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陵川 水上潞城

康养陵川水上潞城

——关于潞城镇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潞城镇党政班子成员

一、基本情况

潞城镇地处陵川中部,距离县城15公里,周边有夺火、马圪当、古郊、六泉、附城、崇文六个乡镇,是陵川通往各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山高林密,旅游资源丰富。有禀赋深厚的金元文化,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有红色摇篮-陵川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天池村、陵川古八景之一的义门锦屏朝霞、有陵川独一无二的水上乐园-上郊水库、有国字号品牌-棋子山国家森林公园、有深厚的道家学派-东掌村福兴寺。市委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县委、县政府党代会确立了“11613”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全域旅游、乡村振兴、三基建设”今年的三件大事。面临重大政治机遇、承担重要历史使命,加之我们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优势。在这样一个维度来重新审视潞城,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谱写农旅融合发展新篇章。对于潞城来说,就是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借助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建设的有利契机,着力发挥好后发优势。以打造“县域中部旅游集散中心、陵川东部农产品物流中心”为发展定位,以陵川独一无二的水量充裕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上郊水库为龙头,做足水文章、做活旅游新业态,唱响“康养陵川·水上潞城”旅游品牌,全面打造陵川未来的“后花园”。

二、规划布局

(一)以“水”为基,打造“康养陵川 水上潞城”

潞城境内的上郊水库,是全县唯一没有干涸的水库,也是陵川水域面积最大的水库之一。近年来,借助丰富的“水”资源,垂钓、采摘园、娱乐场等一批新兴旅游休闲产业逐步在上郊生根发芽,发展前景广阔。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就是要以“水”为基,做活“水”文章。规划发展沿湖、沿河观光农业,建设“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融合”的农业主题观光园,改变单一观景赏花、摘果垂钓等传统模式,形成以“新技术、新品种、高科技、现代化”为特色,集运动休闲、度假考察、康养健身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打造最佳康养乐园。打造最佳亲水乐园、最靓湿地公园、最美印象-水上潞城,打造“陵川-上郊”10分钟旅游休闲观光区。

(二)以“文”为魂,打造“文旅潞城”

潞城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而能够独领风采众口称誉的当属那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区,因为文化是美的灵魂,也是景区的灵魂。历史文化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今人踏着古人的足迹欣赏自然景观的时候,洇染了古人思想的结晶易使游客产生丰富的联想,情感上发生强烈的共鸣,于是看山不只是山,看水不只是水,看洞不只是洞,情景交汇融合,美好独特的感受便变得刻骨铭心。把生态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景观结合起来,立体地彰显出景区独特的风趣韵味,让人们在饱览生态自然秀色之余又得到历史文化养分的滋润。潞城不缺的是文化,缺乏的是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对文化的认知不够、对文化的开发动力不足,棋子山苇水村李家老爹看棋斧烂的故事千百年来传为美谈、福兴寺孝道文化长期兴盛不衰、天池村陵川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不仅是陵川的唯一,更是陵川独有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基地,锦屏朝霞更是古陵大地八景之一。我们就是要充分挖掘历史和自然禀赋的厚重文化。以棋子山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打造“棋子山-福兴寺-党代会会址-玉皇庙-二仙庙-白玉宫文化长廊,把这些景观经典建设起来,利用起来,积极探索旅游资源与品牌效益、自然资源与人文历史、景点发展与各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围绕景观景点,在周边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旅游农家接待、生态采摘园区,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自然景、赏民俗情、享田园乐”为主要内容,打造最美乡村、最美潞城。

(三)以“景”建“景”,打造绿色长廊

城区位优势明显,是陵川东部距离县城最近的乡镇,随着县城不断扩大,城镇人口的日益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周末游成了现代人的首选,潞城正好契合这一要求。一是围绕“必经之路”这个优势,在旅游客栈上可以做足文章,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农家接待、满足游客途中休憩、途中娱乐的基本要求。二是利用镇域范围内近年来不断发展的生态农业在绿色、特色上下功夫,满足游客的视觉享受和味觉盛宴。规划建设石掌-棋子山、沿沟-杨家岭两条景观大道、充分发掘冶南岭片区中药材种植开发基地、以疙瘩村为主的义门片区生态农业采摘园区、以上郊为主的设施农业,以八渠为主的千亩旱作农业区。将现有农业产业园区连点成片,打造生态景观、农业景观、创意景观交相辉映的主题休闲农业景区 ,打绿色牌、走生态路,满足休闲旅游渡假需求,让游客眼前一亮、心中一惊、开心一笑。

