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仁镇 | 千年古镇,宜居之地

怀仁镇, 隶属于山东省商河县,地处两市(济南德州)三县(商河乐陵临邑)交界。“怀仁”即“怀德仁里”,出自《论语·里仁篇》:“君子怀德,小人怀土”“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怀仁”可解释为:“首善,宜居之地。”

地名作为一定地理区域的历史符号,以此谓之而非彼,必定有历史的缘由,怀仁镇的最初命名也必定有历史的因缘际会。

怀仁名之谓镇更早要追溯到宋代。《山东古地名辞典》有“怀仁镇”词条:“宋置怀仁镇。今仍称原名。为商河县辖镇,在今之商河县商河镇西北15公里处。”由此可知,怀仁镇之地名较明嘉靖时期至少又上溯逾四百年。《济南通史》第三册所附古代地图,北宋时期今之济南行政区域内尚无怀仁镇之标注,之后金代济南的行政区域地图已明确标注“怀仁镇”之地名,位置亦即今之怀仁镇驻地。历史上金代(公元1115-1234年)与南宋(公元1127-1279年)基本并行。据此推断,怀仁镇在金代市镇数量锐减的形势下得以保留建制。北宋在山东地区设镇集中在建隆三年(公元962年)至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之间。以此推断,怀仁设镇距今应在1036-1054年之间,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镇。据《辞典》所录山东省1646处古地名,商河县现行12处乡镇(街道)之地名,唯有怀仁镇一处榜上有名,足以说明怀仁镇在商河县历史上留名之久远。

怀仁镇 :

“首善、宜居之地。”

怀仁镇位于商河县西北部,是济南、德州主要的交通枢纽。京沪高速贯穿全境,德龙铁路横贯东西,临商河贯穿南北,大沙河横贯东西,近年来,围绕“水岸果园,风情小镇”的发展定位,怀仁镇已形成了“四街一城二市一园”的格局,城镇建设独具特色,是“山东省省级中心镇”和“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这片59平方公里的沃土上,作为鲁西北区域中心镇,横贯全境的大沙河秀美清冽,一河两岸的古杏林、古槐林,更像卫士守护着历史的厚重与静谧,依稀间如文人骚客在此谈古论今。

既为千年古镇,那横贯全境的大沙河也绝非“无名”。

大沙河为东汉时期水利专家王景治理的黄河故道,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漕运四渠”之一。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为增强对契丹的防御,增强粮草转运功能,开始了以汴梁为中心的运河治理,向东疏水道注入渤海,据考证,此运河正经此地。因运送粮草船只很多,当地俗称“运粮河”,至今民间还流传着有关“运粮河”的神奇故事。

近年来,怀仁镇围绕打造“泉城十里画廊绿旅带”的总体规划思路。依托大沙河沿岸有近千亩树龄三百多年的古杏林、古槐林,按照规划,对沿线村庄依据历史和文化特色进行外里面美化,在旅游路沿线东韩村处设置自行车驿站,同时依托中央湖心岛打造堤岸牧场、云水码头,为游客提供休闲垂钓、栈道漫步的娱乐场所。依托洼李古杏林招引自驾游露营地项目,打响山东省自驾游露营地品牌,同时不断发展水面养殖等高效、立体、生态产业,带动发展观赏、垂钓、水上运动等特色旅游业,把大沙河建成水生动物和鸟禽类繁衍栖息地,人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怀仁镇:

“三祝三谏”

齐桓公胸怀仁德礼贤下士

怀仁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

在大沙河进入商河的西端东南岸的怀仁镇储家村东南1500米处,有一座著名的古城遗址。1958年至1989年,原德州地区文物科专家(商河曾隶属德州)多次前往古城遗址考察,确认此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麦丘邑城址。目前,这处遗址已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城遗址占地面积近一万平方米,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春秋时期是麦丘邑,到了汉代为鬲城,沿用至北宋。古城遗址曾出土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灰陶罐等器物,还多次发现鬲足、器物口沿、器底、瓷器残片、破碎的建筑砖瓦和建筑构件等器物。遗址内还存有较为完整的一段城墙基址,最高处可达2米,宽25米,极为壮观。

古城遗址可以称之为一部怀仁镇春秋至北宋时期的“活历史”,“古城遗址往南1500米还有一座高出地面约5米的台子刘秦汉遗址,遗址上残留大量绳纹筒瓦和刻有几何花纹的残砖,其文化内涵与古城遗址一脉相承,是历史传说中古城遗址的点将台。”

说起麦丘邑城址,与怀仁镇之名也有一些渊源。位于怀仁镇境内的麦丘遗址,与“三祝三谏”的历史典故息息相关。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十)及刘向《新序杂事(四)》对此均有记载,故事大意是齐桓公打猎时追逐白鹿一路来到齐国所属麦丘邑,偶遇当地年届83岁的老人,遂趾高气扬邀与之饮酒并要求老人凭其高寿为己祈福。麦丘老人捧杯在手从容而祝:一祝主君高寿,金玉是贱人为宝;二祝主君好学而不耻下问,亲近贤人并听从谏言;三祝主君不得罪于臣下和百姓。前两祝时桓公尚安之若素,至三祝则忿然作色,要求老人更改祝词,老人即以夏桀、殷纣等君主得罪于臣下和百姓而未曾见谅的例子来解释祝词的本意,桓公闻之,如梦中惊醒,立即亲自驾车请老人还朝行封官之礼,让老人主政麦丘邑。麦丘老人成为商河先民在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的形象,而齐桓公胸怀仁德礼贤下士也赢得了赞誉。

清代道光年间的《商河县志》(序)中亦记述“麦丘老人祝桓公,桓公封之而霸,其民响风慕义”,以此称道商河先民对麦丘祝谏胸怀仁德的向往仰慕。由此可见,早在2500年前,春秋五霸的霸主齐桓公就为怀仁镇以“仁”留名烙上了个人印记。

怀仁境内没有高山和丘陵,主要地貌类型为河滩高地和高坡地,独特的地势使得大部分的遗迹都深埋于地下的淤泥中,考古发掘并不多。但沿着大沙河探访分布两岸的底蕴深厚的遗迹,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文明的源远流长。

南有古城遗址,北有“双冢埋云”;历史上涌现出唐代著名诗人孟云卿、孟简、孟迟,清嘉庆年间的义士杨橝、闫常留等历代名人

怀仁镇以怀仁历史文化为主线,对镇区西部古杏林、古槐林等现有自然生态资源进行保护,自2013年起,每逢杏花盛开,惊艳四方之际,便会举办赏花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过五届杏花节。

同时,充分挖掘东信民歌、怀仁小戏、花棍舞等民间文化艺术,以游客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等文化活动阵地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开展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文化活动,目前,储家村“三、八”文化大集、洼李周日百姓舞台以及怀仁街吕剧团、李楼庄户剧团的定期展演,为外来游客观赏怀仁传统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载体。

小结

物换星移,太多的历史古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怀仁虽小,然秉承古往今来的“心怀德仁”,定能为怀仁人传承那一份沧海桑田留下的坚持。

Hash:5aa1cc4d1083ad1f968a9835dfbf9dab5d22c96f

声明:此文由 梅森智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