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房子土匪攻不进,大火烧不坏,美国曾误认为是导弹基地
"绝无仅有天地间,外如城堡内家园;中原几度经战乱,聚族迁居千百年。远山近水土圆楼,隔壁残垣且伴留;耕读传家犹传世,诗情画境何悠悠"。——郑孝燮
诗中描绘了中国所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造型异于寻常建筑,还在于它兼具防御和防火功能——既不怕土匪来的围攻,也不怕大火的焚烧。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卫星观测到这种建筑后,惊呼"中国怎么突然建起了这么多的导弹基地?"
一、集庆楼,奇特的建筑中的"长者"
明永乐元年,福建永定初溪畔,一位中年人指着溪边的空旷地带说道"此处山势连绵,溪水环绕,家宅就定于此吧"。此人名叫徐爱山,是远近为名的财主。
他依靠着祖传的造纸手艺,以及初溪满山遍野生长的竹子,掌握了闽粤交界一带的纸张供应,赚取银钱无数成为一方富豪。
徐爱山的祖父徐常鄂于洪武年间举家从福州搬迁至初溪。经过三四十年的生息繁衍,徐家已从开始的十余口人增长到了如今的百十余口。
徐爱山作为现在的族长,眼见家族人丁兴旺,原有住宅已经满不足不了居住需求。为此,他张罗着徐氏家族新宅的修建。
随后二十一年间,徐家子弟上山开采石料以为地基,伐木砍竹制为顶柱横梁,就地挖掘泥土夯为墙体。日月变换、斗转星移,一座直径66米、高4层、底层墙厚1.6米,拥有200多个房间的圆形建筑在初溪畔渐渐立起。
建筑的顶部留有水槽,当起火时打开水槽,收集的雨水就会自上而下冲出扑灭火情。这座建筑落成后,因"人丁兴旺,汇集喜庆",徐爱山将其命名为"集庆楼"。
集庆楼的底层有五十三个房间,二层以上每层五十六个房间。底层为厨房和饲养家畜的场所;二层为粮仓,可储备二三百人大半年的口粮;三层、四层为卧室,由徐氏族人抽签决定入住的房间。
集庆楼第四层的外墙设有九个瞭望台,采用榫卯结构搭建台面,站在上面既可瞭望观察村楼动静,还可架设火铳弓箭打击外敌或野兽。
据说,集庆楼下方还留有一条暗道,紧急情况下人可以从中穿行直通后山。如此的设计,使得集庆楼成为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根本不惧怕一般的山贼土匪的围攻。
此后六百余年间,在初溪周边的洪坑、南溪等村落,各个姓氏的家族也陆续建起了造型类似的土坯建筑。它们或方或圆,但是所用材质、设计理念和建筑方法都是一样的。
现在,它们已经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永定土楼。作为初溪最古老的土楼,经历了六百多年风雨的集庆楼就犹如一位看尽世事变化,饱经沧桑岁月的老人,依然静静地在初溪畔述说着那已经远去的故事。
关于永定土楼,还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协助国民政府对抗大陆,美国不断派出U2侦察机侵扰福建等沿海地带。当侦察到永定上空时,拍摄到了一组奇怪形状的建筑物。
美国为了弄清楚这些建筑物是不是军事基地,连忙调动卫星进一步侦察。美国专家观看了卫星侦察结果后,有些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有的认为是核反应堆。
这个消息被国民政府知道后,更是寝食不安,不得不冒险派出特务前往察看。当特务潜入永定一带后,看着这些雄伟的土楼,骂道"美国土包子,真没见过世面,这不就是土围子吗"。
福建地区自古便有夯土筑城的技法。考古成果表明,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福建的生土夯筑技术已相当成熟。福州新店就曾发掘出战国晚期至汉代的古城遗址所遗留的城墙,均是采用细沙、黏土拌合而成的混合浆土,以长3米,宽2米的木夹板为外支撑夯筑而成墙体。
永定土楼这种建筑形式则是福建原生的夯土筑城技法结合了中原建筑文化风格的产物。促进这种建筑技法和风格融合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分支中重要的一脉客家人。
客家人的出现,与中国历史上几次因战乱而导致的大规模北人南迁密不可分,比如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政权频繁变换和西北少数民族入侵导致的衣冠南渡。隋唐之前的中原人南迁,其实并未形成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即客家文化并未成熟。
真正促使客家文化形成的,应该是宋元时期。北宋都城开封被金人攻破后,许多中原人民和大批的皇室贵宦、商贾文人随朝庭来到了长江以南。
南宋在被蒙元灭亡时,大批豪门世族从长江一带再次南迁,达到了现在的福建、广东等地。元末明初时,朝政动荡、战争持续,再次导致一大批北方士族往赣南、闽南和岭南等地迁徙。
这三次的中原文化南移,不仅充实了客家人的数量,还真正使客家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得到提升,推动了客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宋元时期的客家民系南迁,不断向福建的东、南方向拓展,势必与福建土著居民和宋朝之前进入福建的居民产生冲突。宋元时期名门望族的迁徙,又多以家族为单元举族而迁。
