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金襄陵、银太平”,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12月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中,陶寺遗址再度“惊艳”全场,获得“重大考古研究成果奖”,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陶寺遗址的考古价值和独特魅力。襄汾,这个不大的晋南县域何缘又一次聚集了全世界考古界的目光?

襄汾县于山西省临汾盆地南端,东邻浮山翼城两县,南与曲沃县、候马市、新绛县接壤,西傍乡宁县,北靠临汾市。襄汾县共有耕地58150公顷,其中平地约占75%,梯田约占20%,山地仅占5%,是临汾市的平川大县之一。由于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质肥沃,发展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素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称,曾被国家确定为粮棉生产基地县。作为地理人文兼备的一个大县,自然少不了旅游的胜地。

襄汾的历史

最早中国在襄汾,这可不是吹的。襄汾是一个神奇的县。不了解的人,可能会说,也没什么非常好玩的地方。但如果你有兴趣深入进去,才会发现,这个地方的每一个村庄,都是厚重的文化风景

丁村遗址

襄汾县丁村遗址—早在10万年前,驰名中外的“丁村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

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襄汾县丁村遗址。丁村遗址位于襄汾县城南4公里处,村内遗存有明、清时代的民居院落40多座,是中国北方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群。

丁村剪纸文化是襄汾县的汉族民俗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古陶寺遗址

襄汾县陶寺遗址,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陶寺遗址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在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已经进入文明阶段,这比历史教科书上的华夏文明从夏王朝开始,整整提前了300年。

陶寺遗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山西陶寺遗址群很可能就是最早的“中国”。而之所以确定该遗址为最早的“中国”,是因为在考古项目中“圭尺”的出现,来确立了地中的标志,由此证明该遗址是中国最早的邦国——“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陶寺观象台是迄今考古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观象台遗址,比位于英格兰索尔兹伯里平原巨石阵早了近500年。而史前陶寺人据此制定的历法,是当时世界已知最缜密的太阳历法,代表着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今天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直接源头。观象台的发现同时也证明了《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性。

汾城

汾城镇地处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唐初为尉迟公的封地鄂公堡,唐贞观七年县城由古城迁于此,名为太平县,由于历朝的建设,使汾城留下了大批的古建筑,汾城至今保留着从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4年)到清末的建筑遗构十一处,有近四十余座保存非常完整,被誉为山西省十大古建群之一,总面积大约为二万平方米,(以鼓楼为中心依次由北向南排列为城隍庙、文庙、明伦庙、鼓楼、学前砖塔、县衙大堂、关帝庙、社稷庙、洪济桥、城墙等)。

香严禅院

香严禅院位于山西省美丽的汾河岸畔。上接著名的壶口瀑布,下临大运高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香严禅院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间(公元一三〇八年),重修于明弘治十二年,乃平阳一带著名的佛教道场。此寺院原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合理,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千佛殿、藏经楼,东西两边为配殿及厢房。寺内佛像雕塑艺术精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普净寺

普净寺在山西襄汾县城西南30公里史壁村。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元、明遗物。山门三间,天王殿五间,悬山式。菩萨殿五间内柱设在前槽,依柱筑扇面墙一道,墙前为观音菩萨和善财童子,丰润娴雅,两隅十八罗汉各具神态。墙后地藏、道敏、冥化端庄肃穆,十殿阎凝神对坐两侧。最后为大雄殿,五开间六架椽,原为悬山式,后改为硬山,斗拱四铺作单下昂,殿内后槽施二金柱制成佛龛,柱上用蝉肚形大雀替承托四椽伏,伏上架内额直达两山,次间大爬梁由檐头直承平梁以下,结架纯系元构。龛内塑释迦、文殊、普贤华严三圣,其中二菩萨身式修长,衣饰合体,面形上方下圆,神态娴静慈祥,塑工颇为精巧。

香陵文庙大成殿

该庙位于襄汾县襄陵镇粮站内,创建于金泰和九年(实为大安元年,1209年),元大德十年(1306)重建,明清时期屡有修葺。现仅存大成殿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十椽,。歇山顶建筑。前设月台。梁架结构为六椽栿前后施乳栿通檐用四柱;山面梁架为十架椽屋分心乳栿用五柱。角柱升起、侧角显著。补间设斗栱一朵,斗栱为五铺作重栱出单杪单下昂里转出两杪计心造。

历史名人

姬缗,春秋晋国国君。哀侯光弟,继小子侯而立。前704-前679年在位。

郑光祖,字德辉,是元代著名杂剧家和散曲家,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号称元代四大杂剧家之一,其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

毛文龙(1576-1629年)字振南,明代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抵抗后金的名将。祖籍山西省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出生于杭州

赵盾,春秋晋人,谥宣孟,又称赵宣子。赵盾仕晋襄、灵、成三世,屡有政绩,孔子称为“良大夫”。今襄汾县赵康镇有其墓及祠庙。

张著,字仲明,号蒙溪,元初襄陵张相村人。至元二十九年(1292)病故于寓所,终年69岁。有《蒙溪集》12卷、《诗学渊源》20卷、《春秋隐括》3卷行世。

来源 | 美丽山西乡村游

编辑 | 孟成钢

Hash:6e61ee4852054ec1dfe79c9ac4c8488804b3313a

声明:此文由 山西画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