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腾冲之-保山市腾冲市腾越镇热海社区,中原文化在边地的散文诗

热海传统村落原为绮罗,古名“矣罗”。因有秀水东来,环绕宛若襟带,状似绫罗,明清时期雅化为“绮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分中绮罗、下绮罗两个片区(《徐霞客游记》载“绮罗老作矣罗,其村颇盛,西依来凤山,南瞰水尾山,当两山凑间,盖罗汉冲之水分为二流,南为绮罗水而逼南山下、又捣两山夹间。是村馆其谷口,竹树扶疏,田壑纡错、亦一幽静云”)。

辖区面积12.13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8192亩,户籍人口4990人。村落地处东经98°31′50″、北纬24°57′46″,位于腾冲县城南来凤山东南麓,东与洞坪社区接壤、南和清水乡相连、西与和顺镇毗邻、北至保腾路。最高海拔1663m、最低海拔1585m,居委会驻地海拔1632m,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1500mm。

绮罗早在唐、宋时期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元、明时期汉族不断移居腾冲,明代为军屯之地,田心小区原名“卬军屯”、左所营小区原名“左所营”。现居绮罗人祖辈多为明朝洪武年间随军征战留守将士,于此地建村定居,因此儒汉文化较浓,无论村落选址格局、街巷尺度空间、民居形制风貌、乡间民风民俗均保留了中原地带浓厚的地域和人文色彩,是中原文化在边地的遗珠,是中原文化在边地的散文诗。

绮罗是腾冲第二大侨乡,有华侨约1500人,分布在缅甸泰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美国等国家。村内有腾冲最早的乡村图书馆绮罗图书馆,有“南刘”老宅、李家大院等代表性古宅民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昌宫,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水映寺、李珍国故居等。

重要历史人物:

李珍国(1827~1887)--字聘三,下绮罗人,身材短小、健壮有力,自幼热衷武艺、精通拳棒,刀枪剑戟娴熟,攀援飞纵、敏捷似猿。胆略超人、挫强扶弱,乡里豪强敬畏。成年后至昆明,结识了岑毓英。岑任宜良县官,因境内动乱,请李率乡勇平定“匪患”,奖五品军功。

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腾冲回民起义反清,李珍国受官绅请托,率18练团丁乡勇,与起义军转战于腾冲、梁河盈江龙陵等地。起义军围攻腾城时,李数次领兵救援,激战10多天,最后失守。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十二月,李珍国、尹艺联结腾越厅所属6土司与起义军战于弄璋,起义军虏获李妻儿,扬言若其再进攻,将杀其妻儿。阵前,李嘱其妻儿“我既以身许国,不能以私害公,汝等既被擒,宜求速死”,致妻儿被杀。

李珍国与起义军转战18年,大小百余战,镇压了腾冲、盈江、梁河、龙陵的起义军。因“平叛”有功,升任威远营参将、腾越镇标中衡、左营都司、龙陵营参将,最后诰封匡勇巴图鲁、腾越守备总兵官副将。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德宗登基,发诏册封缅王,由李珍国协送。李在与缅王会晤中,得知英军假道缅甸入腾越,已派驻印度上校柏郎率武装起程。回腾后,又得知马嘉理从昆明经腾越到缅甸迎接柏郎,沿途刺探军情,绘制地图,图谋不轨。在腾越绅民支持下,李决定予以抗击,并密报云贵代总督岑毓英。十二月二十四日,李珍国召开沿边各土司、头人会,布置堵卡。后率兵到勐卯司署,得知柏郎、马嘉理已到该司驻地,他马上派早腊山官约会各路头人截击。不久,又悉柏郎改道经蛮允进腾越,并收到岑毓英“密札如议,伺机执行”的批复公文,当即派部将蔺小洪(驻雪列军官)、杨大武会同边民,进行截击。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正月十七日,蔺、杨与马嘉理遭遇,马首先开枪打死景颇族1人后被蔺、杨部杀死。柏郎所率侵略军被围堵在石梯附近的班西山下,最后仓皇逃离出境。马嘉理死后,清政府迫于英国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李珍国奉令至昆明候审,久困牢狱,后削职释放回腾。

