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地坑旅游攻略「三门峡地坑院旅游专线」

导读:三门峡地坑旅游攻略「三门峡地坑院旅游专线」 陕州地坑院的建筑有什么特色?当地建筑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三门峡建在地下的建筑为什么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被淹没? 三门峡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好玩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景点怎么样 三门峡一日游景点有什么推荐的吗?

陕州地坑院建筑有什么特色?当地建筑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中国有很多传奇的住宅,有建在山洞里,有漂浮在水面上的,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建在地下的村庄。六千多年前,陕塬先民掘穴而居,与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相依而生,创造了灿烂的庙底沟文化。直到1950年,我们在河南陕县发现了庙底沟遗址,才能沿着陕塬的黄土寻找失落的地下古村落,在陕州地坑院就能嗅到远古的气息。

陕州地坑院是非常巧妙的古老民居样式,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民居建筑;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这些在地平线5~6米以下的“地下四合院”默默存在了约4000年,也是人类原始“穴居”发展演变史的实物佐证。如今“穴居”地坑院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保存较好,特别是陕县西张村镇的庙上村,据说有“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景象,其中较早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住了六代人。

这种地貌在河南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它原指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中间平坦。在陕县,这种地貌十分平常,它们由厚为50米—150米的黄土构成。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具有抗压、抗震等作用,为挖掘地坑院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研究陕县地图,一个这样的塬可以覆盖一个乡镇,甚至覆盖两个乡镇。陕县近百个村落的近万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东凡塬、张村塬和张汴塬三大塬区上。这三大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各地都有仰韶文化遗迹发现。而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从地面看,只能看见树梢从地坑天井院里探出头来。当游客沿着青砖小路顺着台阶走下,拐过弧形的甬道,原本幽暗逼仄的景象豁然开朗。院内有数个功能各异的窑洞,主窑、客窑、厨窑、牲畜窑、门洞窑等一应俱全。而有条件的人家,一般都会在天井四周立起1米左右的女儿墙,内侧向院内挂瓦出檐,看起来美观大方,而且又能防止地表上的雨水流入。

三门峡建在地下的建筑为什么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被淹没?

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绝佳的避暑之地,重庆吊脚楼藏族的碉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北方气候干燥,并不适合这些,该如何避暑呢?地坑院,你有听说过吗?是中国最具风情的窑洞!不在陕北,而是在三门峡,而且去了你才会知道是个多么好的地方,这地坑一点也不坑!

三门峡面积广阔,覆盖着陕西、河南、陕西以及甘肃四大省份,处在四省的边界,也是唯一让四省都值得骄傲的一大自然景区,最具特色的是在这每个省份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坑院,然而历史最悠久的地坑院就位于河南的三门峡,这里直到现在还住着一百多户人家,是这里祖祖辈辈的延续,可是对于地坑院的了解,人们知之甚少。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北方人们的穴居生活方式。据考证,天井窑院距今已有1500-2000年的历史,属于黄土高原地域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是人类''穴居''发展史演变的实物见证。这些地坑院造型独特,全是在高处的平坡上挖出来的院子,相当有观赏、研究价值。这种奇特的民居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

这种院子顾名思义就是建在地下,基本上都是深挖地下六七米的院子,就像是挖了一个很深的坑,把里面掏空之后装修出来。一间老少全住里面,不怕刮风下雨,当地的地下庭院也是考虑到雨天不被雨侵,都是选择在一些地势高一点的空地上挖建的,全年的雨量没有南方那么频繁,所以说这些地窑式的房子从来不会被洪水淹没。

这种院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夏天的时候,四面八方形成的墙所折射的影子会把这都遮盖住,只有正日当空的时候才会有阳光照射进来,可以说是纳凉圣地了。同样,冬天的时候也不会太寒冷,四面八方就算刮多大的冷风也对里面不太有影响,这样的设计实在是太完美了,像这样的房子才能真正实现冬暖夏凉。所以说这些院子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居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让这些代表了当地民俗生活的地坑院名扬海外,发扬光大。

三门峡市旅游景点有哪些?

