。

努力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山东聊城划定的免费范围,是公交集团全部公交车和交运集团602路、603路公交车实行免费乘坐。免费时间是秋冬季供暖期间,也就是从12月9日一直延续到2021年3月底供暖结束阶段。

根据聊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官网介绍,聊城公交集团现有公交线路50条、校车线路102条、定制公交线路95条,各类运营车辆1226部,节能环保车和空调车100%全覆盖,聊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7.6标台,是聊城市唯一一家从事城市公交客运经营、承担政府政策性亏损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

而602路、603路两条公交线路由聊城交运集团运营,交运集团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大型道路运输企业,在公路客运方面,开展了班线客运、公交客运、旅游客运、交运商务通、阳光校车、研学旅行、交运出租、润安租赁以及通勤车、定制班车等多种业务,已开通客运班线360余条,长途直达全国50余个中心城市。

其中,602路公交车站点从香江车站至仇陶村,全长31.5公里,共设有46个站点,往返一趟将近3个半小时。603路公交车站点从聊城汽车西站至位山湿地公园,全长44.4公里,共设有50个站点,往返一趟需4个小时。两趟车首发时间都是早上6点,末班车是晚上6点,起步价2元。

记者注意到,602路公交车于2019年4月13日开通,最初开通时公交车只从香江车站行驶至韩集,填补了韩集乡没有公交车进城区的空白。今年1月10日,又将班线延伸了8个站点,直至更远的仇陶村。603路于2019年7月16日正式开通,在顾官屯镇驻地举行了首发仪式,试运行期间免费乘车,去年12月中旬聊城交运集团又开通了603路公交班线副线,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聊城交运集团今年还投入300余万元,对9个客运车站进行智慧化、智能化改造,截至11月中旬,已有65万名旅客享受到了智能乘车服务。

由此可见,聊城一直在强化公交优先发展,努力延伸公交线路,将公交车的触角伸向更偏远的乡村。

即将乘坐免费公交车的乘客。

暖心工程背后的真正深意

作为山东省内首个推行公交免费的地级市,聊城主城区东昌府区现辖7镇、5个街道、2个工业园区,总面积8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9万。目前,聊城中心城区主干路只有“三横三纵”,市区内人口多、密度大,道路拥挤现象严重。

在2019年山东省16市GDP排名中,这座四线城市成绩并不理想。全市GDP达2259.82亿元,同比增长3.70%,但比前一年下滑了两个名次,排在了全省第14位。

横向比较全国其他省份推行免费公交的城市,不难发现,这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发达,有些县区甚至还处于较落后地区。

那为什么它们能实现公交免费呢?聊城为什么要在这个节点推出这项暖心工程呢?

新 发布会上,聊城市交通运输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建华解释,推出这项惠民便民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打赢秋冬季“蓝天保卫战”,改善空气质量,方便市民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显示,其他省市县推行免费公交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生态环境保护。

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刘强表示,作为环保工作者,他十分拥护和赞成这项举措。

至于是否有财力支持这项便民政策,聊城市财政局副局长李玉强回答,今年3月份,市财政局及时下达聊城市公交企业国家新能源公交车运营补助1.48亿元。为了加大对公交公司的扶持力度,每年争取规模达6000万元,用于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贴、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及运营补助。今年还安排了8590万元,重点用于政策性亏损补贴、新能源汽车购置、公交数据项目建设、新能源公交场站充电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截至10月底,聊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273.6亿元,民生支出占总支出(366.3亿元)的比重达到74.7%。也就是说,聊城一大半的支出,都投向了民生领域。

这次推行公交免费,为弥补公交公司的经营缺口,市里打算安排2000万元对其进行及时补助。

勇气与担当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免费公交,一是利民,体现了政府对老百姓的关怀;二是可减少私家车的数量,疏通交通;三是可减少大气污染,减少能源消耗。总之,这是一个利好的民心工程。

但是,市民出行,政府买单,免费公交车到底能走多远?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可复制性?

对此,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需要“理性看待”。有网友认为,“免费是把‘双刃剑’,在便民的同时,也会带来客流激增、车厢拥挤、乘车体验差、秩序维护难、交通安全压力上升等等各种难题。”“以前不乘坐公交,并不是因为公交贵,而是因为公交线路规划不合理、公交车辆少、等候时间长、通行不方便。”“推行免费公交不能只考虑当下财力,要想持久,还需冷静规划和细致的制度安排。”

这些评论值得深思。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广州市在第16届亚洲运动会举办前夕,决定推行为期一个月的公交、地铁免费乘坐政策。不过,在实行免费一周后,由于公交、地铁日客流量激增,导致公共交通超负荷运行,大大超出运输能力,而被紧急叫停。于是,广州市交通部门重新修订优惠方案,决定将全民免费改为发放现金交通补贴。

不过,推行免费公交,并不是一次“拍脑袋”的决定,在这项政策的背后,体现的是聊城的勇气,是聊城的担当,更是聊城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前不久,10月14日,聊城发布了交通运输系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专项整治活动监督举报电话。12月2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当天,聊城又推出“114一键挪车”便民服务,用户拨打114然后按7号键转挪车业务,解决了行车难、停车难、找车主难的问题。

一点点的探索,一次次的尝试,聊城在用实际行动勾勒出“幸福感”的轮廓,描绘出“获得感”的模样。

(海报新闻)

Hash:219b03726b01f4fc954dc4598f9c6d07f104f1e5

声明:此文由 齐鲁壹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