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收藏!淮北市10个景区景点你去过几个?有哪些?

淮北,简称“淮”,古称相城安徽地级市,安徽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接萧县,南临亳州,东与宿州毗邻,西连河南商丘。南北长150千米,东西宽50千米,总面积2802平方千米,是安徽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2016年总人口216.5万人。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3个市辖区和濉溪县1个县。市政府驻相山区

淮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四千多年前,商汤十一世祖相土建城于相山南麓,发文明之滥觞,此后历代王朝在此设郡置县。有蹇叔、桓谭、嵇康、刘伶等先贤圣哲。风景名胜有相山公园、龙脊山、南湖湿地公园、华家湖、石板街、临涣古镇、隋唐运河古镇、大坊寺等,纪念地有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双堆集战场旧址等,被誉为皖北江南

淮北是运河故里、能源之都、中国酒乡。口子窖名酒出产于此,口感“香气馥郁,窖香优雅”,是中国兼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1,相山公园

座落在淮北市相山南麓。人文景点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藏经洞等数十处。

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

2,龙脊山

龙脊山自然风景区位于淮北市烈山新蔡镇,坐落于淮北市境内 ,距淮北中心城区25千米,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东与宿州市接壤,北与萧县相连,最高峰海拔363米,为淮北地区海拔之最。

有千年古檀隐掩下的大方寺、龙吟湖、扁泉、观日台仙人洞、张果老升仙处等景点。

是国家3A级景区,安徽省自然保护区。集自然、人文历史景观为一体,空气清新,负离子含量极高,是观光休闲旅游胜地。是皖北地区原始森林覆盖面积最大的自然生态园林。

3,古茶镇

临涣镇,古称铚,又名古茶镇,隶属于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位于濉溪县中南部,东连韩村镇,南邻五沟镇,西与涡阳县石弓镇、青町镇接壤,北接百善镇、距濉溪县城37千米。

临涣镇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曾获“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安徽省特色景观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4,南湖湿地公园

是皖北地区规划面积最大的水上娱乐、旅游、休闲度假景区,已经成为淮北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的城中湖。该公园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5000亩,该公园距市中心仅2.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自1995年建园以来,共投资5千多万元,建起烈山宾馆、天缘山庄大酒店、逍遥津酒楼和投资中心等住宿、餐饮、休闲服务设施以及三亚沙滩湖滨浴场龙亭公园、造波池、激流勇进等娱乐设施。实施了9公里环湖大道与湖滨南岸建设,安装葡萄灯100柱,共植树10万余棵,湿地绿化栽植水草、芦苇莲藕菱角等品种,草坪20多万平方米,绿地面积已达3780亩。

5,濉河公园

如今的濉河,已经建成了公园,成为周围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古老的濉河也焕发了青春,成为濉溪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和东湖湿地公园、南湖水上公园、相山公园遥相呼应,为濉溪人提供了休闲、锻炼的最佳场所。这一线连天接古、“惠我南黎”的濉水,与时光一起千年流泻,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她是一部书,记载着这里的历史变迁,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

6, 淮北汉画像石馆

位于中国五大汉画像产地之一——淮北市东部新城区淮北市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矿山集街道办事处北山中学院内,该馆由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题写馆名,省政协副主席郑家琪题写了“汉画石像”四个篆字。馆内共收藏珍贵汉画石刻25幅,分为室内室外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室内壁镶为主体,画壁上有檐雕两块,下有莲花座三个。

第二部分是室外镶壁,东西各一壁,共12幅图。

7,显通寺

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至今已历尽人间1700多年的沧桑。现在的庙宇是依明清建筑风格修复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建筑为清代乾隆年间结构,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其中山门奎楼3间,宝藏室 3间,走廊14间,东西配房各7间,大殿5间,后殿3间,戏台 1座,六角亭1座,新建碑廊1处。现存建筑结构为清代式样,除山门奎楼、大殿、六角亭的屋面为玻璃瓦,其它房屋均为青砖小瓦,两面坡式的建筑。

8,双楼花海项目

主体园区占地100多亩,兼备休闲游乐和婚纱摄影外景基地功能,吸引了周边地区市民前去观光游览。包含薰衣草主题花海百合爱情谷、多肉植物馆、百花园、芝樱园、蓝莓采摘园、同心湖、生态餐厅、垂钓烧烤、儿童乐园、休闲度假,同时兼备婚拍基地及婚礼策划功能。

9, 柳孜运河码头

址位于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柳孜行政村,时代为隋至宋。柳孜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上的一个镇。它因运河的开通而繁荣了五百年的时间,《隋书·炀帝纪》卷三载:“大业元年三月辛亥,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板诸引河通于淮”。通济渠从黄河洪泽湖人淮,全长1300余里。它是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其中一段,黄河水过开封后折向东南,经河南境内的宋城永城等进入安徽的柳孜、国桥等城镇,由洪泽湖入淮河,新开河道800多里。此河历隋、唐、宋三代500余年,南宋时淤塞废弃。通济渠(唐宋时称汴河)流经淮北市滩溪县境内40余公里,经考察得知,运河口宽约40米,底宽约15米,深7米,北堤宽40米,高出地面5米,南堤宽约20米,高出地面4米。河道废弃后,河床高出地面2—3米,总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解放前,高出地表的南北堤中间河道,形成了槽子路,里边跑车,堤外的人听见却看不到。近几十年来,由于耕种和水土流失,逐渐将两边的河堤夷平,河道建成了安徽泗县到河南永城的省级公路。1999年配合泗永公路建设发掘900平方米,出土了大批唐宋时期我国南北方十几个窑口的瓷器标本,发现唐代沉船8艘,发掘出土三艘。发现一座宋代石筑码头。以上几项均为我国运河考古发掘中的“首次”。

10,濉溪老城石板街

东至老濉河西岸,西至关帝庙巷南头,全长一公里,街宽五米。街面青石铺砌,光滑如镜。其建筑古朴典雅,呈明清风格,现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板街有清末民初绅士周俊哲倡导,并用青色瓦子石重铺。由于该项工程浩大,动用民工数千人,牛车数百辆,石料上万方,历时数月铺就而成,使之口子集(濉溪老城前身)更加喧嚣繁华,商贾纷至沓来,店铺林立。抗战时期,石板街遭到日寇焚烧,淮海战役被国民党飞机轰炸。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修复,使其恢复往日面貌。然十年文革,再遭劫难。各种神庙、阁楼、牌坊多被破坏,文物古迹洗劫一空,使往日繁华的石板街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与繁荣。

赶紧收藏吧!

周末可以带家人一起去玩哦!

Hash:7de20a3fa3a7468c4d75063ba8bdbd9eeb6b9273

声明:此文由 今日淮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