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江:共享发展红利 拥抱美好明天

14:47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官方帐号

“十三五”以来,台江县设置易地扶贫搬迁、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工业发展等10个专项扶贫项目指挥部;制定了领导干部全覆盖的带头分包一个村、建好一个支部、形成一个机制、发展一个产业、培养一批能人的“五个一”帮扶机制;研发台江县“农户之家”云平台系统,利用“大数据”对全县所有农户信息进行精准动态管理……

台江县城全貌。

如今,台江通过不断强化激励引导,推进产业扶贫,培育产业资本市场,防控产业、旅游、就业、金融等风险,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快速发展,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基层党建筑牢筑强

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风景秀丽,民族文化浓厚,交通也便利,曾经由于村干部和党员日常学习训练不够,创业实践经验不足,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力不足,发展乡村旅游只像一阵响亮的口号划过长滩村民的心里,却始终没有真正发展起来。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一手抓党建一手抓产业。在扶贫工作组的引导下,长滩村将2015年开始用于解决卫生问题的“十户一体”管理方式拓展到产业发展。党建引领和创新管理办法双管齐下,长滩村各项事业开始向好转变,2016年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一跃到52万元。“十户一体”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长滩有了知名度,村干部和党员群众心气足了,各项事业发展生机勃勃。

谈及长滩村这些年的变化,长滩村党支部书记石俊感慨万分:“我们村在2016年以前,邻里间的纠纷很多,村民上访的现象严重。入村的小路全被猪粪牛粪覆盖。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没有自我发展意识,村里的经济发展滞后。现在再来看看我们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是干干净净的,村里不仅有了产业,有了村集体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好多农户办起了农家乐,现在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好了。”

与此同时,在台江县方召镇巫梭村,镇党委政府根据当地海拔高、日照少、气温低,气候多寒易冷的气候特点,镇村两级创新集体发展办法,按照“十措并举”的思路,采用“研发机构+公司+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将食用菌项目落地巫梭村。

2019年,巫梭村的食用菌产业已成规模,如何让村民不只是单单务工增加收入,切实将输血变为造血?村“两委”再出新招,将食用菌棚包干到户,菌棒由合作社生产,村民负责后期栽培管理,村“两委”负责监督,合作社再以一元一斤的管护费,统一收购,各司其职,鼓励村民多劳多得。

有了产业,也有了技术,巫梭村的村民们不再担心,巫梭村11组贫困户邰玉成说:“以前不敢做,就怕没有技术,管理不好还亏本。现在只要我们愿意做,村里的合作社就 我们提供菌棒,还有技术人员给我们指导,出菇了还统一收购,解决了我们之前的一切难题。”以前务工收入只有3000多元的邰玉成,在承包15个大棚栽培后,通过技术培训和后期精心管理,2020年的第一茬菇都收入了30000多元。

2016年以来,台江县在三级组织部门帮扶指导下,围绕创建“党建扶贫示范县”目标,出台《“十三五”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并从“十项行动”入手,系统谋划党建促脱贫攻略,撸起袖子精准施策,下绣花功夫扎实推进,在实践中逐步总结提炼出了党建扶贫“十攻略”,在探索党建扶贫新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党建扶贫“十攻略”在台江已经落地生根,不仅成为干部驻村帮扶的一大法宝,也成为群众自主发展、发家致富的一部秘笈。其对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加强和推动作用已经显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台江县全县共有93个贫困村,其中63个为深度贫困村,2014年初识别贫困人口5.39万人,贫困发生率37.71%。

苗家绣娘赶制绣品

为了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增收,台江县依托扶贫“国办”系统和“贵州扶贫云”平台,研制开发了具备移动办公、精准查询、数据挖掘、帮扶追溯、脱贫分析、工作监督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户之家”云平台系统,随时精准掌握农户信息,有力破解了精准扶贫工作难题。同时,用足用好杭州余杭等地的东部扶贫协作资源,探索实施东西部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取得明显成效。

教育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9月,全县6-16周岁人口共29179人,无适龄儿童辍学,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活费营养餐补助,高中和中职国家助学金、免学费以及教育精准扶贫资助等各项资助资金共计1250.08万元发放工作,惠及贫困学生23452人次。完成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8808人,全县资助参保71171人,资助资金855.923万元。

基层设施明显改善。截至2020年9月,全县农村房屋安全性鉴定30131栋;2019年整合资金项目推进力度,完成南宫、方召、老屯政府驻地、革一安置点5处以及其他32处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建设并投入使用,解决1760人饮水水量不足问题;完成73处工程管护制度建设并落实管护人员,同步推进村级水价核定工作。

