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高原新城马尔康

文/杨梅 图/杨梅枫叶

马尔康,藏语意为“火苗旺盛的地方”,引申为“兴旺发达之地”,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府驻地,嘉绒藏区的核心地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土司衰亡的地方。马尔康是著名电视连续剧《尘埃落定》的拍摄地、电视连续剧《长征》的开机地和外景主要拍摄地。

马尔康 安宁高原新城

早7点50分,我们驱车从诺尔盖出发前往马尔康。途经唐克的九曲黄河第一湾红原月亮湾。下午2点车子行至刷马路口,因前方修路停留一小时,到马尔康已是下午四点多了。

马尔康,一座不大的城市,干干净净的。县城规划整齐,外墙贴着瓷砖的新楼林立。城楼与山林紧紧依贴,色调鲜艳,光彩醒目,有一种梦幻般的意境。马尔康被誉为高原新城,可它的海拔并不高,还不到2700米。县城位于山谷之间,水流湍急的梭磨河穿城而过。我一下车便喜欢上了这座安宁的小城。在宾馆楼下小吃街的一家川菜馆吃过晚饭,回到住处我们就上床休息。

一睁眼已是第二天早上。前几日的甘南行一路阴雨连绵,在风景如画的马尔康,我们却迎来了阳光。为了不辜负这样美妙的好天气,我们打算上午拜访十五公里外的松岗天街、直波八角古碉群,下午去参观卓克基土司官寨。

八角古碉群 片石建筑的精华

松岗直波八角古碉群位于松岗乡直波村,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为松岗土司建于清乾隆年间,它被称为片石建筑的精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虽为碉群,实有三碉。艳阳高照中,三座石砌的碉楼依山而立,气势伟岸。其中一座高41米高的八角碉楼,半个多世纪来,已经倾斜2.3米,经历3次大地震而屹立不倒,被称为中国版的“比萨斜塔”。要想接近另外两座碉楼,必须穿过山顶上的村落。

我们沿着山路缓缓攀上,水汽氤氲的河谷不时升起袅袅炊烟。走进村落才知这里就是松岗天街。松岗天街始建于南宋(公元1254年),完善于康熙年间,是显赫一时的松岗土司官寨遗址。走在村子里的石板小道上,优哉游哉地看房顶上的野花,很轻松就抵达了碉楼。通往碉楼入口的梯子陡而且高,我们依次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据资料记载,碉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碉楼上的孔眼是用来瞭望和射击的,而宽敞的内部空间可以用来储存粮食和安置妇孺。如果不是因为战争,不是关乎生存,谁又会处心积虑、劳师动众地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建造高度超过30米的庞大建筑呢?当时所建碉楼数量惊人,用来抗衡清朝军队的进剿。清兵在得胜后拆毁了绝大多数的碉楼,因为他们容不下在自己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军事工事存在。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碉楼。我靠得很近,能触摸到那些沧桑久远的石块,仿佛它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几百年过去了,金戈铁马已成追忆,碉楼也被岁月带走了年轻的容颜。如今的碉楼不再是军事设施,而是旅游景点,迎来的不是武士胯下的战马,而是载满游客的班车。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土司官寨 独具魅力的城堡式建筑

就这样心里感慨着,我们开始下山。接下来准备要去参观的是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距马尔康县城八公里。土司官寨,亦称土司署或土司官邸,为土司管辖境内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清代,规模庞大,构造精细,几乎囊括了嘉绒藏族建筑艺术之精华,是藏汉民族建筑艺术高度融合的典范,融世俗与宗教建筑理念为一身,独具魅力的城堡式建筑。卓克基土司官寨被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称之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1937年红军长征时,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这里住过一周。毛泽东还把主人的《三国志》“借阅”走了,直到20世纪50年代北京开会时,才当面归还给了主人。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浓重一笔,这里的主人索关瀛土司及其家族是阿来《尘埃落定》故事人物的原型。索关瀛接受过汉语教育,在时代发生剧变面前,表现得比较开明,后来官至阿坝州副州长。

依依不舍离开土司官寨,回来时天色已晚。由于水电发达,夜幕下的马尔康县城霓虹闪烁,光影迷离。其光明程度,让我感觉恍如隔世。山谷见证了马尔康的万家灯火。

攻略

1.住宿:首推马尔康饭店和马尔康宾馆,物美价廉,都位于团结路上。

2.美食:可去马尔康美食街。那里家常菜、川菜及藏餐应有尽有。

3.交通:从成都、诺尔盖或色达包车自驾均可到达。若想乘坐大巴车,最好提前到长途客运站购买车票,以防无票耽误行程。

4.注意事项:松岗直波八角古碉群在山上,最好穿长裤和登山鞋,高原地区注意防晒。

5.建议游玩时间:一天。

Hash:6f989a4d99dbde17662fa30eaef4e8e684eca17d

声明:此文由 新商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