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古栈道,几座英雄冢,被称作“汉人老家”的汉中,饱经沧桑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

刘邦汉中,烧了褒斜栈道,之后拜韩信为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乘势而定三秦,重新在关中站稳脚跟,为大汉407年统一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汉中就是汉朝的发祥地。

汉中市位于陕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汉中平原,因汉水而得名,自古就有“天汉”之美称,也叫过褒国、兴元府、南郑、汉都、梁州等名字。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各路英雄豪杰轮番登场,演出了无数慷慨激昂的历史大片。如今繁华褪去,只留下一处处古迹让人凭吊。

这正是: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说起这汉中的故事,咱们得先聊一聊这古栈道

栈道是我国古代在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通道,也是兵家攻守的交通要道。《战国策·秦》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蜀道,其中,90%的主体在汉中境内。

主要有:子午道,褒斜道,金牛道,米仓道,党骆道,陈仓道,连云道,祁山道,荔枝道。

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

褒斜栈道,在今眉县斜峪关到勉县褒城一段,北从关中斜谷进,南从汉中褒谷出,因而得名。

栈道南端叫小石门北端叫大石门,两个石门通长16.3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名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1975年,水库大坝按设计高水位蓄水,栈道石门及将军铺、褒姒铺、《栈道平歌》摩崖(即“八个碑”)等古迹和栈道遗迹都淹于水库中。

行于栈道,放眼碧波荡漾的石门水库,是那样的绮丽,又是那样凝重。在这翡翠般美丽的湖水下面,埋藏着两千多年的壮丽历史,和被世人吟咏了两千年的恢弘史诗。

那么说烧栈道的主意是谁出的呢?汉留侯张良张子房。

张良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四海。

400年之后的东汉之末,张良的第10代孙张鲁做了“汉中王”,为了尊崇先祖不以功高盖世而讨封,不以位极人臣而自居的超群拔俗之德,便修建了这座“汉张留侯祠”,又称“张良庙”。

张良庙

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南距汉中101公里,北邻凤州76公里,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

历经1700年,原址已无从考察,现存张良庙是明、清建筑,6大院,有房舍150余间,占地14200 平方米,为陕西大型祠庙之一。

张良庙依山傍水,四季风景如画,建筑众多,古朴黄雅,其中匾额对联、文字兔词多有佳句。庙中碑石、摩崖近百块,各种书法,流派纷呈。正是由于这些优越的条件,四季游人不断。

网友评论:“张良庙有很多建筑,古朴而极具特色,庙里的香火很旺盛,桑烟氤氲。最值得推荐的就是庙里的大花园,各种小型的植被与参天大树混合在一起,凌乱有致,在配合着这古寺的宁静,让人心生美好。真的是一个值得一去的景点。”

西汉建元二年,有一个姓张的青年从长安出发,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这个人叫做张骞,在他的家乡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有张骞墓及张骞纪念馆。

张骞纪念馆

张骞纪念馆的建筑布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由接待、展览、陵园三部分组成,其建筑为三进四院、左右对称的仿汉古建群。西区以展示西域诸国的地貌、建筑,风情、文化等内容,为园林休闲区。

张骞墓坐北朝南,南北长35.6米,东西宽20米,高5米,成覆斗形。四周古柏参天,竹影婆娑。墓前一对汉代石虎雕工粗犷,姿态雄伟,格局大方

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

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汉中还有一位名人就是“蔡侯纸”的发明者——蔡伦,在蔡伦的封地建有蔡伦墓祠。

蔡伦墓祠

蔡伦墓祠位于陕西汉中洋县城东10公里的龙亭镇,是中华民族“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长眠之地,也是蔡伦的封地,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内古柏参天、殿宇栉比、碑石林立、风景秀丽而幽静,墓祠分为南北两部分,墓区居北,墓冢高约7米,长30米,宽17米。

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

其实汉中还有一个最出名的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武乡诸葛亮

诸葛亮以汉中为基地,先后对曹魏用兵共有七次,后世的名著《三国演义》对此进行加工,概括为“六出祁山”,并不是史实。

建兴十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与魏司马懿在渭河两岸相抗,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葬汉中的定军山下。

武侯墓

诸葛亮墓区,占地360亩,有明清遗留下来的古建筑70余间,千年以上古柏40余株,其中1700余年的22株。

墓高5米,方圆60米,四周围砌以八卦形花墙。墓前竖碑一块,上刻“诸葛亮武侯之墓”,墓后有“护墓双桂”,高达19米,胸围1米左右,树冠如盖,浓荫蔽冢,清雅宜人。

庙内文物荟萃,匾联层层,碑碣林立,或颂武侯高风亮节,或赞诸葛敏睿才智,墙上丹青绘着诸葛亮当年的故事。

武侯祠

在勉县城西4公里的川陕公路边上,与武侯墓隔汉江遥遥相峙,自成一体,各具特色。

公元263年,即诸葛亮死后第29年,刘禅才下诏立祠。当时因“建之京师,又逼宗庙”,故选祠址于定军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这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

古祠大殿内现供有诸葛亮泥塑坐像一尊,坐像上面,悬有清嘉庆皇帝亲笔御书的“忠贯云霄”匾额。

祠外碑石林立,古木森天,在经历的千年时光后,遗存下大量书画雕刻、彩绘等文学艺术类的珍贵文物,整个建筑规模宏大,亭台楼阁,景色优美。

除此之外,汉中还有萧何墓樊哙墓李固墓马超墓祠等两汉遗迹。

正是:

一条栈道几座坟,英雄豪杰化微尘。

从张良献计入汉中西汉兴起,到诸葛亮六出祁山兵败五丈原,东汉结束,汉中见证了整个大汉的兴衰成败,最后只留下一声叹息。

来源:微博@时尚旅游菌 l

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Hash:3a160f7e2d6388aad6fd0d74f273da2a69e76b6e

声明:此文由 汉中在路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