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金滩镇传统古村在保护与利用中惊艳着时光!

关注我哟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遗产和生态文化资源,蕴含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生共荣的生态关系。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如何让古村落真正“活起来”?近日,记者来到了吉水县金滩镇,看他们如何赋予古村落生态智慧,在保护和利用中,留住乡愁,惊艳时光。

吉水金滩镇燕坊古村

“因地”保护古村落,留住了乡愁

所谓传统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在吉水金滩,就有不少中国传统村落。

素有“武术之乡”“文化之乡”美誉的金滩,又名“三曲滩”,早在明代中期,该镇就已经成为闽、粤、赣通商码头。当时的“三曲滩”商铺林立、舟楫连云、客商涌集,以“集散商埠”之称而闻名。境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不仅有毛仙宫、文堂阁、万寿宫、新庆寺、邹元标墓地文物古迹,更有中国传统村落仁和店、燕坊、栗头等。

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

有人说:“古村落就像一幅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的田园山水画卷,用木石砖瓦篆刻出一段段美丽的时光流转,用寂静的青石板记录下千百年的沧海桑田。”正如金滩许九生镇长告诉记者的,古村落是保存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他们要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长长久久地保护好古村落,让每一个看过这些古村落的人,都能读出它们的前世辉煌,把乡愁留住。

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

保护古村落,不是留空壳。金滩在古村落的保护上,不仅仅是单纯的修复,更有因村制宜规划个性化的保护方案,每个古村落都有一样和不一样的“保护”。近年来,该镇统筹农村环境保护、“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中央补助地方文化体育传媒事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资金,支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但在保护的过程中,每个古村落要保护的重点以及着重要结合本村特色融合打造,不同的古村落有着不一样的发展规划,每个古村落终给你不一样的“独具历史特色”。

“活化”利用古村落,惊艳了时光

每个古村落终有不一样的“独具历史特色”,但终级目标都是为了有效发展古村落。

粉墙黛瓦径曲巷,小桥流水有人家。吉水金滩赋予古村落生态智慧,“活化”利用古村落,让中国传统村落除了“花钱养着”,也能“逐渐吸金”。

吉水县金滩镇栗头村朗山书院

众所周知,如今人们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旅游成为当下最旺盛的需求之一,而具有古村特色的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金滩也看到了这个好时机,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文化为灵魂、旅游为平台,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共同探索古村活化的长效路径,利用传统村落资源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吉水县金滩镇栗头村

经过多年保护性开发,传统村落旅游初见雏形的燕坊村,积极引进社会资金进行经营管理,通过大型活动的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加知名度,提升旅游市场人气,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4A级景区”,引来四方游客前往。

吉水县金滩镇燕坊古村

记者了解到,该镇还采取租赁的形式,从户主手里把古民居租赁到管委会统一保护管理,统一安装消防设施,因地规划修复古建,再推出招引业态免租金、奖补等优惠政策,让这些古村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见人、见物、见生活,为人们留下一处处安放乡愁的心灵阁楼。

吉水县金滩镇仁和店

不只是“保护”,

而是再造融通历史和当下的活态乡村生活;

不只是“利用”,

而是衍生产出经济生活全方位价值的美丽生产线。

吉水金滩的这些古村落,

在保护与利用中,惊艳着时光。

▍内容来源:井冈山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c1d26e4a855154595163ebcdf34b144dfcf68fc9

声明:此文由 新吉水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