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起多少中国传统文化?
你能想起多少中国传统文化?看到这个题目,感觉这是个很大的题目,脑海里首先呈现出来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五行八卦等等具体的文化内容。细想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既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思想文化体系,又有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重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首先应该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一直是儒、佛、道三家文化。儒家以仁义教化为核心,为历代儒学者尊崇;道学以顺应自然为核心;佛学以慈悲、大爱、解脱为核心,强调“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旗帜,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和最终的精神归宿。
其次,应该知道,由儒家、道家、佛家三家文化衍生出来传统文化非常广泛,丰富多彩。具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再之后是逐步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等。而各地区、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日益凸显,主要包括“八端”、“八法”、“三达德”和“五常”。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它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孔子德育内容的精髓。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这是为人子女的本份,孝顺就是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是报兄长的恩。忠,就是尽忠,尽忠国家,这是作国民的责任,尽忠是报国家的恩。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信用。礼,就是礼节,见到人要有礼貌,应该鞠躬,不行礼就是野蛮的行为。义,就是义气,要有见义勇为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要尽力去帮助,解决问题,对朋友要有道义,无条件援助,绝无企图之心。廉,就是廉洁,有廉洁的人,无论见到什么,不起贪求之心,没有想占便宜的心,而养成大公无私的精神。耻,就是羞耻,凡是不合道理的事,违背良心的事情,绝对不做。
八法,是指医学、武术、书法、法制等方面各自应遵循的八种方法。其中,①中医分治疗八法和针灸八法。中医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的八种基本治疗大法的总称,它包括: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②武术八法,是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种方法的总称。③书法八法。汉字笔画有侧(点)、勒(横)、努(直)、趯(钩)、策(斜画向上)、掠(撇)、啄(右边短撇)、磔(捺),谓之八法,多以指书法。 ④吏治“八法”。明初吏部考察官吏,不称职的分老疾、疲软、贪酷、不谨四项;成化年间加才力不及一项。清代分贪、酷、疲软无为、不谨慎、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足八种情况,而分别加以处置,称八法。
三达德,是指“ 智”、“ 仁”、“ 勇”三大品行。三达德”的说法出自《中庸》。最早,孔子以“仁、智(知)、勇”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规范一种理想的主体人格。孔子认为具有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完全的人格。所以,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要求学生“通习六艺,臻于三德”。孔子之后,《中庸》从理论高度进一步将“仁、知、勇” 概括为“三达德”。“达”是通达的意思,“达德”指通行不变的道德,“三达德”则意指“仁”、“智”、 “勇”为三种古今通行天下的品德。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它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人们的文化水准越高,认识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如今,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过5000年的历史沉淀,有着厚重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盖的面也很广泛。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传统节日,中医,中药,民间艺术,戏曲,汉字汉语,武术等等。今天,到了大力传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了。
重视传承传统文化。要采取多种方式让人们认同传统文化,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比如,因为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假日安排,使国人看到这些传统节日的重要,既让传统文化得到了社会性的认同,也使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传承。
保护和修复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中的有些事物必然在历史中会被湮灭。这既是历史的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比如传统古建筑是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如果不及时保护修复将逐步消失。
宣传和研究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精华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强化宣传,引导人们共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如传统美德、文学艺术、医药武术、家训家风等等。要鼓励和引导各界深入研究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有对国民共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又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内容要求。特别是要通过对年轻人的传统文化教育来弘扬中国文化。要让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让传统文化在一代代人中生根。
总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国人不可能人人全面搞懂传统文化所有内容,但要珍视它,要结合实际学习它,要运用其精华为建设美好生活服务。
Hash:ec5fc0ebdaf239bd467254346bd6d50441b4f07a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