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快报】文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12月25日,来自重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消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黔江区、渝北区、合川区、巫山县、酉阳县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重庆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重庆两江国际影视城(编号:420175012084)、重庆神龟峡景区(编号:420175014085)、重庆巫山文峰景区(编号:420175037086)达到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的要求,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红叶映峡江。陈光国/摄。

文峰景区位于长江三峡巫峡西口,隔大宁湖与巫山县城遥遥相对。景区沿文峰山脊修建,总面积2.8平方公里。景区的主要景点文峰观,始建于明代,名“凌云观”,后破败倾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邑人重修观宇,历时三年,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竣工,即以其山名之“文峰观”。

这里风景优美,地形独特,自古便是隐士清修悟道之世外桃源历史上是巴楚大地的道教中心之一;历代文人骚客包括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黄庭坚等在这里登高赋诗,直抒胸臆,文峰山也因此声名远扬,成为文化名山和游览胜地。这里人文资源与自然风光交融一体,春、夏、秋、冬景色各异,驻足文峰山顶,俯瞰高峡平湖之雄伟,远眺巫山云雨之变幻,回望移民新城之唯美,悟道天人合一之境界,“文峰来兮醉文峰,我自超然天地中”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整个景区是沿文峰山脊修建,蜿蜒伸展的游步道宛若一条飘带将修身养心游览区、道教文化体验区、松林小憩服务区以及高峡平湖观光区有机串联,让游客远离尘嚣,从“行、悟、听、看”四方面体验景观文化,荡涤心灵尘垢,净化心灵。

三峡红叶。杨永兰/摄。

我县通过充分挖掘文峰景区的景观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等,在保护景观资源和传承特色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地形地貌,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旅游开发。2014年开始,逐步开展文峰景区景观资源打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游览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等,目前累计投入1.3亿元,年均投入3200余万用于景区开发和保护。

2014年11月30日,文峰景区开园试运营,通过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景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扩大宣传营销,文峰景区的经营情况步步高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日益显现。2015年,景区共接待游客量33.83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1.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43万元;2016年共接待游客量42.36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2.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20万元;截至2017年10月底,景区共接待境内外游客量49.85万人次,接待境外游客3.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30万元。

创建工作启动后,交通条件显著改善,拓宽了抵达景区公路路面,牢固了公路两侧护坡等,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完善了景区外部交通标识,建成了面积约12000平方米的生态立体停车场,完成了一期、二期生态游步道建设。游览设施规范齐全,在景区主入口附近,修建了面积约3200平方米的游客中心,规范设置了咨询、导游、投诉等服务窗口,配置了查询设施、特殊人群设施、休息区、医务室等功能,规范了景区内部标识系统等。同时,景区共修建及整改A级旅游厕所9处,厕位数100余个。景区共配备150多个垃圾桶,集中购买了清扫设备,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营造出舒适的旅游环境。

下一步,我县将以文峰景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强化旅游服务功能,规范市场管理。加快景区管理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尽快练成一支专业、高效的旅游标准化服务队伍;加大宣传营销力度,以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为依托,将文峰景区打造成国际知名的生态文明旅游目的地。(记者 向君玲)

Hash:39e6e053b0c02fbb86d21f6e6b8c30c790c65d20

声明:此文由 巫山政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