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里港乾隆行宫之谜

京杭大运河杭州余杭区博陆镇流入桐乡境内,横贯大麻镇区,向崇福镇东去。在大麻当地,民间叫大运河为“塘河”,其北的村庄、地区统称为“塘北”,南面更大的镇域范围却不对称地叫“塘南”,而是将此一称呼安到了远在钱塘江以南的萧山地区的头上。这是老里流传下来的地名俗称,未见记载,却是众所公认的习惯称呼。

大麻塘以北,地域不大,却有三条叫“九里港”的河道,都通大运河。东边那条在吉字浜村境内,叫东九里港;中间的在海华村,叫中九里港;西边的在百富村,叫西九里港。三条河道中,以西九里港最为宽阔。江南水乡,河道密布,以长度名河、以方位区别的河名,亦非罕见,不足为奇。

大麻镇旧属德清县民国版《德清县新志》:“大麻村,为杭嘉湖三府接界,属德清县。”数年前,笔者在德清县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时,在《德清县续志》中,竟意外地发现了清乾隆时拟建行宫的轶事:

“塘栖行宫,基长60丈,东西余地各10丈,深60丈,堤岸60丈,在运河南岸,属仁和境。乾隆二十二年以前,系仁和恭办,二十七年,湖州府知府李堂,请归湖属经办,时议移至德清大麻村,已于大麻村永福桥筑石岸矣。旋定议,仍在塘栖,其工程湖属公办。”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坊,地处僻壤,怎么可能有建造皇帝行宫之议呢?而《德清县续志》系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版本,是康熙版之续编,补纂康熙十三年至嘉庆十二年这13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成书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相隔仅只46年,故上述记载允为可信可靠。

那么,在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落,何以会有修建行宫之议?湖州府因何奏请要将塘栖行宫移至大麻?又何敢边上疏就边动工筑石帮岸?到后来,又为什么终于作罢?试想:替皇家办事,岂敢儿戏! 其中疑窦重重,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

大麻是位于京杭大运河边的小镇,古时坐船到杭州仅一日水路,因而在南宋时期,这里早就形成富庶的农村集市。尤其在宋南渡时,为纪念三国时东吴孙权,而在濒临古运河的南岸,建造起一座巍峨高大的吴王庙,为过往船只所瞩目。清康熙、乾隆皇帝沿运河南巡,经过大麻,也要到吴王庙滞留。民国版《德清县新志》卷13【大麻驻跸】有载:

“清康熙、乾隆间数南巡,至大麻乡,停泊龙舟,暂时驻跸吴王庙。庙之东西廊首,列偶像二,顶卦武装,云是康熙南巡时,两侍卫在该处失足堕河而死者,塑作纪念。”

民间传说,康熙南巡时,曾携爱孙弘历同行,他的两个侍卫就是为救其孙而堕河。我查阅了祖孙的生卒年月,发觉此说有误,但作为坊间传说也情有可原,毕竟事出有因,并非空穴来风。其后,乾隆皇帝效法皇祖,六下江南,体察民情,每过大麻必上岸到吴王庙进香倒是确有其事。于是,在乾隆二十七年三下江南时,或许由于随行大臣揣度上意,暗示唆使湖州府奏本,在此地建造行宫亦未可知。果若如此,则“已于永福桥筑石岸”之举,始可得到解释。

永福桥,在塘北西九里港上,与大运河相通且较近,对皇家船队的泊舟交通均甚便利。可见拟议中的行宫旧址,是经过精心规划选择的。

至于议而作罢的原因,已无从稽考。从行程而言,石门镇营盘头到大麻毕竟较近,从大麻到杭州就较远,而塘栖镇正处于中间,船行较为充裕宽舒,且塘栖是大镇,比较繁华。当然,真正内中的缘由,只唯当年经办的官员才知晓,想必也不敢透露,更不可能记载下来。所以,连西九里港曾动工打算建造行宫的事,也鲜为人知。

因此,笔者只能作如是解释,估计虽不中亦不远矣。总而言之,在大麻镇西九里港上,建造乾隆行宫的计划,历史上确有其事。

Hash:8d9597632f715a6639fff6c8756b79afa8ba2d05

声明:此文由 虎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