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有味道的5条老街,拉萨八廓街有1300多年的历史
我们无论到哪旅行,总是免不了去一条同一个名字的街-美食街!有老街的大城市,更会令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有美食特色的吸引,也是有深厚文化艺术的渗入,各有特色,却随处散发出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不过今天巴拉排行榜网小编给大家讲的却不是美食街,而是国内一些有味道的街,并不是美食的那种味道!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最有味道的5条老街
1、拉萨八廓街
八廓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2、哈尔滨中央大街——建筑艺术长廊
中央大街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很繁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北起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广场,南接新阳广场,长1400米。这条长街始建于1900年,街道建筑包罗了文艺复兴,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建筑71栋。
3、苏州平江路——古城缩影
平江路是苏州的一条历史老街,是一条沿河的小路,其河名为平江河。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堪称古城缩影。
4、青岛八大关——万国建筑博览会
青岛八大关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面积70余公顷。十条幽静清凉的大路纵横其间,主要大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
5、黄山屯溪老街——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黄山屯溪老街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
从八廓街到大昭寺旅游攻略及路线 八廓街
从八廓街到大昭寺旅游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累积的,这个不比内地,因为在高寒地带的青藏高原,各种自然突发情况随时都可能出现,让你措手不及,下面给大家分享从八廓街到大昭寺旅游攻略及路线。
那个躺在喜马拉雅山脉下的罗刹女,那座常人心中的梦幻仙境。在那里,在罗刹女的“心脏”,拉萨,我目睹了真正的信徒。
轮回,八廓街是环绕大昭寺的转经步道
当清晨的第一抹阳光照耀大地,一位身着简朴的藏族服饰的小卓玛就已经早早地磕着长头来到八廓街内。出于好奇,我悄悄的尾随在她身后。清晨的八廓街固然是美丽的,晨光穿过云层,照在每个店铺的白墙红瓦上,射在随风飘扬的经幡上,温暖的落在每一个磕着长头的藏民身上,墙角的苔藓努力的伸着懒腰。
大昭寺门口磕长头的人们,有的从很远的地方来
大昭寺前高耸入云的经藩,与匍匐地上磕长头的孩子
一只手拿着相机,一周手夹着图画本,肩上背着旅行包,腰间还别着我的外套,我就这样“跟踪”着她,但磕长头实在是太慢了。等我把周围的景物都拍过照片,小卓玛好像还停留在原地;我跑到前面的一家小店去买了早点,但她始终没有追上来;我甚至坐下来画画,可等完成画作,她与我终于相距半米之遥了。此时是正午时分,骄阳在天空尽情肆虐,我早被晒得满头大汗,在转头看“可怜的”小卓玛,汗珠顺着她黝黑的脸庞滚落到炙热的地面上。
各色民族服饰的藏民顺时针转经,小卓玛跪在石板路上
经桶吱呦吱呦的旋律,仿佛信徒默念的真言
这时的八廓街,却也是最热闹的时候。看到藏民们转着转经筒,用藏语和特有的手势同小贩们讨价还价;听见另一条街上,导游正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各种传说;闻到酥油茶香从那家叫玛吉阿米的老店窗缝里钻出,然后牢牢的抓住路人的鼻子。这条街,瞬间变得熙熙攘攘,我则饶有兴趣地随着人群流动。
传说中的玛吉阿米,引无数青年 折腰,而我更喜欢老阿妈不紧不慢的步伐
玛吉阿米门前,拍“婚纱照”的小两口
当我再一次注意小卓玛时,接近傍晚,她终于到大昭寺门口了,夕阳的余辉斜射在大昭寺金碧辉煌的屋顶上,卧在房脊上的两只山羊被阳光照的金灿灿的;微风拂动着屋檐上挂着的角铃,发出“当当”的声响,清脆悦耳。我本以为小卓玛的行程也该结束了,可她却不停歇地向大昭寺“走”去。最后一抹斜阳在山羊角上停歇,矗立在大昭寺面前的柳树与风儿嬉戏着,风儿调皮的地将树枝拽来拽去。在钟声里,我看到她的背影,她正向心中的那尊佛,深深的磕下长头,前行……
晚霞、华灯还有她,都很美
我终究还是没有尾随她走进大昭寺,她身为一名忠实的信徒,正寻着自己心中佛祖呢,我,一个寻常人,又怎能理解呢......
寻找仓央嘉措
拉萨八廓街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曾发生过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件 八廓街
我每一次在拉萨八廓街随着转经的人流经过“冲赛康扎康”那扇大门的时候,都难免要驻足端详一番,由于过去几次它要么闭馆中、要么维修中,都未能一睹其真容。
唯有这一次,2020年7月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终于第一次走进了“冲赛康扎康”-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藏语名为“冲赛康扎康”,它设立于雍正年间,是清代中央政府驻藏大臣办公和居住之地。藏语“冲赛康扎康”是什么意思呢?
