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十大必去的旅游景点
卓望山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城南部新车站旁,与县行政中心遥相呼应,海拔158米,立其上,观县城犹如孔雀开屏。宜水、黄水交会于峰下,似白练飘逸东去。山、水、城相辉映,天、地、人相融合,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当称宜黄绝景。
谭纶墓位于宜黄县二都乡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七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神道、牌坊、墓堆,祭台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损毁严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毁弃,后经当地政府筹资修建,谭纶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复,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组成谭纶墓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祭道:南端入口处是一对石狮守护的双层歇顶的门楼,砖石镶嵌的祭道约300米长。门楼正额挂有御制的“文武忠孝”横匾,门楼内设亨堂,亨堂里摆放谭纶塑像。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出宜黄县城往南走300米处,有一松柏簇拥,四季叠翠的小山冈,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巍耸立在山冈上。碑塔正面8个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该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宜黄留下了辉煌的足迹。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5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四次“围剿”,该县是反“围剿”的主战区,先后在黄陂的蛟湖、霍源和东陂的黄柏岭、草鞋冈消灭了国民党52师、59师和11师,活捉敌师长李明、陈时骥,史称“黄陂大捷”“东陂大捷”,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各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人数共达5000余人,其中英名记录在册的有3280人。
曹山宝积寺简称曹山寺,为已有1200年的江南古寺,是中国三大古书—《辞海》、《中国旅游文化大辞典》、《宗教辞典》都有全面记载的名刹古寺。它坐落在宜黄城西12.5公里的形如莲花瓣的曹山之中,占地52亩,山林400多亩。曹山寺始建于唐咸通(公元870—873)年间,由佛教禅宗、南岳清源法系弟子本寂禅师所创,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的祖庭。曹山原名荷玉山,四周的山就像一朵朵的莲花瓣,曹山寺便坐落在莲花瓣当中,犹如一颗莲心。正对着寺庙的山叫供养山,它的形状就像一碗盛满的斋饭,供奉着菩萨,与供养山相对的是虎山,虎山的右边是龙山,它与虎山形成了龙虎之势,与四周的莲花瓣围抱着曹山寺,让曹山寺院端正坐落在正中广阔的空间,面对供养山,形成一个天然的大佛法坛。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9.44万公项,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09万公项,占土地总面积的77.6%。境内有3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东支主峰军峰山,海拔1760.9米,中支主峰鱼牙嶂,海拔1467.9米,西支主峰大王山,海拔1136.6米,形成了东、南、西三面群山环抱,南高北低的地势。境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光照充足。县内遍布类型多样,繁盛茂密的森林被群落,其间生长着水鹿、苏门羚、野猪、黄麂、华南兔等多种野生动物,是华南虎理想的生存繁衍地带,历史上是我省华南虎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据县志记载,解放前宜黄县境内虎、豹比较常见。五、六十年代,由于人们认识上发生了偏差,将虎视为“害兽”而加以大肆捕杀。
石寺位于江西省宜黄县西南二十里处的石岩下,寺周有丹霞地貌二千余亩,始建于南北朝,所谓石巩,就是天然石拱,如虹桥架空,若神龙盘踞,俨然一大奇观。《徐霞客游记》谓其“东西横跨,若飞梁半天,较贵溪石桥,高与大俱倍之。”巩石分三叠,巩洞坐北朝南,跨径40余米,东壁高约15米,有窟,冬暖夏凉,可以依居,西壁直下山脚,高30多米,岭下有溪,清流如镜,四周群山环绕,峭壁兀立,古木幽苍,祥云霭瑞。石巩寺始建于唐代肃宗年间(公元760年),佛教禅宗僧马祖道一结寺巩下,首建马祖第一道场。 石巩”即“石拱”,如桥横空,巩石裂为三叠,是丹霞地貌的最典型代表,状如太极图,跨经40余米,巩之四周有十八石峰,各具神态,世有“古八罗汉拱如来”之说。
抚州仙洞在宜黄县城西郊,有一座傲视群山、兀地而起的仙岩山,紫色山体横耸东西,远看宛如长虹卧坡,近观好似蛟龙腾飞。在美丽的仙岩山西端,有一个由丹霞地貌所形成的神奇山洞,洞口宽约6米,外高3米,内高20多米,洞深40多米。洞内有一个冬暖夏凉的百米大厅,能容纳上千人。相传,八仙之首的铁拐李曾在此与吕洞宾对弈打赌。正在棋局难分胜负之际,铁拐李一不小心弹指打出了一个大窟洞,顿时凉风徐徐灌入,消解酷暑闷热之苦。而岩山碎石将桌上的棋子打得杂乱无章,解决了铁拐李败局之围,达到一箭双雕之效,故千百年来当地百姓习惯把此处称为“仙洞”。仙洞寺历来佛香缭绕,曾有海盐腔、弋阳腔、宜黄腔等戏班在此演绎仙洞又名仙岩,位于凤冈镇黄陂桥村附近.系一石山腰有穿洞,游人可进入,内为开阔地。洞穴面积约定40平方米,内有巨石似床、似桌、似棋盘,称“仙人床”、“仙人桌”、“棋盘石”。四周幽静,树竹葱郁。
黄陂战役纪念亭位于黄陂镇集镇入口处公路旁,于1986年10月落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两层六角结构,亭高11.6米。拾级而上,亭外正上方挂有当年参加过黄陂战役的老红军、民政部副部长袁血卒亲笔题书的“黄陂战役纪念亭”黑底金字横匾;亭内正中央立着一块宽1米高1.8米的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黄陂大捷示意图”,反面刻“黄陂大捷简介”金字隶书碑文。亭内雕梁画栋,图画精美,内顶中央铸有一个大红星,象征伟大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 黄陂战役纪念亭现已被抚州市委、市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东陂镇黄柏岭村村口“徐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个厅堂。祠内保留下来的红军文物、红军遗迹星罗棋布。1933年3月下旬,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著名的东陂战役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设在此,召开了有高级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朱德同志出席会议。为了纪念东陂战役,宜黄县乡两级政府筹措资金10多万,对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旧址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初,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旧址被中共抚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西历史文化 名镇——棠阴古镇,棠阴古镇是我省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镇内尚有完好的明清时代建筑160余座。“小小宜黄县,大大棠阴镇”这句古语,在宜黄人民心中已唱了几百年。因为这里盛产夏布,棠阴古镇在历史上被称作了“3万烟囱,10万人口”。客商云集,人文景观丰富。棠阴是宜黄县明清建筑数量最多、最为独特的古镇。至今保留完整的主要古建筑有:夏布古会馆:为明清建筑,位于老政府阶下。会馆深60多米,宽30米。馆中有三厅、两厢,原设有收购夏布的客房、办公房和仓库共数十间。当年,下厅为结帐处。史载:洪熙六年(公元1425年),宜黄就有51127匹夏布,以折抵上交税收35789石。可见,当年夏布成了宜黄经济的主要支柱,而棠阴镇设立夏布行漂染坊就有几十家。1939年,省教育厅在棠阴设立“麻织学校”。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纺织科毕业的梁邦柱先生任校长,宜黄籍欧阳璇先生(东京早稻田大学染织科毕业)任训导主任。
Hash:fcd2d12a3a92701dd311f1458aacbfdc2e893ec8
声明:此文由 视界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