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自然人文风光扫描

要扫描和解读盐湖区自然人文风光,我们有必要首先扫视一下它所在的山西运城市。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1989年全国高考历史题问:“中国”最早是指我国的什么地方?答案是:山西西南部或运城。尧、舜、禹都曾建都与此。

这里诞生出荀况、廉颇柳宗元、关汉卿、司马光关羽等在历史星空中放射出璀璨光芒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艺术家、教育家、历史学家、军事家,还有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3000多位七品以上官员列入《二十四史》。

这里文物名胜众多,各种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星罗棋布。全市文物旅游景点1600余处,其中国保90处、省保57处。

这里有盛产芒硝的盐湖,是中国最早的盐业基地。中华道德始祖舜帝曾在盐湖之畔弹琴吟唱《南风歌》:“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运城位于黄河金三角地带,是通往西部中原的枢纽,秦晋豫三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大西高铁、南同蒲铁路贯穿全境,大运、运风、运三高速公路和全国路网连接,运城机场可以直飞北京太原沈阳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地,拉近了与外界的距离,提高了外界与运城互动的频率。

盐湖区就是盛开在这座美丽城市中的灿烂花朵。其境内自然风光迷人,人文旅游景点丰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6处,尤以德圣孝祖陵寝舜帝陵、中华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唐塔建筑孤例泛舟禅师塔、全国唯一奉祀盐池神祇的池神庙等最为著名。

请随我们的笔和镜头,尽情领略盐湖区的自然人文风光吧!

盐 池

运城盐池,亦称盐湖、银湖。位于中条山下,与运城市区相邻,由鸭子池、盐池、硝池等几个部分组成。盐池自东北向西南延伸,长约30公里,宽3公里~5公里,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处约6米,总面积132平方公里。

运城盐湖诞生于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构造运动时期。由于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中条山北麓造成断裂,出现了一个狭长的凹陷地带,逐渐形成湖泊天长日久,水中的钾盐、石灰石、镁盐、硫酸盐以及食盐慢慢与早期淤积层相结合,经过长期自然蒸发作用,盐类沉淀,结成了很厚的矿石层,才形成了盐湖。

它的开发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据传说,在舜帝当政的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夏天捞采水池内天然结晶的盐,用于食用。到春秋战国时期,运城盐池就已出名。柳宗元在《晋问》中,曾这样形容过垦畦引水晒盐的情景:“沟塍畔畹,交错轮群,若稼若圃,渔兮鳞鳞,逦弥纷属,不知其根。”盐池中,道路如织、纵横交错,池水清澄,映照白云,微风徐来,水波涟漪,遥望南山,其色如黛。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

舜帝陵

舜帝陵位于运城市区北部的鸣条岗西端。舜,姓姚,名重华,因其祖先曾封于虞(今永济市虞乡镇),故史称虞舜。舜是传说中我国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舜继位后,咨询四岳,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特别是命禹治平水患,使民安居乐业,故受万民拥戴。舜死后葬于鸣条岗。

舜帝陵庙景区整体规划布局合理、规模宏大、创意超前。景区总占地1778亩,分舜帝大道、舜帝广场、舜帝公园、舜帝陵庙四大部分。舜帝陵庙建于唐开元26年(738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神道、陵园、皇城三部分组成。神道上连理神柏,世间罕见;陵冢上五子古柏,苍劲肃穆。砖砌的方形墓冢,高3米,周长51米。陵前嵌有邢其任书写的“有虞帝舜陵”石碑,旁立“有虞舜帝陵”石碣1块。绕陵北行约30米,即是皇城,又名离乐城。进拱形城门,内以戏楼、卷棚、献殿、正殿、寝宫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以廊房及钟、鼓二楼,建筑整体布局严谨,左右对称。主建筑正殿,建造于台基之上,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面阔五间,进深五椽。殿内泥塑的舜帝坐像,头戴冕旒,身着衮服,神态庄严,栩栩如生。皇城城墙高大,庙内建筑布局合理,保存完好。

解州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为海内外最大的关帝庙。该庙宇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

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园内古木参天,山水相依,并建有结义坊、君子亭三义阁等主体建筑,往往使人在触景生情中,沉浸于“桃园结义”的美好传说之中。

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一个单元甚多而又层层展开的巨大建筑群落,主要由琉璃龙壁、端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刀楼、印楼、春秋楼和众多牌坊组成,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身临其境,不能不使人对关公肃然起敬。

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这两座气魄宏大的牌坊,向世人昭示着关公及关公文化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显赫地位,令人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如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等。这些附属建筑,与主庙一样,无不笼罩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之中,但却又有着主庙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加深人们对关公生平、身世的理解,延伸和加强对关公的崇拜与敬仰。

池神庙

池神庙坐落在山西运城市南郊,位于中国最古老的盐池边上,是我国唯一一座盐池神庙,也是历代帝王朝拜池神必到之处。它是我国盐业及盐运史上的重要标志,也是山西运城起源之所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池神庙的建筑始建于唐代,历经唐、宋、元,至明代重新修建、整改,汇集了各代建筑的精华,具有非常重要的建筑文物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庙内存有的历代碑刻等重要文物,更是现今极为罕见的重要资料。现今的盐池神庙已成为运城重要的旅游资源

现存主要建筑为明嘉靖十四年遗构。庙前山门,过殿,中部三座戏台并峙,东西左右配殿套院,后部三座大殿并列,殿面宽、进深各五间,平面呈方形,四周围廊。皆为重檐九脊十兽歇山式屋顶,雕梁画栋,精致壮观。下檐柱头斗拱四铺作单下昂,上檐斗拱五铺作,双下昂计心造,柱头与转角铺作制成鸳鸯交首拱,殿内梁架制作规整,设有藻井。元明碑石,高可六米,矗立在阶前两侧。殿身宽深各五间,四周环廊,重檐九脊顶,殿同梁架规整,檐下斗拱密臻出檐适度,翼角恽飞,劲健壮观。三殿所奉不一,按明嘉靖碑文载,中殿奉东池神与西池神,东殿奉条山(即中条山)风洞之神,西殿奉忠义武安王之神。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休闲的乐园,科普的课堂,恤农的载体。每年进入春季以后,特别是清明、“五一”、“十一”前后,盐湖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观光农业各大景点里,游客和中小学生络绎不绝。在广袤田野上、现代农业生产车间中、设施农业大棚里,人们享受着观光农业给他们带来的愉悦。

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以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为主线,打造集农业科研、品种培育、种植示范、休闲旅游以及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主题公园。经过数年的建设,已有晋土地现代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山西绿港现代农业科技、山西天和源农业集团、林原农业、会荣水果公社等12个现代观光农业项目建成,向游客开放。

在这里,转腻了城里公园人们纷纷来到农业示范园区,看着满坡桃花盛开、万亩梨花绽放的田野风光,可以敞开胸怀接受着来自大自然的洗礼。这里是中小学生科普和社会实践的理想课堂。在 “幸福盐湖,魅力乡村”盐湖区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中,各观光景点接待了5万多人次的学生和家长。这里还是市民识知农耕和体恤农民的教育基地,不少“不稼不穑”的市民在示范园里租赁了小块地自己种植管理,体验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句的分量。

(本版文字:杨建斌 图片摄影:任志坚 黄文鹏)

[责任编辑:胡菁菁]

Hash:caef9c79a569c0757cbf5b1812510b584b8b3020

声明:此文由 光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