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斯区:一个达斡尔族贫困村的蜕变记

达斡尔族,古老,神秘。早已告别游牧、捕猎。世代繁衍生息,祈盼幸福生活,这种盼望从未改变。

“我们村的历史可久了,还没有齐齐哈尔就有了我们村!近400年历史。”古老的阿伦河奔流不息,河的左岸,额尔门沁村的村民世代依河而居。额尔门沁在达斡尔语中意为“蒿草茂盛”,2013年,额尔门沁戴上了贫困村的帽子。2018年,这个“蒿草丛生”的村落走出穷困。那些有关贫穷的日子,村民们不愿回想。

“以前谁问我是哪个村的,我可不好意思说。都说我们落后、民风不好,所以只敢说镇名。”村妇联主席邓耀华说话实在,过去的额尔门沁村脏乱差,她带头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时,还遭到过村民的冷嘲热讽。

作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21个贫困村之一,也是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最早的达斡尔族聚集地。过去的额尔门沁村不仅穷,更是全镇人居环境的“老大难”。改变,就这两三年的光景。

改变,从游船进村开始

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路边沟当作垃圾场,满地的牲畜粪便,这是额尔门沁的旧面貌。

2018年夏天,一艘游船进村了,村民突然觉得,额尔门沁可能要不一样了。

2017年开始,齐齐哈尔市财政局派驻工作队到额尔门沁村,依托美景想“美”事。酝酿一年之久,一艘游船缓缓驶入小村,停泊靠岸。回忆起那天的场景,村民都兴奋不已。“游船进村那天村里可喜庆了,跟过节似的,乡亲们都跑来围观合影,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鞭炮庆祝。邓耀华还带着村里的“美丽乡村舞蹈队”献上了一支达斡尔民族舞。

“一江一河”穿村而过所形成的黄花岛与江南岛两大岛屿成了额尔门沁村发展旅游产业的先天优势。亲手描绘额尔门沁文旅融合脱贫画卷的执笔者徐斌,是齐齐哈尔市财政局派驻额尔门沁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还被村民选举为“一肩挑”同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坐拥“绿水青山”,但如何深度开发“美”资源?让村民实现从旅游产业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徐斌下了一番苦功。

2018年8月3日,帮扶单位与梅里斯区共同出资308万元,将沿河栈道修葺一新,额尔门沁旅游硬件设施再次被提档升级。随着颜值的提高,额尔门沁村也变得小有名气,连续两年成为库木勒节民族运动会的举办场地。

“这里有独一无二的景致,连续两年作为库木勒节的固定项目——民族运动会都在额尔门沁村举办,人气自然来了。”

路边有鲜花、村里有广场,亮起路灯,跳起舞蹈,这是小村的新气象,这个夏天,额尔门沁人气大增。

这艘游船,也为寄希望于旅游的额尔门沁村民平添了几分脱贫致富的“底气”。

修路,小家“让”大家

额尔门沁发展旅游始于一条游船,但又不单靠一只船,是靠由内而外的变化。

一条通往外界的1.4公里长的主路是村里的“一号路”,为了拓宽村路,打造观景长廊,“一号路”两侧的80余户村民需要将自己院落后撤3米—5米。“以前这在村里想都不敢想,村民争惯了,抢惯了,让他们让出一分都难。但这次却全然不同。”徐斌说,这就是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集体期盼着小村变好,村民选择小家“让”大家。“院墙后移就意味着缩减村民自家菜园的面积,还有一户要做出拆掉猪圈的牺牲,通过与村民协商,都得到了解决。

今年6月,仅耗时半个月,额尔门沁村就拥有了第一条柏油道路。道路两侧的墙体被喷绘上充满达斡尔族民族特色的墙体画,让八方来客从进村那一刻起便可感受到浓浓的“达乡风情”。与此同时,今年村里的民宿也开门纳客。由帮扶单位与区委共同出资200万元建起的独立院舍高度还原了达斡尔族建筑风格,每间房间都用“达语”注释。其中一间挂牌“嘎得格日”的房间是达斡尔族民俗体验馆,里面陈列着近年来徐斌在村里搜罗的勒勒车、纺线车等近百件“达族”老物件。

“平均每天都会有300余名游客慕名来到额尔门沁,旅游团也接踵而至。”邓耀华说,游客多了,小岛边的卫生要跟上,最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的活多了不少。但看着游客络绎不惧,大家觉得累点也有劲头。

经营,由“风景”转向“文化

贫困户多美红搭上了旅游扶贫的快车,摘掉了“穷帽”。穿上达斡尔传统民族服饰的多美红负责民俗展览馆的看护工作,一年能有3000元的收入。同时,她还是额尔门沁村巾帼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积极加入到美化村屯环境的工作中。

康永强是额尔门沁村额尔门沁屯负责人,也是额尔门沁辣菜厂和韭菜花厂的法人代表。他介绍说:“辣菜厂今年建成达产,产品全部纯手工制作,透过全透明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食品制作的全部工艺流程,让游客买的放心。今年7月,食品厂成功注册了‘达乡辣妹’商标,随着产能提升,辣菜厂对原材料需求也逐渐增多,不少村民也改变了‘小菜园’的种植结构,改种大蒜辣椒经济作物,成了工厂的原料供应商”。

纷至沓来的游客搅热了额尔门沁,也让韭菜花、辣菜沫、柳蒿芽等达斡尔族传统美食“飞”出小村,闯出名堂。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可以影响人。好风景带来好“钱”景,小江南岛上“中国达斡尔嫩江第一岛”的招牌醒目,依托达斡尔族特色民居,达斡尔族特色餐饮,使额尔门沁由“经营风景”向“经营文化”转变。

如今,额尔门沁村全村40户78名人不落一户脱贫,昔日“蒿草茂盛”的达斡尔族村如今风景如画,吸引着八方来客,更守护着“达乡”人的乡愁

(来源:梅里斯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

齐齐哈尔市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

编辑:王靖阳

审核:马福宝

Hash:3e004e6a03cc300d18b3449f708785c8940b0487

声明:此文由 齐齐哈尔市扶贫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