陕州地坑院、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三门峡大坝、虢国博物馆夏后皋墓等等。

1.陕州地坑院

地坑院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便是它的真实写照。陕州地坑院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每个坑的主体不同,旨在全方位向人们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地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2.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间的生态区,东起209国道三门峡市涧河桥,西到陕州大道与沿黄观光路交叉处,南接陕州大道,北至黄河滩涂,现管理面积12000余亩,(其中陆地面积6150亩,水面、滩涂6000余亩)。该景区是在陕州古城遗址及对青龙、苍龙两条涧河的治理改造基础上逐步建设起来的。2007年2月6日被国家建设部批准命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主要包括双龙湖白天鹅观赏区、陕州故城和沿黄生态林带三部分。由于三门峡黄河库区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每年迎来数以万计的白天鹅到此栖息越冬,洁白美丽的白天鹅、碧波荡漾的黄河水、深沉厚重的黄土高坡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三门峡由此被誉为“天鹅之城”,2010年春季更被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唯一的“中国大天鹅之乡”。

3.三门峡大坝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市区14公里,从市区乘旅游专线车可达。是一处依托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而建成的风景名胜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水库观光游憩类人文景观。其中,三门峡大坝是建国后我国在黄河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它是响应毛主席的“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而于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体工程完工。

这里峡谷险峻、景色秀美,两侧的山体蜿蜒起伏。景区内的主要景观有:黄河展览馆、大禹公园中流砥柱张公岛、梳妆台、水晶宫炼丹炉、黄河古栈道等。

中流砥柱,屹立在三门峡大坝下方激流之中。自古以来就被世人传颂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中流砥柱石。相传这块石头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古时的三门峡谷,石岛、暗礁犬牙错落;悬崖绝壁,森然 耸立。过往的船工们要想将船顺利撑过三门峡谷,必须要在船过三门时朝砥柱石直驶过去,在船与石几乎将要相撞的一刹那间,石前的回水就会将船轻轻拨划,从而使船工们获得九死一生的成功。中流砥柱石作为黄河上的一大奇观,千百年来,无论是遭遇狂风暴雨的侵袭,还是经受惊涛骇浪的冲刷,砥柱石都巍然屹立在这里,水涨它也涨,永远淹不没冲不垮。历史上无数的文人学士,对它推崇备至,并为它吟诗作画。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对这里的雄伟壮观赞叹不已,尤其仰慕大禹治水,剑劈三门的丰功伟绩,欣然令笔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勒于砥柱之阴。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好玩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景点怎么样

陕州区没什么好玩的, 但陕州地坑院值得一去,最近比较火。 陕州区还有温泉,比较有名, 一般去陕州区的外地人都是去泡温泉

三门峡一日游景点有什么推荐的吗?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推荐去卢氏城隍庙、虢国贵族墓地、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1、卢氏城隍庙

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宣德年间毁于战乱之中。现存建筑有正殿五间,座北向南;香祭亭转角楼和乐楼各三间;东西厢房各十间;左右香积厨各两间;门前三间,均系黄龙脊,绿瓦与各种脊兽相映成趣。

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檐牙飞翘,工艺精美,朱门高柱,明丽豁敞,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的科学依据和模样。建国后县初级中学设此,1960年至今,为县文化馆驻地,是全县人民的文化活动和文物收藏中心。

2、虢国贵族墓地

虢国贵族墓地位于三门峡市区北上村岭,总面积五十八万平方米,在经文物部门钻探的十四万平方米内,共有各种贵族墓葬一百四十二座。其中,大中型墓葬十九座,车马坑十二座,其它种类的祭祀坑五十余座。

在已发掘清理的九座墓葬中,有国君墓二座,太子墓一座,姬妃墓一座,车马坑二座。共出土铜、铁、玉、石、金、陶、木、皮革、麻布等九大类文物一万七千多件。其中出土的大型青铜礼器二百余件,大部分铸有铭文。

3、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三门峡市委、市政府为创建最宜人居城市、加强对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开发而实施的一项重点工程。

三门峡市在原来陕州公园的基础上先后建成青龙坝、苍龙坝、双龙桥以及沿黄道路和绿化、景观等工程,形成了一个连接三门峡市东、西两区的自然生态区。

Hash:00894b31fc4f64a0d01a8263bafd2db8ddb63f2d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