腾越镇总兵朱洪璋委他为中将游击,朱到李舍探访,见他家道贫穷,借族人陋室蔽风雨,抚其背曰“你一生戎马,建功全腾,不怕死,不爱钱,真岳忠武之流”。朱将此情上报岑毓英,岑拨给巨款建盖新屋。朱洪璋书赠匾额、对联,匾额称“绩著边关”,对联称“困苦艰难,英雄本色;激昂慷慨,儒将遗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春,金国玉结伙占据八募,清政府派李珍国出兵将金国玉一伙瓦解。后李得知英国再次入侵缅甸,曾上书请派兵援缅未允。第二年,缅亡于英,李再次请缨往救,不许。他内伤国权、外痛毋族,郁郁不乐,辞官回乡,于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十月二十九日病故,葬于来凤山南麓。

后人纪念他的功绩,先后入祀绮罗文昌宫、古永昭忠祠、县城五公祠,建有功德碑。1987年,李珍国墓被定为保山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料源于《腾越镇镇志》)

绮罗图书馆

李含馨(1828~1919)--字兰生,下绮罗人。年少时逢回民起义,战乱不止,弃学从商,只身前往缅甸经商,几十年苦心经营富裕起来,后担任缅甸烟酒公司总经理,总揽缅甸各地的烟酒经营。因其公道正直,逐步赢得政府和当地群众信赖,清同治年间被聘为中、英、缅通商委员,后又被任命为缅甸中央政府支宾官,参与办理缅甸的外交、商业及军事事务,遂至巨富。

传统街巷空间

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英国派遣驻华公使馆书记官马嘉理赴滇查云南战事,同陆军官柏郎、探测员15名、英兵150名至腾越,复由腾赴缅,沿途测绘险要,欺凌人民,群情愤激。光绪元年正月十七日,马嘉理等由缅甸回滇,行至蛮允外的雪裂,马嘉理被当地少数民族所杀(马嘉理事件)。事发后,英、中方交涉签订了《烟台条约》。身为缅甸中央政府支宾官的李含馨从中斡旋,中、英双方都给李奖励,英女王奖李“勋章,赐禄”,清廷奖以“五品顶戴,授田铺”。后来在处理英国与泰国的“暹罗事件”中,李又从中调停,被英女王赐予“宝星勋章”。李含馨成为巨富后,慷慨好施,曾捐资独修华严寺之大厅。乡人修建东岳宫、妙光寺、水映寺、靖澜寺、李氏宗祠时,他都捐资赞助。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县知事徐嘉钰扩建济善医院,托前任腾越镇总兵张松林写信予含馨劝捐,含馨慨然从缅甸捐万金,请松林为监修。他在缅甸与华侨集资建造了云南会馆,设立了施棺会;建力勃坦金塔顶,捐英洋万余;修浮桥、建仰光医院、修大伯山公墓,均捐出英洋助修。后被民国政府嘉誉为“大善士”。(资料源于《腾越镇镇志》)

绮罗图书馆

李学诗(1874~1930)--字希白,下绮罗人。早年就读于来凤书院,稍长,随父到缅甸经商。他目睹英国殖民者的侵略掠夺、清王朝的腐朽卖国、边疆各族人民的贫困痛苦,非常激愤,弃商复学,决心深造,先后肄业于大理西云书院和昆明五华书院。曾一度回乡在水映寺开馆授学,署名罗生山馆,自号罗生山人。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他为后补腾越厅学附生,3次乡试不第,对科举失望。光绪三十三年,经杨振鸿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考入云南讲武学堂,结业后被派到腾冲,任腾越镇西防营军第五营左哨哨官,曾防守明光等关隘。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九月初六日,李学诗积极参加张文光发动的腾越起义,是起义军的主要骨干和杰出指挥员。起义胜利后,被张文光任命为南路统领,率兵下永昌,出顺宁(凤庆),克云州云县)、缅宁(临沧)。九月十六日顺宁哥老会头目谭鸿勋纠众攻占顺宁城,佯装迎接起义军,准备在九月二十九日交接兵权时枪杀起义军将领。起义军主动采取行动,枪杀了谭鸿勋。张文光委任李学诗协理顺宁府知府,兼顺、云协副将。

传统街巷空间

民国元年,西藏上层分子反叛,攻陷江亚、拉萨,川边的襄城、稻坝、巴里塘等地先后归附,印度军队乘隙侵入江孜,西藏地方长官钟颖飞电乞援。云南军都督蔡锷令殷承谳率师往援。李学诗以维西协副将出任援藏军先遣第一纵队长,连克盐井巴塘、里塘,转战至察雅,歼敌1800多人。翌年,奉命撤兵回原任,授陆军步兵上校衔,三等嘉禾章。民国2年夏,英军入侵片马,李学诗被任命为察勘滇缅界务专员。他深入中缅边境的孟养、孟密、孟定、耿马、滚弄江、九龙江、腊戌、木邦等瘴疠之地,细心考察,写成《滇缅边界调查记》,附图1卷,详记了边界的山川风土险塞要地。时值炎暑,瘴疠横行,随员15人只遗2人生还,李也染疾归来,在昆明治疗。卧床数年,两耳失聪。民国5年,任云南督军处上校参谋。民国8年,任陆军少将,授二等龙虎章。民国10年卸职,闲居广州上海、昆明等地,后随李根源定居于苏州葑门曲石精庐,直到民国19年病逝。