为了适应新的生产、生活和防御的要求,他们需要一种既能适应聚族而居、具有高度防御性的要求的建筑形式。
为了能够尽快落地生根,又必须根据当地特殊地理环境,以最方便和经济的手段来兴建家族的居住场所。于是由土堡、土寨形式演化而来,集居住、防御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材料方便易取、来源广泛的土楼建筑逐渐产生并发扬光大。
到了清朝和民国时期,福建的经济发展快速,各种加工业开始蓬勃兴起,尤其是西南山区的条丝烟、茶叶等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水平提高,居民对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的,还有人口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为维护家族血脉,形成家族共同利益,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在原有土楼建筑技法进行了大量的革新。土楼的建筑形式渐趋考究,功能也向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以土楼建筑为主体的村庄。
三、气候地理条件决定了土楼的造型
土楼的建筑造型多种多样,有圆形也有方形,部分还是椭圆形的。土楼无论造型如何,方位朝向和建筑技法都是大同小异的。这是永定的气候地理位置决定的。
永定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带,地形以山地丘陵河谷地带为主。因此,永定的气候呈夏季炎热,盛行东南季风且雨水分布充沛;冬季寒冷,盛行西北风且日照时间较短等特点。
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气候特点,他们通过智慧来减小甚至消除这些气候特点带来的影响。土楼的朝向,基本都是坐北朝南的。这样使得夏季时东南季风可以从大门而入,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减少潮湿、闷热的环境下因细菌繁殖而引发的疾病。
建筑朝北方向是不留门窗、密封成一体的土墙,冬季时西北方向刮来的寒风无法进入土楼内部,而面朝南方的大门、窗户可以最大化地接受阳光照耀,提升室内温度。土楼通过朝向选择就产生了冬暖夏凉的效果,实乃古人顺应天地四时的智慧选择。
夏季的永定受副热带高压气候影响,易吹东南风甚至受到台风侵扰。随季风而来的还有充沛的降雨量。土楼以沙土为主要材质,如果长时间的雨水浸泡,极容易引起土墙开裂、变形,墙脚可能出现坍塌,进而出现土楼倾倒的危险。
为了防止雨水下渗,土楼的屋顶大都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并且将屋顶外侧修建比内侧的更倾斜和更长。当雨季来临时,大量的雨水就会被引流到土楼外部且远离墙体。土楼在建筑时,使用石料来砌成高约五十公分的墙体根部,避免发大水时墙角被冲垮的隐患。
永定的地质结构并不稳定,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附近,属于地震易发地带。客家人建造土楼时,为了使墙体结构稳固,防止地震将土楼震塌,采取了"竹条为筋,分层夯筑"的方法。夯墙时,墙体每层高度为1.5米—2米左右。
每层夯实后,把竹子削成厚薄均匀、宽度相同的竹条编织、铺设在已经夯实的墙体顶部,然后再往上堆土夯实,如此反复。由于竹条富有韧性可起到类似钢筋的作用。
地震发生时,墙内的铺设竹条会随震动而被拉伸,保持墙体是整体晃动而不会出现上下层、内外层之间的错位,使得墙体不易倒塌。震动过后,竹条在自身具有的韧性作用下自然收缩回去,保证墙体不会出现较大的变形从而取得抗震的良好效果。
四、结语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岁月延续至今,是由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依靠智慧的头脑,依靠勤劳的双手打拼下来。客家人在背景离乡、颠沛流离的过程中,不断地去适应环境,不断地去融合土著文化,体现出来中华文明的坚韧性和包容性。而永定的土楼,正是这种坚韧性和包容性的产物。
坐落在依山傍水的山间谷地, 融入在三闽大地的民风民俗中,永定土楼充分显示出其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韵,又不失其雄浑稳重的气魄。
客家人的先祖顺应天时气候,适应地形环境,建造出了符合"天人合一"理念的土楼。现如今,讲土楼、看土楼、品土楼时,要去感受客家先祖的智慧,要去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更好地理解土楼、保护土楼。
开远滇南翠怡酒店内“导弹树”惹人爱 导弹
