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那么火,漳州小吃为什么走不出漳州
今儿我们来唠唠漳州小吃
但在这之前
我们先来说说沙县小吃
甚至有句话说道
“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沙县小吃以其品种繁多、风味独特和经济实惠而著称,成为福建饮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沙县小吃不但流行在三明市各县(市、区),甚至北至北京、南至深圳,以及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的太平洋旅游胜地——塞班岛也有“沙县小吃”的踪迹。足见沙县小吃影响之大、传播之广。
相比于沙县小吃
漳州的小吃毫不逊色
有读者说——
沙县小吃征服了
而漳州小吃能征服沙县
这种说法未免夸张
漳州小吃虽然种类繁多、价廉物美
但始终无法大规模走出漳州
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相关人士说
漳州小吃难以走出本土
“面”是重要因素
翻看漳州美食攻略,不难发现与“面”有关的元素占据了半壁江山。卤面、手抓面、干拌面、沙茶(沙嗲)面、牛肉面等,皆以碱面为底料。在漳州,碱面几乎家喻户晓,不论是婚丧嫁娶、敬神祀祖,还是搬家、亲友团圆等场合都有它的身影。
虽然碱面在漳州看起来一片繁荣
但影响力却仅限于漳州
因传统意识以及缺乏行业标准
管理匮乏、整合困难等原因
碱面处于“小散乱”的发展状态
走出去,漳州碱面是否别有一番天地?
又该如何走?
↓ ↓ ↓
“缺了它,漳州小吃失去半壁江山”
“漳州的碱面跟别处的碱面不同,用的是大树碱,做出来的面颜色微黄,面软弹有嚼劲。”前锋市场面摊摊主丽卿制作碱面已经有30多年了,说起碱面制作头头是道,“需要高筋面粉、大树碱、食用盐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均匀搅拌,制作中要反复揉压,中途要进行‘醒面’,面条才能有嚼劲,面条制成,煮到7分熟后一定要过凉水,这样面才能有Q脆感。”
“每家做出来的面条口感都不太一样。”吴迁兴是碱面“批发商”,家里的小作坊供应着市区十几家小吃店以及市场多家面摊,“像我这边就有好几种可以选择,材料比例和食材的质量都 会影响面的口感。”
现场,吴迁兴拿了两种碱面让试吃,价格略贵的,吃起来筋道足,入口咸中带碱味,面香绵柔;价格低点的,入口脆,牙齿略有涩味,碱味足,面香味弱。
据考证,漳州碱面有着近千年历史,与别的地方碱面不同,漳州碱面是从天然草木灰中提炼的植物碱制成的面条,又因漳州特定的人文因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地方风味,并代代传承。
“每逢佳节喜事,我们漳州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碱面。而且碱面能中和胃酸,并有促进肠胃消化功效,碱面还具有保鲜期长、口感筋道、久煮不烂等特点,深受漳州人的喜爱。”吴迁兴说。
“漳州的碱面有生湿面、干面,面的种类也不一,有油面、阳春面、宽面等。”漳州市小吃协会会长林丽晖说,碱面可以算是漳州小吃的“底料之王”,“缺了它,漳州小吃失去半壁江山,一点都不夸张。”
走出去为何“水土不服”
“小作坊”生产模式,缺乏统一标准走访漳州市区多家菜市场、小吃店,看到,漳州碱面经营环境大都较为简陋,生湿面随意摆放,碱面种类、价位依靠约定俗成,没有统一标准。了解到,无论是在市区还是在各县区,漳州碱面还是以“小作坊”“家庭自制”模式,碱面的开发和利用一直都处于一种自发的、小型的、零散的状态。
“市区碱面还是以生湿面为主,因保质期等问题,没法走远。”问及有没有考虑过把碱面往外发展,吴迁兴直言,碱面价格便宜,利润不高,加上工艺问题,他从来没有想过远销这个问题。
漳州碱面没能走出去,与漳州人的传统意识有关,漳州人偏爱自给自足的休闲生活,大部分小作坊选择在自家门口经营,不愿跨出第一步,而碱面属于薄利多销,一些小作坊主虽然有想过扩大经营规模,但又怕承担过多的市场风险,因而止步不前。
“外地吃的跟漳州不一样,我儿子也曾经去厦门开过店,但是生意不好,漳州碱面出去大多水土不服。”市区一家手抓面店店主阿坤说。
生湿面走不出,干面呢?