金融扶持持续发力。截至2020年9月,台江县获得7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共计9798万元,完成项目立项和批复117个,启动117个。同时,在落实综合保障方面上全面落实政策。全面落实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在城乡低保年度核查中同步认定特困供养人员,兑现特困供养人员救助金,1-10月份累计发放特困供养救助金194.6万元,累计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38.325万元;累计发放残疾人护理补贴和托养补助158.14万元,惠及2263人。

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县7个贫困乡镇已经全部减贫摘帽,9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7.71%下降至2020年的0。

城市管理成效显著。探索实施“街长制”精细化管理模式助力城市管理取得实效。大街小巷环境卫生进一步转变,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处置问题效率大幅度提升,确 了城市管理长久见效。认真落实河长制,积极开展清水江、巴拉河、翁你河等河流管理保护专项行动,水质质量保持稳定良好。 

5年来,台江县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力决战贫困并取得重大成果。 

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树多、空气清新、环境好、花蜜众多、四季皆有,是台江县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台江县在树林里下起了功夫。大片的树林能遮阳、挡风、涵养水分,适宜食用菌生长,为林畜、林禽、养蜂等林下养殖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松树林下套种滑子菇,套养家禽家畜,既节省了土地资源,又为林地增加了肥力,一举两得,让整个林子循环起来,打破了长期以来靠树挣钱,转化为靠林“生金”。

脱贫产业带动群众笑开颜。

近年来,台江县紧紧围绕“11348”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以林下养鸡、食用菌种植、中药材种植、林下养蜂等林下经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聚焦产业扶贫,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利用丰富山林资源和凯里市后花园的区位优势,采取“林下+”模式发展林下养蜂、林下菌、林果等产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加强管理,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这几天气温升高,出菇速度特别快,我们也是抢抓这个时机,尽量满足市场需求。这虽然是第二茬菇,但是菇的品质很好,客源也是源源不断,已经供不应求了,来订购的商家都是排队拉货。”一边忙着搬运平菇装车,一边向记者介绍的台江县创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食用菌技术指导员李政如此说。

这个平菇试验基地是台江县东西部协作杭州市余杭区帮扶项目秀珍菇菌棒废料再加工项目2019年4月投资产业扶持金158.8万元建设起来的,培育种植面积20余亩。近年来,为了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老屯乡坝场村积极探索特色产业,用短期项目缓解长期投资压力,调动村民积极性,为“荒山”披上“新装”。

2019年10月台江县台盘乡龙潭龙井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开工建设,规划面积2680亩,发展林下黑瑶鸡12万羽,建设鸡舍600个,年出栏16万羽,出栏成品鸡约2公斤左右,订单售价44元/公斤,预计年产值约1408万元,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引进了黔东南重普阳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发展。截至2020年10月,已建成鸡舍3 80个,陆续投放鸡苗3万羽。

往年在台盘乡,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52岁的龙潭村村民潘华军便是其中一位,在外打工了10余年的他,2020年5月7日起,潘华军到台盘乡龙井村林下生态鸡养殖基地就业,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

“现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作又轻松。”潘华军对目前的工作赞不绝口,曾经在外打工的他,离家远,工作忙,照顾不到家人,如今就在家门口就业,多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照顾一家老小。

截至2020年10月,台江县完成林下养鸡出栏30万羽,在建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基地8个;林下养蜂新增至1.2万箱,产蜜90吨;林下中药材完成植苗2.7万亩;林下食用菌完成林地清理600亩、种植200亩(80万棒)。

下一步,台江县将进一步紧盯目标任务,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奋力续写新时代台江发展新篇章。

开放创新迈向未来

这5年,台江县聚焦脱贫攻坚、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出台减税降费、稳岗返还、参保职工技能提升补贴、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举措。

一方面,台江县着力打造铅酸蓄电池“生产——回收(分炼)——生产”循环经济产业链,获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点。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打造“两校五园十工坊”,加大对经济协作、园区共建、人才交流、引企入台等领域交流合作,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硬核支撑。截至2019年底,全县生产总值从2014年的22.2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42.55亿元,年平均增长10.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5580元提高到2019年的9301元,增长率为11%。

另一方面,台江县结合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采取“党支部+合作社+旅游项目”的三位一体模式,党支部带头、合作社搭台,把乡村客栈、农家乐、苗族古歌、舞蹈刺绣、农村电商等媒介作为群众增收的渠道,2019年改建或新建完成旅游公厕6座;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加快乡村民宿改造的10户41间民宿已全面改造完成并投入使用,旅游从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600余人次,2019年12月30日,台江县在贵州旅游扶贫云系统中录入2019年旅游产业带动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2350人,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业在提升产业、致富农民和繁荣农村的引领作用。

“十三五”以来,台江依托高速发达又便捷的交通网,借着“民族、生态、文化”三大特色,挖掘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将品牌赛事、自然资源与特色文化相互结合,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生态旅游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双赢的有效路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通讯员 张强 邰春

Hash:41c9c2f160369ef3d580e013b3273f0756f50079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