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内蒙古这座墓为谁而建?

清/明/时/节/雨/纷/纷

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如茵,故名青冢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

内蒙古有一处地方,即适合清明踏春,又适合清明缅怀——昭君博物院,原昭君墓。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王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以一己之力为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和平相处做了重要的贡献,成为流传千年的佳话。

传说早年间秋凉霜冷之际,塞外草木凋零,唯有昭君墓上草色青青,因此,昭君墓又被称为“青冢”。“青冢拥黛”被誉为呼和浩特八景之一。

而后人为纪念王昭君在山西河南内蒙等地都修了“昭君墓”,惟内蒙古呼和浩特这一座与史书记载相符。

墓前与墓顶各建有亭,周围景色宜人,加上晨曦或黄昏的映照,墓地的景色似乎时时都有变化。

民间传说昭君墓一日三变,“晨如峰,午如钟,酉如纵”,更增添了昭君墓这一塞外孤坟的神秘色彩。

景区内有文物陈列室展出历代“和亲”有关史料,馆内有昭君出塞的场景,滿蒙联姻,王昭君雕相,距现在有2000多年的历史,值得一游。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昭君是正史记载过的人物,姓王名嫱,字昭君,出生于湖北秭归。据说,小时候她常在河边洗脸、捣衣,日子久了,那条小河的水竟然焕发一种香味,后人称那条小河为“香溪”。

自昭君嫁到匈奴以后,汉匈的关系大大好转,双方和睦相处,五六十年没发生过战争。于是,在政治家眼里,昭君就成了促进民族团结的女英雄。

呼和浩特周边的人文景观最著名的当属昭君墓,她宛如北方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名扬世界的旅游胜地。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与昭君墓有关的诗句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本文来源:阿北Yenny

图片来源网络

旨在分享交流

不涉及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5b948ba04e58472bce1a133d4597e07c90115590

声明:此文由 内蒙古旅游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