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契丹公主墓现身,驸马竟然是舅舅!家族秘密震惊考古界…

惊现契丹古墓

1986年6月5日,内蒙古通辽奈曼旗的一个小山村里,传来了一个消息:

一辆正在蓄水坝施工的推土机无意中推出了一座千年古墓。

考古人员迅速出动,来到了现场。根据现场发现的青砖初步断定,这是有一座辽代古墓

辽代的时间为公元907年—1125年。

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

这个时候正好是中原地区南、北两宋时代。

辽代契丹族

工作人员起初认为,根据经验判断,辽墓几乎百分之百被盗掘,

这座刚刚发现的辽代古墓,应该也躲不过这一残酷事实。

在当时的考古记录中,确实也没有发现一个完整的没有被盗掘的辽国墓葬。

戴着黄金面具的公主

然而,在清理到墓道口时,人们惊喜的发现,墓葬的封门砖竟然完好无损!

这无疑是给大家打了一剂强心剂!这座契丹古墓很有可能没有被盗墓贼光顾……

接下来的发掘中,墓葬发现的数量庞大的陪葬品震惊了在场每一个人。

墓葬的布局与中原地区的所差无几,墙壁上画满了精美的壁画

在主墓室中心位置,有一个平台,这里便是尸床,是存放墓主尸身的地方。

让人们意外的是,尸床上赫然躺着两具遗骸!

两具遗骸并排放在尸床之上

更让人吃惊的是:

两个墓主人都是头上顶着鎏金的银冠,脸上还戴着黄金面具,

身上还裹着银丝的网络,脚上踏着簪花的银靴。

带着黄金面具的尸身

惊人事实:公主与舅舅合葬

人们在墓室中很快找到了墓志铭,这座奢华大墓的主人身份即将揭晓。

通过墓志铭的解读,工作人员了解到这座墓葬为一座公主与驸马的合葬墓。

公主是耶律氏,辽景宗与萧太后的孙女,被封为陈国公主。

与公主合葬的,是她的驸马萧绍矩。墓志中关于驸马的介绍非常少,

但是查阅辽史,一个让人意外的信息跃入眼前:

驸马是辽代的贵族,他的身份竟然是陈国公主的舅舅!

这一发现让人意外,到底是公主对爱情的自由追逐,还是有着其他原因造成了这样了联姻?

新婚公主花季凋零

辽朝,与中原的很多朝代一样,也存在着内部权力的斗争。

政权长期以来掌握在两大家族手中:皇族为耶律氏,后族为萧氏。

两大家族以近亲联姻的方式,将权力牢牢把控在手。

或许正是辽朝世代遵循的近亲联姻制度,让他们的后代身体健康状况受到影响,

陈国公主与驸马在婚后两年之内,相继去世。

根据墓志铭记载,公主去世于公元1018年,

当时年仅18岁。

驸马死亡的时间还要先于公主,年纪大约在25至35岁之间。

奢华的陪葬品

经过工作人员的清理,陈国公主墓中共出土了玉器水晶玛瑙琥珀、金器等陪葬品3217件。

出土精美玉器

出土琥珀项链

出土黄金面具

在这三千多件器物中,公主与驸马脸上覆盖的黄金面具最为神秘,

神奇诡异的葬俗

他们为什么要以面具的形式下葬?这其中又隐含着什么样神秘的丧葬习俗?

通过了解契丹人的葬俗,人们开始寻找答案:

作为游牧民族,对自然的敬畏由来已久,

以至于死后,也希望将自己归还给自然。

因此,契丹人有着独特的葬俗——树葬。

也就是人死后,不急于埋葬,而是将尸体放于树上,让其自然风干。

再把尸骨重新捡起来埋葬。

契丹人的树葬

可是,陈国公主墓的情形并不像史书中记载的契丹人的树葬相似,这又是为什么?

原来,随着契丹铁蹄踏进中原,丧葬习俗开始悄悄的影响着契丹人。他们开始将本民族文化中原文化相融合。

这一时期,除了单纯的树葬,也出现了停尸、墓葬等。

作为辽国尊贵的公主,她的墓葬自然也需要尊贵奢华,因此以墓葬的形式最为合适。

黄金面具之谜

《辽史》记载,辽国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死后一年才下葬。

辽代的皇帝与贵族,都有此习俗,死亡后先要停尸很长时间再埋葬。

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寄托一种对逝去亲人希望他们“复活”的思想。

然而,尸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开始腐烂,在后期殓葬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对尸体进行保护、美化和粉饰,就出现了黄金面具覆面以及银丝网络全身。

这是契丹贵族典型的丧葬习俗。

陈国公主墓考古发掘,将这一丧葬习俗,

完完整整的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于进一步研究契丹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正值花季便匆匆凋零的公主,

政治需要近亲联姻的舅舅驸马,

一段千年来契丹皇族的无奈,就此落下帷幕……

Hash:ac7646d25db04949dfb6c3a9fb53cccaa7e38af8

声明:此文由 涵熙人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