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古镇,风雨越千年

井陉天长宋古城,是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年四季中不论哪个季节,只要有朋友相约,我总会欣然前往做一回向导。在寒暑假时节,我也会独自一个人去古城游玩,看那曾经熟悉的石阶、砖墙、小巷、大院、石头城墙,寻找记忆深处那美好的东西。

宋古城,是因为最早形成城郭是在宋代的熙宁8年(1075年)。从那时至1958年一直为井陉县治之所。从宋时开始修建县城的各种设施,历经千年,到解放初,形成了它具有军事、文化经济交通重镇的态势。由于1958年县政府搬到微水村,这里回归于偏僻,也成全了这座古城,才能保留到现在。

我与古城的情缘源于高中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一帮考入当时城关中学的同乡坐着村里唯一的拖拉机,挤过东关村如潮的人流到学校报到。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两年后,考入大学,与古城一别就是几十年。

今年国庆节,摄友们相约古城采风。我再一次踏上逸仙桥,驻足古城南门,仰望这雄伟的城墙和门楼,仿佛穿越时光,又回到了年少时光。

由城墙外的广场向两边望去,可见长长一段修葺完好的古城墙,护城河自西向东蜿蜒而行,一眼望不到头。厚厚的石头城墙足有七八米高,古朴坚实,外墙的石头墙壁将古城墙包裹得严严实实。城墙初建时以土夯建,至明代遭受大水冲击,为防水患将全部城墙改砌成石壁,又在东、西、南三门外增加瓮城和弩台,以防外敌来袭。

如此严密布防,可见天长古城地理位置之险要。古人曾对天长的地形地貌做过精辟阐述:“绵河潆于前,陉山踞于后,固关之险控带西南,抱犊之雄延亘东北,上焉藩屏神京,下之保障民社,盖古岩邑也。”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也曾涉足此地,秦始皇出巡,韩信背水列阵,清康熙帝西巡,孙中山赴晋视察,再加上近现代以来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都使天长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留下许多惊心动魄的传奇。

如今,百年间的战火刀兵已然不见踪影,只留下这森严的古城墙在暖阳下呈现出斑驳的身影,层层叠叠,仿佛隐藏着诉说不尽的故事、回味不绝的沧桑。

走近南门城墙,南门的箭楼上“览秀”两个鎏金大字,赫然入目,门洞上镶嵌着“会源门”三个大字,字体端庄浑厚如天成一般。穿过第一个门洞进入瓮城,这是我看到过的省会一带最完整的瓮城。环顾周围城墙高耸入云,如是敌军进入必无逃出之路,定是会被吓破了胆,更不用说城墙上弩台后会万箭齐发了!在读高中的第一年,我和同学常常到城门外的绵河中洗衣玩耍,当时并没有对城门关注太多,所知道的一些也是来自老人们的讲述。

我们一行由南门进入,再沿窄小的台阶爬上城墙,在箭垛口处向远方望去,只见绵河水从西边奔腾而来,再绕城南、城东,向北流淌而去,河对岸的南关影影绰绰地隐于轻雾之中,不时有火车的轰鸣声从那边传来的。向西望去最显眼的是一处高山,此山郁郁葱葱,有紫气升腾,那便是井陉古八景的道教名山花山。1927年这里是晋奉之战的主战场。抗日时期国军与日军在此浴血奋战两天一夜,血染雪花山。再回望城内各式新旧建筑依次逐渐升高向北绵延而上,左边是王家大院,其后是原孔庙现城关中学所在地。正北边是旧县衙所在,右边除几所大院外,还有远处的皆山书院隐在树丛中。

古城的美景的确令人沉醉,摄友们在南城门上拍摄了近一个小时,看看天将近午,我们来到王家大院和蔡家巷。

王家大院,处在从南门进来的南大街西侧,占地15亩,房屋162间,据记载:王家大院,原为日伪县长王景岳住宅。王景岳原名王孟鹏,是本县头号地主兼资本家。早在1935年,王家已成为巨豪,拥有土地1500多亩,宅院20多处,房屋500余间,并有商号300多处,遍布京、津、保、石、阳泉太原西安等地。该住宅民国时为井陉三青团驻所,1947年后为井陉县委所在地。我读高中时曾和同学在此住宿。前几年来古城,一直未能进入,这次不知能否如愿?

