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尔康和色达的交界处,有一个神秘桃源

马尔康色达的交界处,有一个神秘桃源

四川不为人知的美景 有碉房和茂密森林 适合避暑

标签:中国四川旅游、四川马尔康色达壤塘、四川的桃源秘境、夏季避暑风光游、旅游散文随笔见闻攻略

在四川,笔者感觉似乎所有能够避暑的美景,都被川西囊括。人们纷至沓来,游客甚众,比如,从黄龙、九寨、四姑娘山、色达等地,在这个季节,这些地方处于山区,气候凉爽宜人,每一处避暑之地都像远离世外的桃源。

而笔者要告诉你的是,你要去的色达途中,也就是过马尔康到色达的中间地带,有一处不为人知的美景。这个地方叫着壤塘,壤塘位于大渡河的上游地带,它的强大背景就是青藏高原,因此,这里的气候即使是夏天也是非常的凉爽,无霜期也就50天左右,因为境内具有400多条河流,其中的杜柯河和则曲河是大渡河水源的主要支流,而流入长江的大渡河,是长江的主要水源。这里虽然地处高原,但是空气绝对地清新纯净,加之气温低,非常适合这个季节在这里避暑。因为这里居住的人口藏族占了85%的比例,因此以藏族文化为主的文化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如地名来说,同样浸染着民族文化的色彩,壤塘就是一个具有藏文化特色的地名,“壤”就是来源于藏语,其来自于这里的山前的平坝,在藏文化中,“坝”叫着“塘”,“壤塘”的意思就是“财神的坝子”。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壤塘的地理特征,从最高5100余米的高山下降到2600余米的低处,一路下来,呈现出山地丘陵地貌。这样的地貌走势,让这里的气候特点也呈现出区域性变化的特点,也就是,不同的区域,气候都会略有不同。

当我们过了马尔康抵达宗科乡,当地一个叫着日斯满巴忽然碉堡样式房屋非常有特色。这个碉房建在山前的台地边,长方形的碉房前门朝向东方,据说是阿坝州境内存在年代最远、层数最多的典型藏族传统碉房建筑。当地向导告诉笔者,这座碉房是当年土司为他的画师而建。当然,这么好的一座房子,一定是有着故事的,传说,当时土司的儿子看上了一个美丽的女孩,土司为了让儿子未来的妻子能够与他们家门当户对,就给女孩的家里修建了这座九层的碉楼。

如今,这座碉楼的使用也是有些奇葩的,它的第一层竟然是用来饲养牲畜的地方二层是厨房和客厅,笔者觉得,真的 点不可思议,这样的设置,一楼的味道上升到二楼,做出来的饭如何能够吃得下去,还有客厅,待在里面一定不太舒服吧,当然,这是住惯了城市楼房的笔者的思维,也许人家根本就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而三层和四层作为卧室,五层为念经讲佛的地方,这都没有问题,六层以上的三层作为杂物间,往上往下搬东西笔者觉得不方便的,要是有电梯就不存在这样的说法。

笔者对这里的印象是,这里有茂密的森林,凉爽,适合避暑。去的那天,刚好赶上这里正在举办一个当地的节日,叫着壤巴拉文化节,村民们在草地上载歌载舞,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邀请来到这里的客人们品尝他们的美食风干肉、煮牛肉,还有他们自己制作的酸奶,里面加了同样是他们制作的酥油,味道十分特别。在这里避暑,位于杜柯河旁边的一座建在悬崖上的碉楼是藏区规模最大的庙碉群,叫着曾克寺。曾克寺主要的景观有米拉塔、彩塔林等。

米拉塔的周围1100余座高矮不等、大小各异,形状多样的彩塔,这是笔者见过的最丰富的藏族风格塔楼。曾克寺内的菩萨塑像充分吸纳了大量的地域特有佛像造型技法,再结合教派自身特色,可以说独具风格,堪称佛像雕塑艺术一绝。还有一个九层弥勒佛塔,里面陈列着佛像,壁画唐卡画、泥塑像、金属塑像等。在最高层的塔外有一圈悬空圈,从墙壁伸出的大约20厘米的石板,刚好可以放上去一个脚板。探险者围着走一圈,即使扶着塔身或者钢索,也还是胆战心惊,非常刺激。

秘境之地的晚上,是壤塘最热闹的时刻,能歌善舞的村民将自己民族特色锅庄舞,作为广场舞的形势,这是秘境深处最美妙的一种体验。(1641字)

文|木子(四川乐山人,作家、新闻人、策划人,985高校中文系毕业,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策划编辑。)

审读:苏白传媒 总编审 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 丹丹

其他:部分图片供模拟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Hash:61edddef3be9ad170891d0e1f8a19ccfcd547371

声明:此文由 把风景看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