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旅游景点红「安徽红色旅游」

导读:安徽旅游景点红「安徽红色旅游」 安徽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安徽有哪些旅游景点? 安徽有哪些红色旅游景点? 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有哪些?能不能具体说说? 关于安徽的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红色旅游景点有哪些

1.宣城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新四军旧址。

2.滁州定远县瓯塘烈士纪念馆,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

3.滁州市来安县新四军第二师旧址。

4.黄山偃师新四军军部旧址。

5.皖东北革命历史纪念馆和江上青烈士纪念馆。

6.亳州涡阳县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7.合肥庐江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8.淮南大同群众坑教育中心。

安徽有哪些旅游景点?

安徽旅游景点排名前十有:黄山、九华山天堂寨、皖西大裂谷、燕子河大峡谷万佛湖白马尖徽州古城宏村景区、光明顶

1、黄山。古称徽州,这里文风昌盛,有着“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之说,遍布儒香、书香。这里还有着奇伟俏丽、灵秀多姿的黄山。黄山最佳出游时间是3-4月,9月-次年1月 黄山一年四季皆时候出游,但春季和秋季最适合游玩,这时候黄山的春秋季节气候宜人,不冷也不热。

2、九华山九华山上的九华街成环形,街上的小镇相当于旅游集散地,去往各景点都从九华街出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431363533发,有很多重要的寺庙就在九华街上。九华街食宿方便,农家土菜馆里的山珍味道很棒,住宿从星级宾馆到家庭旅馆都有,需要在九华山玩几天的游客,最好提前预订山上的住宿。

3、天堂寨。天堂寨位于安徽省金寨县湖北罗田县的交界处,是大别山最主要的景区之一,主峰天堂寨(与景区同名,也叫天堂顶)海拔1729米,是大别山的第二高峰,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到天堂寨一是爬山,呼吸新鲜空气;二是亲水看瀑布,水质很好。

4、皖西大裂谷。皖西大裂谷位于六安市南边25公里处,原名避王岩,据说因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在此作战而得名。当地老百姓称这为“三道闸”,整个景区状如三节莲藕,最好玩的便是在峡谷中穿梭攀爬,峡谷两侧峭壁耸立,窄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只是简单地架着垂直铁梯,向上攀爬很有挑战性。

安徽有哪些红色旅游景点?

金寨红军广场景区

金寨红军广场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寨红军广场是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和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将过去封闭式的博物馆和陵园,扩建成开放式样红军广场,将位于纪念碑后面的红军纪念堂拆除重建,形成了现在的红军广场,成为教育、休闲和旅游三位一体的公共场所。金寨红军广场是金寨革命烈士陵园二期改造工程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9月开工建设,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投资2250万元,其中包括广场、上山台阶步道、旅游厕所、牌楼、绿化、照明、挡土墙和雕塑等工程。

近期,金寨县又投入资金2300万元,组织实施了烈士陵园其它改造工程,改造革命博物馆展室并重新布展,重建红军纪念堂,建设洪学智将军纪念碑,整修烈士塔和红军烈士陵园,进一步展示“千里跃进,将军故乡”主题。整修一新的烈士陵园将更加凸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新形象。

2008年10月2日,洪学智上将的骨灰也正式安放于红军广场之上。

金寨县红军广场旅游景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景点,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与绿色山水景观紧密相连,具有山区特色的红色旅游景区,年接待参观者50万人次。

金寨县红军广场建设面积1.9万平方米。

红军陵墓

安葬着林维先、洪学智、滕海清、詹化雨、陈祥、余明等已故将军和老红军的遗体和骨灰。

安徽必去五大旅游景点有哪些?能不能具体说说?

