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上岳阳楼:一篇关于岳阳的游记

小时候古诗文读多了,长大后的每次旅行,都是故地重游。

在儿时,我们曾跟随着张继的《枫桥夜泊》,敲响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跟随着李太白的《早发白帝》,聆听了扬子江的两岸猿啼。杜牧笔下那一阵清明时节雨,湿润了迷离的晚唐,也让我们对杏花村多了一份向往。苏轼诗中那晴雨交替的西子湖,透过空濛的山色,也让我们对西施的美丽,有了更具体的想象。

这些景色在当年未曾游过,却早跟着这些诗词畅游了千百遍。多年之后,我们登临实地,那些抽象的诗意,顿时清晰起来。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恰似一名久别重逢的老友,把酒临风,一晌贪欢。

2017年12月31日,年末最后一天,我来到了岳阳,来寻一寻记忆中的洞庭水,看一看印象中的岳阳楼。庆历五年,岳阳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当时的范仲淹正在南阳邓州花洲书院办学。滕子京给范仲淹寄去《洞庭晚秋图》,范仲淹观图有感,借文抒志,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范仲淹虽然未到过岳阳楼,但不妨碍《岳阳楼记》的伟大。正如苏东坡虽然游错了赤壁,但不妨碍前后《赤壁赋》的经典。

九百年多年前,范仲淹在南阳为岳阳写下了《岳阳楼记》。九百多年后,我这个南阳人,为了《岳阳楼记》,又来了岳阳。这是文章的魅力,这是初心的召唤。

一、岳阳楼

岳阳楼与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并称“江南大名楼”。之所以称为名楼,除了建筑风景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楼所承载的文化。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诗》,三篇名文与三座名楼,相映成趣,各自生辉。文因楼生,楼因文显,在文与楼交织之间,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精神传承。如果说《滕王阁序》写的是“请缨之感”,《黄鹤楼诗》写的是“怀乡之叹”,那么《岳阳楼记》写的则是文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

什么是君子?

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什么是圣人?

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何等抱负,这是何等气魄,这是何等胸襟。如今,古老的岳阳楼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浩烟当中,唯余楼内的几根大柱子还是当年旧物。正是这几根高柱,这一座高楼,还有那篇《岳阳楼记》,一同撑起了中华五千年的精神信仰。眺望于岳阳楼之上,寻找杜甫的足迹,重温孟浩然的诗境,感悟范仲淹的那一颗圣心。栏杆拍遍,今夕何夕。

上联:与滕王黄鹤,并誉三大名楼。湖山尚在,当年忧乐谁人解。

下联:阅杜诗范文,堪称千古绝唱。人才代出,今日风骚我辈先。

——题岳阳楼联

二、小乔墓

在岳阳楼的北面,有一处矮矮的墓冢,据说是三国时期的小乔墓。关于小乔的记载,在《三国志》中只有一句话:“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然而文人们对她的想象,从未停歇过。从杜牧的“铜雀春深锁二乔”到苏轼的“遥想公瑾,小乔初嫁了。”她与周瑜之间的爱情,成了才子佳人、英雄美女的代表。到了民国时期,蔡锷将军逝世,他的红颜知己小凤仙题挽联:“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在挽联中,小凤仙以小乔、红拂女自比,将蔡锷喻为周瑜和李靖。爱慕之意,惋惜之情,顿时跃然纸上。

全国的小乔墓,一共有四座。岳阳的这座小乔墓,不管是真是假。在我眼中,小乔的形象与岳阳的形象正好相吻合,同样的钟灵俊秀,同样的蕙质兰心。洞庭水是眼波横,巴陵山是眉峰聚,小乔与岳阳浑然天成,恰似一体。另外,岳阳正是当年周瑜逝世的地方。岳阳楼傍边的这座小乔墓,寄托着英雄美女的传说,守护着乱世中一段传奇浪漫的爱情。

