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延长产业链壮大旅游业 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史守侠

中华水上古城水城之眼摩天轮,四环观光带,徒骇河世界运河博览园,高唐双海湖生态书画公园阳谷水浒人家,东阿毛驴大世界,冠县清逸园,临清亲子庄园……随着一批批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推出,聊城旅游从内到外,逐渐演变成一部“厚重的书”。 城市旅游也由单一“景点旅游”到多元的“全域旅游”转变,“全域旅游”的格局正在逐渐展开。

打好项目牌

为旅游标签添光彩

打开中国地图,古老的京杭运河穿越大半个中国,虽然聊城在这古老的运河中,只是一点,却丝毫掩盖不住这里夺目的光彩。水是聊城的灵魂,古运河、徒骇河等河流传流而过,东昌湖静坐城中为打造“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城市品牌创作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近年来,我市按照“大水城”的理念,打造县市水城“分城”,强化了县城旅游服务功能,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北水城”体系。

一直以来,我市把项目作为我市旅游产业扩体量、增效益的重要抓手,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推进,有力地提升了旅游业核心竞争力。据统计,目前全市重点旅游项目共计64个,计划总投资1395.05亿元。东昌湖风景区景阳冈狮子楼景区、天沐温泉东阿阿胶城等4A级景区旅游功能日趋完善。孔繁森同志纪念馆二期、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鲁西地位旧址等红色旅游吸引全国各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摩天轮大酒店建成营业,成为聊城市又一新地标。

念好文化经

为城市旅游注入灵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旅游苍白无力,行而不远。

中华水上古城,不仅是我市重要的旅游项目,也是重点打造的文化项目。自古城四条大街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接待众多游客,特别是开街当天旅游人流出现了“井喷”现象,再现了非凡的热闹盛景。目前,古城区四个片区商住、景点园林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文旅布局全面展开,戏曲文化馆、京剧体验馆等一批博物馆对外开放,四条大街一批新老店铺将陆续开门营业。

文化的富矿,不仅为聊城的旅游赢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为聊城在打造全域旅游的过程中,不断推出有特色、有载体、有亮点的文化旅游品牌,营造出“乡乡是景区、村村是景点、处处是风景”的良好氛围。

旅游度假区姜堤村,原来是一片落后的村庄,后来经过政策扶持,发展旅游后,不仅打造出姜堤乐园这个旅游休闲圣地。也促使姜堤村村容村貌整洁,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该村不仅为游客提供安全便利的购物、通信等服务,也为旅游文明安全,带动效益明显,让当地多数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就业和增收致富。姜堤村还在今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增添便民符号

打造旅游升级版

自驾游最大的麻烦就是找不到路,还好在通往景区的道路上都有路标,不用担心找不到路。”每个来聊城自驾游的旅客都有这样的感受。为方便自驾游客来聊城游玩,我市实施全市旅游路标设置,在通往中华水上古城、东昌湖旅游区、中国阿胶养生文化苑等主要景区的旅游标识牌。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品质的重要体现,我市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旅游公共服务内容,提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城市旅游咨询中心、信息中心、集散中心、救援中心以及城市餐饮、购物街区、旅游交通、城市美化亮化和夜生活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城市旅游功能。目前,古城内游客咨询服务中心、阳谷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此外,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我市大力推行“旅游团队品质保障系统”,督促导游携带保障系统电子委派单带团,组织开展“千名眼线卧底,暗访旅游质量”活动。同时,还组建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 “青年文明号网络倡文明”活动,引导志愿者积极参与网络文明志愿行动。(聊城新闻网)

Hash:0a037935d674a421d0fccbd33eb60c581500b45b

声明:此文由 聊城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