安徽南陵县位于芜湖南部,地处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地带,南陵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始置春谷县,三国名人周瑜为南陵春谷长。如今,在南陵县城的春谷公园还屹立着一尊周瑜像,雄姿英发,气宇轩昂。

南陵主要以乡村休闲旅游为主,自然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显著。个人推荐美丽乡村一日游,也可以称之为“霭里爱你眷恋之旅——烟墩霭里、小格里森林公园”,具体游玩线路如下:

霭里景区(国家3A级景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桥头村——大木山村——仓里村(原乡民俗体验)——格里胡村——岑山登高(循诗仙足迹,品《山中问答》)——悠谷森林山庄(中餐,品尝正宗霭里八大碗)——小格里森林公园养生福地):五连池(森林氧吧,清肺健身)——油盐石揽胜——返程

■霭里景区

该景区是国家3A级景区,地处芜湖市最南端,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拥有北纬31度保持最完好的原始次生林省级小格里森林公园,诗仙李白慕居于此,留有诗篇《山中问答》,景区霭溪河自岑山蜿蜒而下,宛如缎带连缀着古桥、古道、古井、古树、古洞、古村,花木葳蕤,溪水潺潺,山水相映,烟雨朦胧……

烟墩古称烟墩铺,因设烟墩(烽火台)而得名。烟墩镇以邂逅、徜徉、眷念为内涵,村景共建、主客共享,倾力打造乡村生活升级版。创意策划“彩跑大木山”“爱你霭里·健康骑行”、白茶采摘、秋登岑山、“世外桃园”欢乐采摘节、“八大碗”美食大赛等活动。培育油坊、蜂坊等“十八坊”农产品特色品牌,建成特色乡村民宿28家。

霭里的“桥头堡”,美丽而舒然。“诗仙桥”“罗隐桥”静卧村中,向所有经过的人们诉说着霭里氤氲的文化内涵。进入桥头村后,你便可以一点点抛开都市里的嘈杂和烦恼,从这里开始,悠然闲适的“慢生活”将扑面而来。

——桥头美丽乡村:霭里最早的美丽乡村,唯美而精致。那些盛开的花儿,热烈欢迎着初见霭里的人们。阳春三月,油菜花香,山谷流金;盛夏七月,葵花向阳,齐齐绽放。花儿延绵十里宛如花廊,错色 植的“爱”字以其独特的色调彰显着野性之美、温馨之意。

——仓里:它是霭里的粮仓,也是霭里传统民俗、农耕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落。仓里发端于唐宋,兴盛于明清,背靠金钟牌山,面对西山竹海,仓盈廪满,崇尚礼仪,是霭里举办民俗活动最多的村子。

——格里胡美丽乡村:位于霭里的岑山脚下,与青阳、泾县隔山而望,如同一块璞玉,古朴美好如初见。

——岑山:又名碧山,诗仙李白曾游居于烟墩小格里、碧山一带,留下名作《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现在碧山古石桥——碧溪桥还保存完好。据考证,李白就曾驻足此桥作诗吟咏。

——悠谷森林山庄:依托小格里森林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能同时容纳100余人就餐,20人入住,配套有停车场、旅游公厕休闲茶室、户外厨房、棋牌室、有机家庭农场和采摘园,拥有特色酒窖1处,自酿白酒、黄酒、米酒别具一番风味。山庄先后荣获安徽省五星级农家乐、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安徽省休闲农业会员单位等称号。

■小格里森林公园

有“安徽香格里拉”之誉,小格里天然植被郁郁葱葱,且有着地球北纬31° 保持最为完好的原始次生林,其负氧离子含量极高,空气清新湿润,是华东地区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与养生福地。

这里环境清幽典雅,四季气候宜人,春可品茗赏花、夏可垂钓避暑、秋可登高吟红、冬可踏雪寻梅……全年皆是景,美不胜收!

小格里主要景点有五连池、大小天池、古油盐寺遗址。既有青山,更有山泉汇聚而成的池潭,还有很多关于仙人的传说。在姑嫂峰、神女峰等自然景观背后,蕴藏着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等着你一边登高一边浮想。

关于安徽的旅游景点介绍

安徽古镇三河介绍一:

非常高兴向各位朋友介绍美丽的三河。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 年设市,当时人口5.6 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壮大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三河经济发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经济强镇、生态新镇、历史名镇”的旅游城镇形象。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改革开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三河,座落在巢湖岸畔,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位于安徽省城合肥至黄山、九华山的旅游黄金线上,距合肥35 公里,因环镇而抱的丰乐河、杭埠河与流贯镇内的小南河合而为一而得名。镇内五里长街古建筑飞檐翘壁,雕梁画栋,青石板路光滑清澈,见证着三河所经历的风雨岁月;镇外,河湖环绕,稻花飘香,碧波万里,风光潋滟,一派“‘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丽风光,形成了“外环两岸、中峙三洲”的独特地貌。三河是具有2500多年的水乡古镇,史称“鹊渚”,是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历史 文化 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环境优美镇,合肥市“新十景”之一。