上联:不见吴宫花草,观英雄成败,愁煞今朝登楼客。

下联:遥想赤壁周郎,闻洞庭波涛,犹似当年顾曲人。

——题岳阳小乔墓联

三、鲁肃墓

在岳阳楼东面,还有一座古墓,墓碑上书:吴鲁公肃墓。该墓的主人正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外交家鲁肃。据说岳阳楼的兴建,还和鲁肃有关。周瑜死后,鲁肃接任,驻守岳阳,在洞庭湖训练水军。鲁肃阅兵的“阅军楼”,正是现在“岳阳楼”的前身。岳阳楼因鲁肃而建,岳阳城以岳阳楼而闻名。鲁肃长眠在岳阳楼旁,历史的机缘就是这样的神奇。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一副老实憨厚的形象,夹在周瑜与孔明之间,充当和事佬。然而历史上的鲁肃,堪称“王佐之才”。初见孙权,策划天下大计。联刘抗曹,奠定三分之局。鲁肃墓前有副名联,上联为:“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下联为:“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荀彧、诸葛亮、鲁肃,分别是魏、蜀、吴三国的战略制定者,对联中将这三人放在一起对比,足以看出鲁肃的历史地位。

岳阳周边的三国遗迹甚多。东边是赤壁战场,西边是华容古道,北边是荆州古城。如果说那些关于岳阳楼的诗词歌赋,代表岳阳的精魂与灵气。那么这些关于三国的遗迹与故事,则代表了岳阳的底蕴与根基。

七律.题鲁肃墓

赤壁滩头烈火焚,岳阳楼下草深深。

同心诸葛称知己,继志周郎是故人。

一语时局榻上论,三分天下鼎中存。

小乔祠墓比邻近,江水犹存豪士魂。

四、娥皇女英墓

洞庭湖畔有座君山,与岳阳楼遥遥相对。君山还有美丽的名字,叫做爱情之山,那是因为这里埋存了一段古老而又坚贞的爱情。传说中帝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一同嫁给了帝舜为妻。后来舜至南方巡视,死于苍梧。娥皇女英抱竹痛哭,泪尽而死。两人眼泪所点染的斑竹,便成了爱情与相思的象征。娥皇女英墓就在这座君山之上,两人也被后世称为湘水之神。

水是生命之源,爱是生命之灵,水与爱不可分割。曹植曾做《洛神赋》,歌颂洛水之神。屈原曾做《湘夫人》,歌颂湘水之神。这两篇带有仙气的文章中,都寄托着人间的思慕爱恋。水不竭则爱不尽,山不动则情不移。

现存娥皇女英墓的墓碑,为清代两江总督彭玉麟所书。彭玉麟人称雪帅,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彭玉麟不但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将帅,还是一位用情至深的丈夫。彭玉麟的外祖母,曾收养一女,名曰梅姑。梅姑与彭玉麟,虽然辈分相差,却暗生情愫。后来梅姑在彭母的主持下,嫁于别家,难产而死。彭玉麟闻讯,身心俱裂,写了“一生知己是梅花”的动人诗句,并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两人之情。

至情之人来书至情之碑,我想这便是娥皇女英墓最难能可贵之处。眺望君山之上,徘徊竹林之间。遥想娥皇女英、雪帅梅姑的爱情故事,也就明白这里能称为“爱情之山”的原因。

上联:是生寄舜帝身,是死寄屈子辞,斑竹点点是情泪。

下联:在天为比翼鸟,在地为连理枝,梅花处处见君心。

——题君山娥皇女英墓

在游赏之间,时间已由2017年跨入2018年。

在岳阳的三天时间里——

第一天,晴空万里,波澜不惊。

第二天,烟雾缭绕,薄暮冥冥

第三天,淫雨霏霏,山岳潜形。

三个日期,三种天气

似乎正应了《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之语。

我觉得我还会再来,

因为这里还有未赏完的景,

这里还说未说完的事,

这里还有我想见的人。

Hash:cb9f2a602cb27fffce7319d6901b993602aaaf5f

声明:此文由 小方说历史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