“目前销量还是以近邻为主,销往厦门、泉州的不多,外地会买的也只有离家的漳州人。”长泰坂里汤聪辉说,他制作的大树碱面是干面,保质期比生湿面要长很多,并定制了礼盒进行包装,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树碱面更好地销往全国各地,但是目前销量并不乐观。
“碱面无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等因素,大大制约着碱面的发展。” 林丽晖说,漳州碱面的经营者大多还停留在卖产品的初级阶段,缺乏整体的包装与营销意识。
此外,没有统一的注册商标、价格体系,生产主要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产业业态发展缺乏引领规划和市场拓展动力,使得漳州碱面“藏在深闺人未识”。“政策扶持不足,资金支持缺失以及品牌意识弱、宣传力度较小等,也是制约漳州碱面发展的原因。”
农工党漳州市委会建议:
漳州碱面要走 准化产业化经营之路
碱面要做大,第一道门槛就是标准化。
“漳州碱面制作一定要有标准,不能各家各样,其口味、色彩、包装、管理等方面都应该标准化。”汤聪辉说,以长泰大树碱面为例,虽然统一都叫大树碱面,但是没有统一的商标,包装也各异,各自为战,难成气候。
今年的市“”,农工党漳州市委会建议,推动我市传统碱面小吃食品实现“小特产”向“大产业”转变,其中提到要完善标准体系:“组织行业协会、有关企业研究制定、完善涉及传统食品碱面的散装生湿面(干面)、预包装生湿面(干面)、方便面(自加热即食方便面)等相关产品标准、生产及物流配送规程,形成有关地方食品标准体系,充分发挥食品标准对传统食品碱面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推动作用。”
那标准化后,产业化又该如何走?
农工党漳州市委会认为,在对产品进行标准化并申请地理标志商标之后,要注重培育一批碱面食品龙头企业,以规范生产、集约发展为目标,促进传统食品碱面规模生产,研发生产便于拓展市场和适应市场个性需求的产品,形成供餐饮店经营的散装生湿面(干面)、供商超经营的预包装生湿面(干面)和方便面(自加热即食方便面)等满足多方面需求的产品、产能。
同时,还要把传统食品碱面小作坊升级改造、品质提升、品牌创建等与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推动我市传统食品碱面小作坊由“小散低”向“精特美”转型升级,保障碱面食品质量安全。
“此外,可以借鉴柳州螺蛳粉和沙县小吃的发展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开连锁店。”农工党漳州市委会提出由“政府搭台、企业掌勺”,商务部门、餐饮行业协会要鼓励发展传统碱面小吃食品餐饮连锁经营,鼓励连锁餐饮企业总部开设中央厨房,实施食品安全供应链管控,并对其经营门店(包括加盟店)的原料采购配送、人员培训考核等进行统一管理,提升门店食品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统一策划,整体宣传推介,提高碱面的品牌知名度,实现小吃进商场、进超市,将来还可以争取上市。”
漳州碱面从“小特产”迈向“大产业”,客观上也会带动其他漳州小吃。林丽晖认为,漳州小吃很多以碱面为基底,碱面“走出去”必定会将漳州卤面、手抓面、鸭面、干拌面、沙茶面等漳州小吃一起带出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漳州小吃的影响力,还会带动一方经济。“产业做大,意味着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多的经济效益。走出去,才有更广的天地。”
漳州小吃走不出漳州
碱面这个因素
也只是一家之谈
各位读者朋友
有什么见解,请留言哦
本期编辑:陈慧慧 张江璐
值班主任:林堃
#
个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来源:新福建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368fc271a41f3eba46b0a1e9fba4354d047b38ea
声明:此文由 西部文明播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