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沙湾拿吉省联合考古发掘项目侧记之开始篇 ——万事开头难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2018年中老沙湾拿吉省联合考古发掘项目已进行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从2013年我们决定“走出去”开始,到今天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发掘工作终于破土开工,整整过去了5年光阴,其间经历的踌躇、曲折、停滞和等待,如今依然历历在目。正如中国那句古话所说,万事开头难。每一次,都是在面对、分析、解决的轮回中辗转前行。

矿区位置示意图

对于老挝考古而言,sepon矿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sepon是老挝中部沙湾拿吉省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老挝称为sepon district),位于沙湾拿吉省东部边境,距越南的Dong Ha很近。sepon矿山位于sepon县北约40公里处,是老挝第一个私营露天铜金矿山,2005年由老挝Lane Xang矿业有限公司(简称LXML,MMG占股90%)正式开采运营。sepon矿山的铜矿资源不仅埋藏储量大,而且品位极高,被伦敦金属交易所誉为A级铜矿。此前,sepon矿山的最大股东是中国大型跨国国有企业——中国五矿集团公司(MMG),2018年6月,MMG将矿山的全部股权出售给了赤峰吉隆黄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山所有权转入赤峰黄金旗下。我们进入矿区时,恰逢公司高层人事变动,与发掘有关的沟通和协调也因此多了几分不确定因素。

发掘地点现状

地雷是老挝考古另外一个更为特殊的存在。老挝境内的地雷绝大部分是美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期间布掷的,至今依然没能全部排除干净,每年因地雷爆炸致残致死的新闻亦屡有报道。sepon矿区紧邻老越边境,属于老挝地雷分布的密集区,对此,公司专门设置了严格且复杂的安全管理程序,对在矿区内开展的一切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每个人的人身安全。我们的考古发掘工作,从进入矿区的第一天开始,也就同时进入了一个连如何走路都需要进行严肃讨论的非常阶段。

矿区工作人员在排雷

首先,发掘和调查地点只能在矿区提供的安全范围内选择,想像国内那样进行大面积的考古调查是完全不可能的;其次,发掘深度和发掘进度需要根据地雷的埋藏和排除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增加了时间控制上的难度;第三,矿区公司对考古发掘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旨在确保安全的要求,并且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比如:第一次进入矿区必须接受公司安排的安全知识教育;发掘期间全体考古队员(包括工人在内)必须穿戴特定的安全鞋帽和服装,乘坐特定车辆进出,达不到矿区安全级别标准的外来车辆一律不得进入矿区;每天开工前必须召开安全例会,强调安全问题,公司安全监察部门也会不时派出检查组到发掘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危险行为或存在安全隐患,公司随时有权停止我们的发掘。

每日开工前必须进行的安全例会

如何在学术敏感区找准切入点,扎进去,打开局面,站稳脚跟,不断把合作推向更深层面,是老挝团队从项目之始就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通过第一阶段的调查,摸家底,与老挝考古同行磨合,我们得出两点结论:第一,关键时刻还是只能靠自己;第二,必须自己做发掘,这是实现学术研究目的的一个重要前提。为此,2018年的7月,我们为发掘地点的选择专门进行了一次调查,可惜天公不作美,雨季的洪水阻断了行程,我们未能到达拟发掘遗址的现场,发掘地点的最终确定只好推迟到了12月发掘开始前。

考古队员在发掘现场踏查

拟发掘地点名为Thengkham East遗址,“Thengkham”为山名。在我们到达之前,遗址所在位置的采矿活动已经结束,远远望去,被挖掘机平整成高速路护坡形状的巨型断面掩映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中,格外显眼。经过仔细踏查,我们在巨型断面的底部发现了七、八处被破坏的古代采矿竖井,断面顶部偏东区域的剖面上也发现了少量残存的遗址堆积,但是就发掘而言,这两个位置的情况都不理想。在扩大了调查范围之后,我们最终还是在巨型断面的南面,一个没有被完全开采的小山包的顶部,再次找到了遗址堆积,确定了最终发掘地点。

拟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通过野外踏查了解遗址地貌环境及保存情况,观察出土遗物,初步掌握sepon矿区现已发现的古代遗存的年代、文化特征及性质,为下一步如何推进深入合作提供思路,是本次项目除发掘工作以外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根据此前调查掌握的信息,sepon矿区在近几年的现代采矿活动中发现了数量不小的古代遗存,其中遗迹以古代采矿竖井为代表,遗物则以陶器及残片、坩埚残片、炼渣,铜戈、铜斧、铜刀、铜锛、铜釜、铜镯、铜锭,铁刀、铁剑、铁斧为主,另外有少量瓷器琉璃珠及零星石范。从分布情况看,这些遗存大致有4个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图七中浅灰色区域所示),大多数遗物仅为开矿时偶遇采集所得,未曾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勘探,少数遗址虽然进行过考古发掘,但发掘资料未见报告或报道,可供分析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因此,整个矿区有多少遗址,每个遗址的分布范围多大,遗址的文化特征、性质、年代如何等等问题都还不清楚。长远来看,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切合矿区实际也更加细化的方案,分主次、抓重点、有步骤地逐步开展覆盖整个矿区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才刚刚开始。

矿区已发现古代遗存分布图(图中深灰色区域为拟发掘地点)

夜深了,关于工作计划的讨论还在继续,不仅是明天的,还有明年的、更远的,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未来会怎样?不知道,我们都期待着……

双方在讨论工作计划

周然朝,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

Hash:5561ce18d31295a9b8b80f55a5f7614beddbddf9

声明:此文由 云南考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