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亳州:去品味吃货眼里的亳州美食,这是不容忽视的味道

一部《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地展示了中国各个地方的美食文化,更是唤起了人们心底对家乡味道的渴望。麻糊、娃娃鱼、撒(sa)汤、牛肉馍、干扣面、油酥烧饼……这些,我相信每一位来自安徽亳州的人,是最熟悉不过的味道。

亳州( bó zhōu),是安徽省下辖地级市。亳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都说亳州有钱人多,还很会吃,在这样一个惬意的生活环境下,亳州又向我们展示着什么样的故事呢?

看舌尖上的亳州:那就去品味吃货眼里的亳州美食,这是不容忽视的味道。

涡阳苔干涡阳苔干虽系干品,但经清水泡发后,具有“色泽翠绿,响脆有声,味甘鲜美,爽口提神“之特色,故以”清新素雅“著称于世,倍受海内外消费者青睐。

此外,你知道吗?这个涡阳苔干还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义门熏牛肉:这个也是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义门镇的特色美食。义门熏牛肉制作出来的牛肉形状整齐,颜色鲜红,香鲜无比,且味透易嚼,入口即烂,美味极佳,十分畅销。

涡阳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县”,而且涡阳义门镇是回民聚集的地方,所以食牛肉是这里人们的习惯。经过长期实践,义门人摸索出了一套熏制牛肉的方法,形成了风味独特的牛肉食品

义门镇,自古五谷丰登,土地肥沃,名人辈出。而东汉时期的著名孝子韩伯愈就出生在此地,“伯愈泣杖”的典故大家都知道,被尊为“二十四孝”之一,如今,义门镇还有“泣杖祠”。

韩伯愈何其孝顺,母亲爱吃牛肉,韩伯愈就千方百计帮母亲买来鲜牛肉,卤煮、烹炸,用烧饼夹着牛肉来吃,香味诱人,母亲久吃不厌。古时,又没有冰箱,牛肉的储存很成问题,韩伯愈经过多次实验,就研制了熏牛肉。

应该说,韩伯愈研制熏牛肉颇费了一番工夫。这个新买来的牛肉十斤,必须是牛腱肉,再用盐巴和茴香粉来腌制,浇上卤水 ,放入缸中,腌料均匀地涂抹在上面,一层层码好,为了不让肉块发酵变质,还需要隔三差五“倒缸”,也就是上下翻动,这样,腌制的味道均匀,味道鲜美。

有时候为了让肉理松软,还需要拿出肉块在树身上摔打,直至水分被甩干得差不多,肉质也松软了,方才放到缸内,用木炭来熏,熏好的牛肉易于储藏,可随时拿出来煮食。

煮食牛肉需要用地道药材,韩伯愈自知这里自古就是药都,药材从来不缺,许多名贵的药材,比如这个桂皮、丁香、草果、八角、生姜、花椒等按比例放入沸水,煮熟后,滤去水分,过油来烹炸,即可食用。

这样做出来的牛肉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入口易嚼,壮嘴,松脆,且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等养生保健功效。韩伯愈常常做给母亲吃,以博得母亲欢欣。

其实,义门镇自古属于亳州,在东汉时期,牛是主要的劳动力,是一家一户的宝,自古有“立春不鞭牛”之说,立春之后,就不能用鞭子来驱赶牛了,何况宰杀烹食?足见,孝顺的力量之大。

而后来,义门镇也多有孝子出现,他们也争相为母亲做这种熏牛肉,会不会做熏牛肉成了孝子与否的标准之一,于是,熏牛肉的做法逐渐传承下来,直至如今,成了义门镇乃至闻名全国的美食名片。可以说,孝,是人间最可口的美味,香飘神州,沿袭千年,不绝如缕。所以这一份义门熏牛肉,吃出浓浓的中华传统美德。

利辛撒汤:"撒汤"这个汤在山东一带比较常见,主要是用羊或者鸡的骨头来熬制的汤。

传说乾隆皇帝寻访山东(具体什么地方搞不清楚了)偶尔喝到此汤时,便问到身边的大臣这是啥汤啊?旁边的当地大臣大都是山珍海味度日,其实也不知道具体名字,因此就灵机一转就对皇上说,多谢万岁赐名此汤"撒汤"。

亳州牛肉馍:这个薄如纸片的面皮,是将牛肉末、粉丝和调料等进行搅拌成的馅儿,再包裹成锅盖大的圆饼,放入平底铁锅烙烤。

牛肉馍彻底熟透需要半小时到40分钟,这期间需要把握时机给牛肉馍翻身,让牛肉的香味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激发。所以这牛肉的香,粉丝的软,面皮的脆,就掀开了围观等候食客们大快朵颐的一天。

亳州曹操鸡:这是三国期间治愈曹操病情的的亳州传统名菜,这道菜系经宰杀整型,再进行涂蜜油炸后,经 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

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满口。而且此道菜里用了天麻、杜仲等18种中药材配料,连曹操这个大官都爱吃,百姓当然喜欢。

亳州的蒜焖凉粉:这个也是久负盛名的,早在清朝末年就声名远播。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一些凉菜,亳州的凉粉是炒着吃的,切块的凉粉放入平底锅,再加上醋、蒜汁、盐等调料,用木制锅盖一焖,一碗晶莹透亮、入口滑软,清香爽口的蒜焖凉粉就出锅了。

娃娃鱼:这个说的可不是国家级保护动物,而是一种用红薯淀粉制成的特色小吃。其制成的娃娃鱼飘散在酱醋汁里,还真像是一条条小鱼。

而喝娃娃鱼一般在夏季,因此来一碗冰镇娃娃鱼,爽滑弹牙,中间的胡萝卜榨菜点缀其中,酸甜可口,解渴又可作零食挡饿。

扁豆糕:这是亳州地方独有食品,需要将扁豆进行洗净,再放入水内侵泡一小时捞出,加少许淀粉、糖、佐料调成稠糊状,堆在篦子上蒸熟即可,形状呈圆形,可大可小,可厚可薄。其入口清香松软微甜,为居家调剂生活之上品。

免责声明:“觅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传递更多信息,所发布的爆料不代表本号同意其观点和其真实负责。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敬请谅解。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告知我们。

一线潮流情报,一线时尚资讯!编辑:觅食健康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时光,我另存为。

Hash:68d2ee42c1199e1c97bfd0581b597d3949ab1d69

声明:此文由 觅食健康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