(四)实施“通达”工程,打造“半小时”旅游圈

潞城未来成为陵川县城的“后花园”不是空穴来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一是秉承生态资源丰富和历史人文景观。二是交通区位良好,地处陵川中心,是链接陵川-东部景区-潞城黄金三角支点,距东部景区,县城中心都在半小时左右。三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旅游市场对生态需求的高速增长,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成井喷式爆发。应势而为,潞城“农旅融合”就会实现一次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打造陵川“半小时”旅游圈,必须有交通作支撑。实施“通达”工程。向北打通潞城-崇文甘井掌4公里乡村道路,实现与晋陵一级公路的链接、向西北打通四义庄-崇文张家庄2公里乡村道路,实现与高陵高速陵川出口的链接、向南打通沿沟-杨家岭4公里乡村道路,实现与陵修线的链接。实施这些工程之后,打造陵川“半小时”旅游圈不再是梦想,打造陵川县城“后花园”必将成为现实。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推动农林文旅康深度融合,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农民就业、推进脱贫攻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当前存在五大难点:

(一)职能融合难

农业与旅游分属不同产业,两个部门的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工作重心、考核指标完全不一样,何况还涉及国家、省、市、县、乡、村各个层次和规划、建设、交通、文化、水务等多个部门,步调不一致,难以形成合力。

(二)规划不统一

省市县级层面都缺少全域性农旅融合总体规划,农业和旅游规划未能有效衔接,规划不一、布局随意、景致雷同,缺乏差异性,比较优势不明显。乡村一级在开发时只考虑现有资源和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规划,没有与全域旅游同步考虑,造成资源浪费。

(三)特色产品少

我县农业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但农旅融合产品并不丰富。很多农旅产品、休闲观光园区及景点内涵单一,形式趋同,多以农家乐、农业节庆等形式运行,开展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四)基础条件差

古风古貌保存较好的乡村都比较偏远,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差,乡村游经常找不到路、上不了网、停不下车、吃不到特色菜,成为制约瓶颈。

(五)专业人才缺

农旅融合后,村民从单一的农耕转变为既干农活又从事服务活动,甚至专门从事农旅接待工作,但思想观念陈旧,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缺乏服务意识,更缺乏管理服务经验。

四、对策建议

(一)打破行业界限,科学制定融合规划,完善跨界治理机制

农林文旅康融合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从发展“大农业、大旅游”出发,成立农林文旅康融合产业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抓好相关政策的落实。农业、旅游及相关部门要打破景区、行业、部门界限,加强沟通,分工协作,在政策优惠、项目整合、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支持,使产业相互延伸、扩散、融合,形成互动,实现共建共管共赢。牢牢守住生态发展底线,科学制定“区域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规划”,把农林文旅康融合作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优化布局,引导产业向农旅景区集中,联动发展,促进农业和旅游业转型升级。

(二)突出区域特色农业金融助推农村三产融合,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促进产业联动发展

要按照“突出特色、农旅互动、以旅促农”的思路,以旅游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的特色拓展旅游市场,努力实现“农田变景点、乡村变景区”。一是园区围绕旅游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要根据全域旅游的整体布局,破除传统观念,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农村风味,找准主导产业,挖掘农耕文化,把旅游元素融入到园区建设中,精心打造主题园区,做到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一园一精品,避免千篇一律,真正把农村建成“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二是产业围绕旅游转。紧紧围绕全域旅游调整农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开发农业观赏功能,打造集休闲、观光、体验、度假于一体的产业基地,凸显“春有鲜花迎客、秋有瓜果飘香”的新农村魅力。三是产品围绕游客变。要根据游客的需求,研发加工具有地域标志的优势特色产品,特别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包装特色菜、特色果、特色花、特色小吃,让游客提着钱包来、带着产品归。深入挖掘农村历史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传统工艺制作、农业文化主题公园、农耕题材纪念品等农旅融合新产品,增强游客的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提升旅游吸引力。

(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家旅游档次,打造生态康养品牌

整合现代园区建设、国土整治、农村公路建设、小流域治理等项目资金,完善农村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同步改善水、电、气、通讯和交通条件。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推进环境的优化、亮化和美化,建设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促进景区景点升级转型。重点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采农家菜、摘农家果、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家庭农场,培育一批集自然景观、特色果蔬、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度假养生为一体的精品农家乐,做大规模、做高档次、做靓品牌,提高农旅融合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重视人才培养,构建合理人才队伍,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农林文旅康融合是新型产业,亟需各类专业人才,要根据农旅产业发展前景,重视人才培养。一是有计划地遴选业务骨干赴大专院校深造,学习考察发达地区先进经验,培养复合型高端人才。二是加强内部技能培训,培养实用型乡土人才。三是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到农旅融合产业就业创业,促进经营管理服务的本土化和个性化,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来源:晋城在线

关注

Hash:bb82d2c71959671da49ea7a6d2e6a4774d38a658

声明:此文由 微陵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