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武夷山市为什么会被评为双遗产地?
导读:福建省武夷山市为什么会被评为双遗产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友人体验制作福建非遗油纸伞,油纸伞有着怎样的历史...
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
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目前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一类航空口岸,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余庆桥、武夷悬棺——虹桥板、遇林亭窑址,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中华十大名山,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唯一的茶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唯一以茶命名的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多块国家级“金牌”。2005年7月入选“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同年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等单位评为全国十佳文明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国友人体验制作福建非遗油纸伞,油纸伞有着怎样的历史...
福州的油纸伞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王率部南下福建,建立福建国。中原和江浙一带的人把制伞技术带到了福州。清朝进入了繁荣时期。清末民初,全市有伞店300多家。辛亥革命后抵制日货期间,福州市民将传统的福州油纸伞称为“国伞”,并大力提倡使用。 油纸伞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日常用伞,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油纸伞的制作历史比较悠久,大概和春秋时期的鲁班有关系。
据传,伞最初由鲁班之妻云氏发明。早在春秋末年,我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妻子云氏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实际上,这就是后来的桑“劈竹为条,蒙以兽皮,收拢如棍,张开如盖”,但初期的伞多以羽毛、丝绸等物料制作。不过当时由于其价格昂贵。后来,纸张出现后,就用更廉价的棉纸代替了昂贵的丝绸。为了防水,人们把桐油刷在棉纸上,形成油纸,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油纸伞。
Hash:89a51267ff591b36d37949049122a91c4f9c3054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