10月24日,记者云南开远滇南翠怡酒店发现,酒店院内生长着一片一片的“导弹树”,笔直光滑的树干如同一枚枚竖直待发射的导弹一样,引得到酒店住宿的顾客退房时还忍不住到旁边和“导弹树”合影留念。
据悉,“导弹树”的起缘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何时被别名为“导弹树”已无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新的别名应该是在1984年国庆阅兵式之后,中国的导弹通过电视直播广为人知之后。因为热带植物园本就是西双版纳的一个旅游景点,有游客进入园内参观时,看到一片树林树干笔直粗壮,挺拔光滑,并且远处看上去树干呈灰白色而显得异常漂亮,有人称太像竖立起来待发射的导弹了,受这一启发,此后,植物园旅游部门顺势将其别称为“导弹树”。
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其实,“导弹树”的真名叫大王椰子树,又叫王棕。以前,很形似中国很多地区传统的标志性建筑文笔塔,因此又有别名为文笔树。植物分类学上,它属于槟榔亚纲,椰子亚目,棕榈科中的槟榔亚科,哈拉种。原产于中美洲的古巴、牙买加、巴拿马,是古巴的国树,现被广泛种植于热带、亚带热地区作观赏之用。“导弹树”单干高耸挺直,可达15至20公尺,喜阳,喜温暖,不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机质的肥沃冲积土或粘壤土最为理想。在我国生长于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开远属于干热气候,年降水量约8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400毫米,虽然气温适合,但湿度并不适应“导弹树”的生长。滇南翠怡酒店因院内建有游泳池,考虑到游泳池换水会造成浪费,因此在泳池周围引进栽种了“导弹树”等热带、亚热带植物,可以用泳池换下的水进行浇灌,因此游泳池周围如同一个小型的热带植物园。
滇南翠怡酒店院内的“导弹树”
为了向市民和莅临酒店的顾客普及植物知识,酒店又制作了各种植物的简介挂在树上,顾客在酒店享受高质量服务的同时,还可以学习到许多植物知识。又因为酒店位于开远南市新区并且处于半山上,从酒店院内就可以欣赏到开远全景,这个酒店里的小型热带植物园还吸引了许多晚饭后散步的市民到此观赏和游览。
不过,由于酒店今年1月1日才正式建成投入营业,“导弹树”还不市很高大,有市民称,如果管理恰当,多年以后“导弹树”长到15米以上时,从开远市内就可以看到半山腰上酒店的“导弹树”,那就太壮观了。
台湾空军秘密建导弹基地 被当地原住民知道后遭抗议 导弹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14日报道,“空军防空及飞弹指挥部”秘密在屏东泰武乡的万金营区兴建导弹基地,被当地原住民获悉以后引发当地原住民抗争。
由于台军现役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天弓3型防空导弹等弹种均已有驻地,经军方未证实的讯息透露,这个阵地将部署新型长程“反制飞弹”(可能是陆射雄风2E,观察者网注)。虽然台湾空军不愿透露部署弹种,但强调基地有新的官兵进驻,将拉动地方经济繁荣。“飞指部”将在后天在当地举行说明会,除了“国防部”外,包括“中山科学研究院”代表也将派员与会向地方民众说明,但空军强调,不会对外界透露部署弹种。
万金营区所在地
万金营区目前由陆军机步333旅进驻,营区附近有3个村庄,当地民众发现,营区工程车近期频繁出入,乡民四处打听,才发现军方要盖导弹基地。在获悉军方要在家门口盖导弹基地以后原住民十分愤怒,纷纷质疑军方在完全未告知原民部落的状况下就动工,未尊重原住民的土地权益,泰武乡民代表会要求军方立即停工,否则将发动抗争。
目前万金营区驻防的是台军机步333旅,装备有云豹装甲车,是台军主力机械化单位之一
万金营区飞弹阵地已施工一段时间,基地雏形已现 图源:台湾联合新闻网
毕竟对于原住民来讲,旁边有一个台军机步旅和一个台军导弹阵地,这基本上就是睡在火药桶边上了……
由于台湾各爱国者导弹阵地已规划完毕,新部署的天弓3型防空导弹初期以台湾东北部为主;“飞指部”所属的“特种导弹”雄风2E反舰导弹采用机动发射,驻地不需兴建导弹阵地。万金营区兴建中的导弹阵地,传为新型长程“反制导弹”所需。
虽然雄风2E可以采用机动发射,但是按照台军的做法可能会修建导弹要塞,采用陆基发射雄风2E。图为陆基发射的雄风2导弹
台湾空军强调,新基地和其它营区一样安全,导弹基地且平时只做一般训练保养,不发射导弹;“飞指部”15日会再召开说明会,在尊重原住民基本法,和兼顾要塞保垒地带法的保密原则下向居民说明,但不会说明部署弹种。
万金营区这项工程属于秘密工程,台湾空军15日下午将在泰武乡吾拉鲁兹社区活动中心举行属东万金营区兴建工程说明会,将由台湾空军“飞指部”副指挥官刘孝堂亲自面对当地民众,军方出席说明活动者包括“空军司令部战备训练处”、“中科院”、台湾世曦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等单位人员。(稿件来源: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