三河,以水乡古镇为特色。源于水,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水是三河的灵魂。2900米小南河穿镇而过,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河上古桥横跨,水中游船荡漾,河边垂柳拂水,岸上却是古老的徽派建筑群和百铺相连的古大街,前门店铺,后门码头,依河傍水,河街相连,再现了一幅现代的“ 清明 上河图”。

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自古就有的古河,从古代流淌到今天;古河上有石桥,连接着记忆与梦想;走进古圩,则让我们感受到原始的自然风光;青石板上的古街巷,保留着历史街区德肌理;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形成少见的晚清建筑群;古茶楼依堤傍水,荟萃了三河饮食文化的精华;曾经十分红火的古庙台,缭绕着昔日的沧桑云烟;太平军遗下的两段城墙,则给我们留下了古战场的战火痕迹。总之,三河八古,佐证和诠释着三河的古老,给今天的游客增添了访古探幽的雅兴和情趣。

非 物质文化遗产,庐剧作为中国一个剧种,在江淮地区广为流传。三河是庐剧的发源地,庐剧的第一剧目——《小辞店》生活来源于三河,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小辞店》里发生的缠绵纯洁的 爱情 故事 。

三河 民俗文化 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 春节元宵节 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 端午节 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 中秋节 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

游览三河,观赏的是风景,感受的却是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三河,这座镶嵌在巢湖岸畔璀璨的明珠,以“水乡古镇”独特的魅力,笑迎四方宾朋。

安徽宏村旅游景点介绍二: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 国画 里的乡村”。

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更是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那巍峨苍翠的雷岗当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躯。以村西北一溪凿圳绕屋过户,九曲十弯的水渠,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蓄成一口斗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鹆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跃然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科学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 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至今仍为际联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钅容 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陈复礼、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进入九十年代,宏村入境游客人数每年以40.5%的速度增长,其中又以港台及海外游客为多。去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万人次,门票收入60.8万元,比上年增长8%。在2000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安徽佛子岭水库旅游景点介绍三:

佛子岭水库是建国初期我国自行设计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连拱坝水库,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发电、航运,系治淮委员会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设计。指挥汪胡祯,政委张云峰。

1952年1月动工,1954年11月建成,历时2年又10个月。水库位于淠河东源上游,坝址在巴山城西南17公里处,漫水河、黄尾河径流入库。坝下东淠流至两河口与西得河上的响洪甸水库泄水合流,经横排头、六安市、正阳关注入淮河,实际控制面积1270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 4.96亿立方米,相应洪水位130米,汛期兴利库容1.2亿立 方米,死库容 1.25亿立方一米,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

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输水钢管和发电厂四个部分组成。拦河列为钢筋混凝土连拱坝,东岸端为重力坝,西岸端为平板坝,全长半5洼拱坝段长 413. 5米,有20个垛和21个拱组成。1983年大坝加高1.5米,并加做防浪墙高1.1米后,坝顶高程由原来128.46米增至129.96米;防浪墙顶高程由原来129.56米增至131.06米;最大坝高由原来74.4米,增至75.9米。溢洪道位于东岸山凹,开敞式,1984年由原来5孔扩建为6孔,堰顶净宽63.6米,孔宽10.6米,最大泄量7540立方米/秒。泄洪钢管3道,管径l.975米,分别布设在13,14,15号垛内,最大泄量225立方米/秒。发电引水钢管6道,供新老两座电。厂输水发电,合计发电流量98.25立方米/秒。

水库工程是在既无 经验 、条件又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参加施工队伍来自四面八方,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自治淮委员会、六安干部学校和大专院校应届 毕业 生;轧钢、灌浆、起重、运输等技术工人来自上海蚌埠、合肥;民工来自六安、阜阳两专区农民,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的第一水利师咱始至终参与最艰苦的工程,工地最多上工人数达一万余人。工程耗用钢材8010吨,水泥 6.3万 吨,共做土方99万立方米,石方82万立方米,混凝土23.9万立方米。水库大坝垛拱浇筑到顶后,当年经受洪水和6月17日10时15分5.25级地震考验,安然如故。

Hash:725d31b0bd5553eaed17ac1cb2a0e07876cee9f5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