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会玩】璧山不但城里好玩,农村更好玩,不信你来看

每到周末老是宅着

也不知道该干些啥

是去聚会还是去周边逛逛呢

一直都处在迷茫状态

直到昨天

小编突然发现

原来璧山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

以后不用愁不知道周末去哪儿了

帅哥美女些,都来扎起!

广普镇登云坪生态园,园内栽满了各种鲜花果树,青山环绕、绿水悠悠,环境美不胜收,还有水库游艇、稻草王国荷塘迷宫、林下养殖等特色农耕文化体验项目。

大兴镇万亩葡萄风情园,游客们在启晨农庄葡萄园内享受观光、采摘的乐趣。

大路街道青龙湖景区“松竹居”农家乐,老板娘张春梅正在整理客房的被子。

璧城街道天池村“钟豆花”农家乐,老板娘钟家国正在为游客准备晚上的烧烤

八塘镇高滩瀑布旁的“奇峡一滩”农家乐,老板赵宗元正在清扫门前的垃圾,他的农家乐目前已经处于半歇业状态了。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其中,要积极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我区广阔的乡村土地上拥有丰富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区位优势凸显,自然生态景观、田园景观、乡村景观齐全,特色鲜明;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等农业产业发展迅速,这些都为璧山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部分农家大院积极对接旅游市场,先行先试,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产业融合的效果。成功的例子很多,但失败的也不少。一些农家大院就因为条件不成熟、运营不完善、结构单调等问题,陷入了困境,甚至濒临倒闭的局面。

那么,面对火热的乡村旅游发展形势,农家大院到底该何去何从?对接旅游市场,他们有怎样的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未来,乡村旅游发展之路究竟在哪里?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

现状:农家大院对接乡村旅游

几家欢喜几家愁

8月17日清晨,在大路街道青龙湖景区,大多数旅馆还没营业,但经营着“松竹居”旅馆的张春梅夫妇却很早就打开了店门。“这几天天气热,上山避暑的人增多,早点儿把床铺整理整理,随时做好迎接游客的准备。”旅馆老板娘张春梅说。

青龙湖景区海拔400至800米,距离大路场镇10多公里,有山有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典型的避暑休闲纳凉景区。

“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差,我都想把旅馆承包出去了。”张春梅说,这旅馆以前其实是一座农家院,是自己和妹妹两家人共同所有,青龙湖景区开发后,她们就把农家院改建成旅馆,后来妹妹外出打工了,她就一个人独自经营。

青龙湖景区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优势,生意怎么会不好?见记者疑惑,张春梅解释说,在最初开发投用的几年,青龙湖景区的游客还很多,餐馆、旅店、游船这些生意都很好,但是近年来随着重庆周边区县旅游景区的开发,来青龙湖游玩的人就逐渐少了起来。

为什么呢?有游客说,每年来看的青龙湖都一样,一点儿变化都没得。失去了新意,就自然失去了吸引力。

与张春梅同样苦恼的,还有八塘镇高滩瀑布旁的“奇峡一滩”农家乐老板赵宗元。高滩瀑布是璧山一道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多年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往观光游玩,赵宗元住在高滩瀑布附近,就把自家的院子改造成了农家乐,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发展起乡村旅游。这些年,来高滩瀑布玩耍的游客数量并未减少,但“奇峡一滩”农家乐的生意却越来越差。

赵宗元分析了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游客的要求逐步提高,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观光,还对旅游的附属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显然这是他的农家乐不具备的;二是仅仅依靠高滩瀑布,而没有其他游乐项目,让他的农家乐显得单调而枯燥,游完就走自然就成了常态。

“最近天热,高滩瀑布没有水,生意是最惨淡的。”赵宗元告诉记者,现在有一单就做一单,基本处于半歇业状态,下一步,他打算将农家乐重新修葺一下,希望能提升一下人气。

有好就有坏,有人失败,也有人成功。

8月16日,记者来到广普镇坪中村,尽管天气炎热,但是驱车来到坪中村观光旅游的人却络绎不绝,这些游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地——登云坪生态园。

今年6月,占地700多亩的登云坪生态园开园,园内栽满了各种鲜花果树,空气清新青山环绕、绿水悠悠,环境美不胜收;水库游艇、稻草王国、荷塘迷宫、林下养殖等特色农耕文化体验项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其营业收入就超过100万,最多的一天曾接待游客1000多人。