正在我电话约校友吴大哥时,偶遇精神矍铄、健谈的蔡先生,攀谈之际,知道他也是城关中学的校友,只是要长我许多,再问,竟是高中同学的叔叔。关系越说越近,蔡叔便直接引领我们叩开了王家大院的大门。

我们在蔡叔的带领下,由高耸的大门进入,庭院内廊柱引绕,门扉掩映,交错有致。时间不长便来到主院,此主体庭院昂扬居中,门首为遮屏式直柱畅檐大门楼,高畅明快,悦心怡目;正房石阶高台,青砖碧瓦,古朴壮丽,庭堂五楹,门窗棂格,玲珑剔透。两厢配房三楹,别具一格,整个庭院是典型的明清四合院,在东、北、西三面的屋下有暗道直接通县衙。走进庭院小巷,只见房屋纵横交错,高低错落;院院相通,回旋曲折,每个小院又是建筑别致的四合院。大院整体布局是个双喜字图案,被誉为一座建筑迷宫

最独特的是主院门口的照壁墙,墙上砖雕的福、禄、寿、寿星组成一幅福字图,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的如此精美的设计,仍然能感受到当年建造者的奇妙设计和精工细作。后来问校友当时我们上学时怎么没有看到这些呢?可能当时属工委占用的院落,没有留意太多,或是像其它地方一样,用泥土把这些精美的老物件遮盖,保护了起来。

最终于大院的西南角找到了我当年住过的西小院西上房。细细观望门前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台阶与明柱子,推开半掩的木门步入当年我们的寝室,还是那精美的木窗棂,还是那青砖铺就的地面,还是有那熟悉的一明两暗的结构。在当年放床铺的地方,特意让同行给自己拍照留念,了却了心中的夙愿。

参观拍摄完王家大院,吴大哥也正好赶来,接我们去蔡家巷。该巷子位于城内西大街南侧,巷子西是一处清雅的大院,大院由四个小院组成。一连串四所院落两两门当户对,构制严整,且四合院落体式相同,门楼高起,构连屏门,南北一线,在大街上绝看不到建筑的豪华。此大院建于清道光至光绪年间,是城内士绅蔡家的宅所。据史料记载,蔡家之所以成为当地望族之一,与“温、良、恭、俭”兄弟四人不无关系,因为他们承祖训自幼读书,后来均成了秀才。这座玲珑典雅的古民居也便有了“一院四秀才”的美誉。

在天长古城东门北侧,矗立着一座占地约20亩的古书院,名为“皆山”,取井陉乃岩邑,四顾环山之意。我在读高二时,在书院的最高院北上房的西小屋住宿,现在也正在进行修葺。

因同来的朋友下午还要去其它地方拍摄,于是我同他们就此告别。再回首秋日阳光下,那曾经熟悉的石城墙、王家大院、蔡家大院、皆山书院、孔庙、城隍庙、台子巷的许总兵府、李家祠巷的右相府……门楼院落、灰瓦飞檐、青阶石台、影壁花墙,无不在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文化,使人于不经意间参悟着这座北方城镇的古朴风貌。

简介:日月星辰,石家庄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北新闻网特约摄影师。摄影作品多在省市获奖拉花进校园作品发表于《中国教育报》,文学作品在《当代人》,《石家庄文化》石家庄日报等报刊发表。

(本广告位招商)

地址:微水3502公园斜对面

Hash:b155b174334b09d1b0a1ddf4fc4e591a91738bea

声明:此文由 陉鲜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