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⑪|吕祥璧烈士纪念馆

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一个红色地名

记录着前人奋斗的历史

回响着后人拼搏的呐喊

连云港民政》现推出《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栏目

让我们一起

聆听连云港的红色地名故事

追寻镌刻在这些地名里的红色印记

吕祥璧烈士,1944年7月出生在四川蓬溪县一户农民家庭,1966年3月参加人民解放军,是空军连云港场站后勤部一名战士。入伍以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十分出色。一次龙卷风袭击部队驻地,掀掉了楼顶。在这危急时刻,吕祥璧毫不考虑个人安危,冲到楼上把昏迷的连长及几名战友救了出来。他在休息时间,经常帮助群众拉草运煤,治疗兽疾禽病。

1967年3月3日,春寒料峭,朔风刺人肌骨,他考虑到耕种大忙即将开始,解放军有责任助耕支农,便趁下午空闲,把部队农牧场仓库中待修的农具装上马车,去白塔埠镇上修理。因为待修农具有100多件,当天不能取回,为了回来不跑空车,吕祥璧想到还有六个改装的空油桶在“八一拖拉机厂”未运回,便到“八一厂”装上空油桶。谁知刚出厂门不久,拉车的马受到空油桶撞击声的惊吓,狂奔起来。当时受惊的马拉着车狂奔在白塔埠镇的东西主干大道上,路上行人较多。吕祥璧拼尽全力想勒住缰绳,阻遏马匹惊跑。但这时马的野性已经全部迸发,不是一两个人能驾驭得了的。马车越跑越快,车上的油桶越颠越响,受惊的马也越来越疯狂,撒开四蹄飞奔。当时正值学校放学,马路中间有四个小同学慢悠悠地回家,一路上东张西望,当他们发现飞奔的马车迎面而来时,已经逼近眼前。四个学生吓得不知所措,只是呆站在原地。吕祥璧见状,明白惨祸即将发生,于是拼尽全身力量,向左侧猛一拽缰绳,马和车翻倒在路旁大沟里。四名小同学脱险了,而吕祥璧他自己却被马车压在沟底,头部受了重伤。过往群众马上把吕祥璧送往医院,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二十二岁。吕祥璧烈士短暂的一生,从他牺牲的壮烈场面就能看出,吕祥璧身上有一种先人后已、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他为军旗增添了光辉,为青年树立了榜样。

吕祥璧烈士纪念地是江苏省学校德育基地、连云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部战区空军“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教育基地、白塔中心小学少年宫活动基地。纪念地由祥璧广场、纪念塔、纪念馆等组成,占地8亩有余,1967年3月建成。2006年之前隶属于东海县民政局管理,2007年1月由东海县教育局牵头,移交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管理。白塔高级中学接管之后,投资200余万元对纪念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将展室进行扩建。新增淮海战役、讨郝战役、抗洪抢险等内容,融入航天精神、抗战精神、抗洪精神、抗非精神、抗震精神等时代新元素,建成吕祥璧烈士雕像,以航天航空展览厅为映衬,与建党纪念碑、硕仁亭、博士苑等红色资源构成一体,成为学校的红色德育基地,以及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每年吸引众多的社会团体、中小学学生前来瞻仰参观,更是成为空军某部94587部队砺练新兵的重要基地。累计每年接待近3万人次,发挥了积极的德育效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吕祥璧烈士纪念地的时代内涵。

: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①|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②|青口十八勇士纪念馆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③|抗日山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④|小沙东海战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⑤|安峰山烈士陵园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⑥|苏鲁交通线白石岭交通站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⑦|开山岛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⑧|海曙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⑨|苏光故居

连云港红色地名故事⑩|刘少奇旧居和符竹庭将军殉国纪念处

拟稿:曾庆礼 杨刚详

审核:李 强

发布:张梦岩

Hash:378c54feeba2c5606e3e277941fac08bdab5e44a

声明:此文由 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