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打造的河南杜甫故里,1309年前“诗圣”诞生窑至今保存完好

河南巩义,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秦庄襄王时期,就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又因地扼古都洛阳,素有“东都锁钥”之称。此外,巩义还是诗圣杜甫故乡,在这里有两处和杜甫相关的景点,一处是杜甫陵墓,另一处就是杜甫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杜甫故里景区。

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据记载,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原籍湖北襄阳,他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全家迁居于此。1309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712——770年)在南瑶湾村出生,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少年时代,至今在巩义还流传着杜甫少年时“康水采文”的故事。

2007年,当地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标准,投资1.5亿元将杜甫故里打造成一处古色古香、令人赏心悦目的园林式文化观光景区。整个景区东瞻省会郑州,西望古都洛阳,南邻中岳嵩山,北毗滔滔黄河,以笔架山杜甫诞生窑为核心景观,占地面积达372亩。

杜甫作为我国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诗,流传至今的有1400多首,被后世誉为“诗圣”。他的诗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不但在国内受到人们的崇敬与热爱,也同样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尊敬。在1962年的世界和平理事大会上,杜甫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河洛水土培育了杜甫高尚的品格,尽管他在故乡的时间不长,但一生中始终怀念着家乡,给后人留下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秋风楚竹冷,夜雪巩梅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等著名的怀乡诗句,成为巩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古老居住形式,自新石器时代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巩义地处黄土丘陵地区,挖洞定居便成为当地先民的主要居住方式。与黄土高原窑洞不同的是,巩义的古民居通常采取窑洞与房屋相结合的方式,以窑洞为主体建筑,窑前再建配房,形成独特的北方民居。

太极元年(公元712年),诗圣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下的一孔窑洞中,这孔窑洞因此被命名为“杜甫诞生窑”。现存窑洞高4.6米,宽2.9米,深20米,窑洞的前7米为明代砖砌墙壁,后13米为后人按照明代的施工方式重修,在洞内正中矗立着一尊杜甫的雕像。

清雍正五年(1727年),河南府尹张汉重修“杜甫诞生窑”后,在洞内立“诗圣故里碑”一通。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古代名人中,能确定故里并保存其诞生处的仅此一例。更令人称奇的是,窑洞后面的笔架山,虽然不高,树也不密,却形如笔架状,恰好暗合了中国古代传统民俗“宅旁有笔架,必出读书人”的说法。

如今,杜甫故里景区已成为世人学习发扬诗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圣地,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吧。景区地址:河南省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交通:在巩义汽车站火车站乘坐12路公交车到杜甫故里站下车可直接到达景区。

杜甫故里自由行旅游攻略

  • 1.5亿打造的河南杜甫故里,1309年前“诗圣”诞生窑至今保存完好

    河南巩义,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早在秦庄襄王时期,就以“山河四塞、巩固不拔”而得名,又因地扼古都洛阳,素有“东都锁钥”之称。此外,巩义还是诗圣杜甫的故乡,在这里有两处和杜甫相关的景点,一处是杜甫陵墓,另一处就是杜甫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杜甫故里景区。杜甫故里,位于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据记载,杜甫的曾祖父杜依艺原籍湖北襄阳,他在巩县任县令时,将全家迁居于此。1309年前,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

    2022-02-06
    1188 94
  • 这里是杜甫故里,一个见证了华夏五千年文明演变的地方

    不卖关子了,直接说吧,她就是巩义。巩义是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核心地区之一,公元前249年置县,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痕迹。这里的塌坡遗址是中国早期发现的史前遗址之一。十一万年前,有巢氏带领先民在邙山崖下筑穴而居,结束了栖居大树的生活,并在洪沟(今巩义河洛镇)教先民取火熟食,脱离了茹毛饮血的蛮荒。铁生沟遗址、瓦窑嘴遗址分别是距今约八千年左右裴李岗文化的早期和晚期

    2022-02-06
    1853 44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