由于驻藏大臣可以从衙门大院南楼的窗户可以俯瞰到八廓街的热闹景象,因此这里被称为“冲赛康”,意思为“可以看到集市的房子”,这也非常直白地表达出衙门的地理位置以及八廓街悠久的历史和繁荣的景象。
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的设立要追溯至雍正五年(1727年),那年正月清政府正式派遣了僧格、玛拉为驻藏大臣赴藏,并设立了驻藏大臣衙门,其目的是加强对西藏地方的施政和管理,行使国家主权,由此正式开启了驻藏大臣衙门的历史篇章。
驻藏大臣衙门距今有近300年的历史,自雍正五年(1727年)驻藏大臣制度正式建立,至1912年大清覆灭的185年的时间里,清朝共计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共176人次,共计138人,其中未能到任者21人,实际到任者117人。
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抗争外强入侵的壮烈篇章,有藏汉团结一致建设西藏的发展历程,有英勇殉国的悲壮事迹,这一切都浓缩在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300年的历史长河中。
设立驻藏大臣衙门的历史渊源驻藏大臣衙门设立于雍正年间,但是设立驻藏大臣衙门的历史渊源却要追溯至康熙年间。
康熙年间,西藏就处于二元政权,既达赖系桑结嘉措与汗王拉藏汗共同管理西藏的政务及军事,可惜桑结嘉措始终不安分,想从拉藏汗手里抢夺到西藏的统治权,由此引发战乱,最终拉藏汗诛杀桑结嘉措。
在这里还必须提到一位家喻户晓的活佛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他就是被桑结嘉措所立,桑结嘉措被拉藏汗诛杀后,随即他也被废除,并按照康熙大帝的命令要将他送往北京,据传其至青海而死,可怜的仓央嘉措只活到了25岁。
想必仓央嘉措一定是死于非命,推测多半是康熙皇帝默许拉藏汗干的。可叹一位天才的诗人,拉萨街头最帅的情郎,命运却是如此地悲惨。
再后来,新疆准噶尔人从北疆出兵,穿过天山、塔克拉玛干沙漠,攻入西藏,拉藏汗兵败而被诛杀。
康熙大帝认为如果西藏丢失,云南、四川、青海就将永无安宁之日,于是派其十四子允禵率兵进驻青海,驱逐准噶尔人,最终允禵赶走了准噶尔人,随即清朝政府开始对西藏进行全面的管理,这也是后来派驻大臣并建立大臣衙门的历史渊源。
历史上一次最著名的叛乱在185年的历史岁月中,117位驻藏大臣中,殉职者仅有三人,分别是傅清、拉布敦、凤全。其中傅清、拉布敦同时殉职,这也就牵扯出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事件。
时光步入到乾隆年间,时任藏王珠尔默特纳木扎勒称藏地一片祥和,不需要朝廷委派驻军,乾隆为了安抚他,随同意了他的撤军请求,这就让珠尔默特纳木扎勒谋反有机可乘。
珠尔默特纳木扎勒暗自勾结新疆准噶尔人,并私藏大炮,反叛意欲明显,形势岌岌可危。驻藏大臣傅清、拉布敦立即将这一情况禀报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当即命青海、四川军队启程入藏,但是路途遥远,何时能够到达遥遥无期,且形势已经越发地严峻。
在危急时刻傅清、拉布敦二位驻藏大臣表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决定凭一己之力铲除珠尔默特纳木扎勒。二人缜密谋划后,将珠尔默特纳木扎勒诱骗至驻藏大臣衙门傅清卧室,并亲手将其格杀,随即珠尔默特纳木紥勒党羽攻入衙门,终因寡不敌众,傅清、拉布敦殉国。
事件发生后,乾隆皇帝追任傅清、拉布敦为一等伯,并把位于八廓街的驻藏大臣衙门改建成双忠祠祭祀二人。
驻藏大臣的丰功伟绩在珠尔默特纳木扎勒之乱发生40余年后,尼泊尔部落入侵西藏,乾隆皇帝命傅清之侄大将军福康安率军抗击,福康安于乾隆五十七年入藏,骁勇善战,很快击退了侵略者,战事结束后,福康安大将军来到双忠祠祭奠伯父,并写下感人至深的祭文并立碑。今衙门旧址内藏有古碑两块,不知是否为福康安所立之碑。
同时,福康安入藏以后主持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治藏法律,包括闻名后世的金瓶掣签制度、驻藏大臣制度、驻军制度等等,这些都为西藏的发展及和平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为了完善治藏法规,清朝政府针对西藏颁发了一系列基本法规,这些法规赋予驻藏大臣管理西藏的责权利,包括行政、人事、宗教、监管、军事、司法、外交、财税等大权。
历任驻藏大臣对于推动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说驻藏大臣张荫棠(1906-1907)年担任驻藏大臣,在西藏深得民心,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为"张大人花",至今仍然被人传颂。
还有和珅的弟弟和琳,他也是政绩颇为卓著的一位,当时驻藏大臣和琳慷慨解囊捐钱修房,让患有天花的病人前往居住调养,并在大昭寺前立了“劝恤种痘碑”,旨在劝人种痘,防止天花的发生。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九年(1903),英帝国主义先后两次侵略我后藏地区。在第一次抗英战争中,驻藏大臣文硕坚持寸土必争的立场,鼓动西藏军民掀起抗英斗争,积极组织和征调军队前往隆吐山一带设防,顽强御敌于国门之外,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民族英雄气节。
以上这些事迹必将载入西藏发展的史册,并被世代传颂。
感慨那天我一步入驻藏大臣衙门,沿着石梯拾阶而上,一眼便看到大殿门上悬挂着的匾额,“抚远绥疆”四个大字苍劲有力,顿时令我肃然起敬。
后来置身其中,从展馆里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张张任命官函、一个个复原的历史场景,更为清晰地了解到驻藏大臣制度自建立至终结的185年间,上百名驻藏大臣为巩固边疆、建设边疆所作出的努力。
我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整整在驻藏大臣衙门里逗留了数个小时,不禁感慨清政府驻藏大臣衙门旧址就如同一座不朽的丰碑,记录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史实,同时它也见证了三百年来西藏发生的沧桑巨变。再看今朝西藏的繁荣富足,心内充满了自豪。
图文原创:文艺蜀黍看世界,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