“我们将农业产业与休闲观光相结合,迎合了大多数城市游客的心理,能游,能玩,能摘,能吃,还带火了我们的农产品销售,一举多得。”登云坪生态园“约趣云上”农庄负责人孙江告诉记者。

8月17日,记者来到璧城街道天池村,该村2014年曾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依托村里优美的自然风光,便利的交通条件,该村不少农户都将自家的房屋改成了“农家乐”。

“天池村上有自然的湖泊,有寺庙,有登山步道,游客到村里来,可以爬山,可以玩水,还能自己摘野菜、品味农家生活。”天池村“钟豆花”农家乐老板娘钟家国告诉记者,现在是暑假期间,来天池村避暑休闲的游客比平时增加了不少,她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分析:自然生态优势凸显

结构单调经营管理落后

经过记者接连几日的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农家大院在改建成休闲山庄或农家乐以后,吃上“旅游饭”,生意却有好有坏,好的一个月收入上万元,坏的生意冷清,有的甚至已经关门倒闭。

农家大院对接乡村旅游,优势在哪里?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收入差距如此悬殊呢?记者采访了区商务局。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交通便利,自然生态优势凸显,是农家大院对接乡村旅游的最大优势,也是农村对接城市,向城镇化转移的重要途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游客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度和优美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古朴、新奇、“乡土味”和“民族味”浓厚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生态环境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渴望日渐旺盛。在这种形势下,单纯地以提供食宿和餐饮等低层次服务为主的农家乐或休闲山庄自然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对于造成部分传统农家乐和休闲山庄旅游热度持续走低的原因,该负责人作出了四点分析:一是布点分散,整合乏力,传统的度假山庄由农家大院改造而成,地方小、区位分散、主题不鲜明,没有形成自身独有的品牌,集聚效应较差,直接导致竞争力不强;二是产品单一,文化内涵缺失,山庄大多依赖景点,主要以餐饮或住宿接待型为主,对本地传统的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挖掘和嫁接不够,造成产品层次较低且结构雷同;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度假山庄和农家乐经营主体大多为当地农民,经营理念较落后,服务水平较低;四是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现实中建设资金短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简陋,成为最大“瓶颈”。

展望:依托都市现代农业

走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路

2011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规模化建设,璧北十万亩蔬菜基地、璧南十万亩花卉苗木基地、璧西五万亩果木基地建成投产。农业产业的集聚发展,吸引了大批关注的目光,众多城市居民纷纷“蛙跳”出城,来到各个农业基地休闲观光,或享受农产品采摘、或观赏成片农业基地、或体验原汁原味的农业种植。

依托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将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相结合,建设集观光休闲、体验采摘为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景点,实现了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的互利共生、双重升级,让乡村旅游重焕生机,也让农家大院实现了由传统单一向多元化休闲观光旅游的华丽转型。

8月17日,在大兴镇万亩葡萄风情园,启晨农庄负责人张邦兵告诉记者,他将自家的院落改建成休闲农庄,并承包了300亩地种植水果,其中80亩地种了高端精品葡萄,其他200多亩种植火龙果、李子桃子等,每年来采摘体验的城市居民络绎不绝,每当水果采收期,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多人,年纯收入达到了60多万元。

在青杠街道梁山村,田园农庄负责人黄鑫告诉记者,他们依托梁山村的苗圃基地,还有附近的葡萄基地,搭建起观光走廊,建设起休闲农家乐,游客来了,不仅能观光休闲,还能在苗圃基地游玩,在葡萄基地采摘,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休闲采摘的乐趣。

不管是改建成的传统的度假山庄,还是依附着农业发展的生态休闲山庄,农家大院对接乡村旅游,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空间,而且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农家大院究竟该怎样对接乡村旅游市场,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

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中,只有把农业产业和休闲观光相结合,依托现代都市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示范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生态农庄、美丽乡村和精品农业园,实施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另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点带面,形成标杆效应;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加强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服务质量,也必能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璧山报)

Hash:2f6903b243dcbe626a92a804485ba4dc7bb56e45

声明:此文由 和美璧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