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湮没已久的桐乡风景

桐乡建县于明宣德五年(1430),是从原崇德县析置出来的,直到1958年桐乡、崇德两县重新合并,原桐乡县在历史上存在了528年。

在这数百年内,文人墨客曾数度对境内的风景名胜、人文古迹进行甄选、归纳和题咏,编撰过桐乡八景,地方史志记载的即有三次:

清康熙十七年(1678)仲宏道所撰的《桐溪八景》:桐溪罄折、横湖练净、东山牧唱、殳山仙境石门故垒、皂林古驿、丛桂儒宫、双塔禅院。

清嘉庆年间程鹏程所撰的《桐溪纪略八景》:洪济柳阴、双桥帆影、濮塘云树、梅泾机声、九曲渔烟、车溪春涨、滹沱红叶、般若松风。

清光绪九年(1883)严辰所撰的《桐乡八景》:玉湾望幸、石泾访社、杨园瞻礼、殳山揽胜、双桥凭吊、一塔岿存、梅泾濯锦、桐水聚文。

《桐溪八景》所列的景点梧桐泾、横湖、东山、殳山、石门垒石弄、皂林、孔庙和凤鸣寺。《桐溪纪略八景》所列的景点是石门行宫、皂林双桥、濮院梅泾、濮院织机、九曲里、金牛塘、滹沱庵、般若庵。《桐乡八景》所列的景点是石门行宫、屠甸石泾书院、杨园墓、殳山、皂林双桥、乌镇寿圣塔、濮院织机和孔庙。

这前后三个“八景”,有多处景点重合:殳山仙境与殳山揽胜,洪济柳阴与玉湾望幸,皂林古驿、双桥帆影与双桥凭吊,丛桂儒宫与桐水聚文,梅泾机声与梅泾濯锦。除去相同的景点,这三个“八景”合起来共有十八景之多。

仔细对照这三个“八景”,可以读出许多历史信息。

一是这三个“八景”的内容是逐渐由县城及县城周边地区向其他市镇扩展的,《桐溪八景》中有五处在县城或县城周边,即梧桐泾、横湖、东山、孔庙和凤鸣寺,仅三处在其它市镇,即殳山、垒石弄、皂林,《桐溪纪略八景》中有三处在县城周边,即九曲里、滹沱庵和般若庵,而到了《桐乡八景》,县城及县城周边只有孔庙被列为一景,其余七景均在其它市镇了。

二是《桐溪八景》撰于清康熙初年,其时尚无南巡之举,所以不可能出现石门行宫,《桐溪纪略八景》始有“洪济柳阴”一景,而且列于八景之首,而《桐乡八景》将它改为“玉溪望幸”,仍列于八景之首,严辰在《桐乡八景图》中也说:“仲宏道旧志八景列有石门故垒,其时御营未建也。程鹏程《纪略》标有洪济柳阴,未免识其小者。今改玉湾望幸,列于八景之首,所以示尊王之义,而表待泽之思。”

三是这十八个景点中,多数景点特别是《桐溪八景》中所列的八景,在清光绪年间甚至更早即已湮没,如横湖、东山、九曲里、滹沱庵和般若庵等。

最早的仲宏道所撰《桐溪八景》距离今天已有339年之久,程鹏程所撰的《桐溪纪略八景》距今约200年,最晚的严辰所撰《桐乡八景》也相距134年了,他们所撰的这些景点,现在大多数已湮没不彰,特别是桐乡县城周边的桐溪罄折、横湖练净、东山牧唱、九曲渔烟、滹沱红叶、般若松风等,现在已成为市区,早已是通衢大道、高楼大厦了,有的只剩下一个地名,有的连地名也不存在了,即使留下地名的,多数也被误写讹传了。

桐溪罄折

桐溪,也称梧桐泾,现称莲花桥港,1998年曾拓宽。清光绪《桐乡县志》载:“梧桐泾在县东,即通濮川之路。旧说梧桐甚大,凤凰集其上,故乡以桐名。”桐乡的地名来历最早缘于此,明朝程立本有《梧桐泾》诗:“梧桐荫清泾,泾水波粼粼。上有五色鸟,下有黄金鳞。秋雨洗白石,春风生绿苹。愿学羊裘子,时来垂钓缗。”

横湖练净

横湖,原为一个大湖,后渐成沼泽。光绪《桐乡县志》载:“在县东南三里,旧为大陂,前人放舟游览,题咏其间,亦桐境之胜境,今则淤垫湫隘,仅澄波一道。”程本立《横湖》诗曰:“横湖如匹练,风景此中稀。日暖赤鳞跃,天晴白鸟飞。苍松蟠石岸,春水没苔矶。几度斜阳岸,渔舟渡口归。”从此诗可以看出,明代时尚是浅湖。桐乡县城以东直至濮院,土势平坦,少坡冈,与县城以西多坡冈的地形截然不同。原濮院镇南有黄河村,因黄河荡而得名,河、湖,土语音同,横湖面积很可能涵盖现在振东新区与濮院镇南部的广大区域。

东山牧唱

东山原是一土丘,位于原城南乡幸福村,今六中振东校区附近,现仅存东山桥一个桥名了。《桐乡县志》载:“在县治东三里梧桐乡,高五丈,广十亩余。无峰峦峭耸,直堆阜耳。”仲宏道《东山》诗:“未得登临兴,东山续胜游。聊从桐水畔,指点话林邱。”旧志还记载此地曾出现老虎踪迹,顺治十六年(1659)九月,秦王庙(今凤鸣寺寺址)地方有虎,桐乡知县遣丁出擒,至东山桥,虎去不知去向。可见三百余年前这里人烟稀少,相当荒僻。

九曲渔烟

九曲指九曲里,原城南乡桐南村九曲里自然村,今市中心九曲小区。九曲港东连丁家桥港,西接康泾塘,河流弯弯曲曲,故名九曲港。以前是渔舟汇集的地方。

滹沱红叶

滹沱即滹沱庵,后写作花度庵,在原城南乡联新村花度庵自然村,今桐乡教师进修学校校址。《桐乡县志》载:“县南张荡有庵曰滹沱。”红叶,指桕树叶,非指枫叶,桕至深秋,叶呈火红之色,与枫叶极相似,前人有“彩霞桕叶相映红,傲霜桕树笑秋风”之句。“滹沱红叶”成为一景,可见桕树成林,风景殊异。桕树原是桐乡一带最常见的树种,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大炼钢铁”因烧小高炉而被砍伐殆尽。

般若松风

般若,指般若庵,在原城南乡桐南村毛蓬头自然村,今庆丰社区城南小区。《桐乡县志》载:“县南二里有般若庵,俗呼茅蓬。”般若庵附近松树成林,后又被俗称为“茅蓬”,可以想见以前是树木茂密的荒僻之地,而现在已是高楼林立的住宅区了

【作者简介】颜剑明,浙江作家协会会员,桐乡市作家协会秘书长,《桐乡文艺》《桐乡名人》杂志责任编辑,副研究馆员,偏爱地方文史研究,著有《千年古刹福严寺》《鉴明去尘垢》《水韵洲泉》等。

文章推荐

Hash:2c8929161d25bcfdc6651b2c29f30c3fef8fad5f

声明:此文由 聚桂文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