村域环境

章炳麟为李学诗书写了墓志铭,铭曰“长驽之材,何驭之短。利器在躬,何体之瘅。憔悴之欤,爪牙之选欤”。李学诗著有《天南随笔》4卷、《罗生山馆诗文》6卷、《治平吟草》4卷,记录了他一生征战事绩、云南边疆的山川物产和奇风险景(资料源于《腾越镇镇志》)。

李先和故居

李先和(1852~1917)--字为贵,号斯美。下绮罗老虎巷人。七岁随父入缅经商,在曼德勒创建“福和美”、“三益恒”商号,商号遍布缅甸、云南、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后回乡修建新居、祖墓、老虎巷李氏宗祠,并捐资曼德勒建盖第二瑞恩彬缅寺,光绪十七年(1891)获州同知衔(资料来源于下绮罗文化活动中心)。

李辅仁(1900~1940)--字幼庵,又名遇安,下绮罗人。生于缅甸勐拱,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冬到下绮罗小学读书。酷爱数学,初小毕业便能演算高小算术。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考入中学,目睹英帝国主义对腾冲的侵略和清朝政府的屈辱卖国,非常愤慨,立志奋发读书,科学救国。民国8年(公元1919年),在李根源提携下到广东韶关讲武堂第二期军训班学习。民国9年(公元1920年)到北京,考入北大预科班。民国13年秋,考入北大电机工程系。民国14年,经杨青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革命工作。是年6月,参加了北京工人、学生支援上海“五卅”运动的募捐、示威游行和罢课斗争。11月28日,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首都革命”。

白鹭

民国15年春,李与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的云南广南县壮族女学生侬淑玉结婚。李边读书边做党的工作,传送散发党的刊物,宣传组织“学运”。3月18日,北京3万多群众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通牒国民示威大会”。李参加了集会和游行。反动军警向示威游行队伍开枪射击,造成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当时党的文件书刊由侬淑玉收转,特务发觉后,以“帮共产党做事”罪名逮捕了侬淑玉。侬在狱中多次被刑讯逼供,始终没有暴露丈夫的身份和党的秘密。民国19年,侬保释出狱,李同时毕业。为避免特务纠缠,全家迁到吉林教书。李在教书中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民国24年10月,李转到江西南昌宝灵女子中学教书,侬于年底病故。民国25年1月,李辅仁奉党的指示,奔走于南京、上海等地做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其间,曾到江苏镇江丹徒县黄墟乡与新四军游击队领导人董又新共商抗日工作。李食无空时、居无定所,为便于工作,把长子亚迪(李伟)托董又新妻子照料,把未满周岁的三子送给当地一小学校长收养。

村域环境

民国26年芦沟桥事变后,李辅仁被派到江苏浦镇国民党第85师工程处任工程师,设计建造营房;后转到南京中央政府军政部城塞局任技佐,设计构筑江防要塞炮台等抗日工事。因劳累过度得了肺病。民国27年,病情加重,经江西新四军贵溪办事处主任温仰春筹措,回昆明南郊前卫营地养病。民国28年,又经杨青田等安排帮助,离昆明回腾冲下绮罗养病。民国29年9月9日,病故于下绮罗靖澜寺。

绮罗图书馆

熊廷柱(1900~1984)--字怡琴,下绮罗涤缨小区人,1920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在昆明师范学校任教,1933年到美国密苏里大学留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任云南省建设厅专员。1939年任省立腾越中学第一任校长。抗日战争中,先后担任省建设厅棉麻所长、省高等农业学校校长,兼四川大学教授。后到雅安市任四川农业学院教授、工会主席、雅安市政协委员、中国农学会四川分会理事(资料来源于下绮罗文化活动中心)。

李本仁--字寿裕,下绮罗大巷道人,少时家贫,入缅打工,积累资金与同乡刘宝臣等开设“裕兴祥”商号,从事玉石开采、加工、销售,并在广州、上海设立分号,拥资数百万。李、刘二人被广东杂志《东方杂志》撰文誉为“翡翠大王”(资料来源于下绮罗文化活动中心)。

绮罗观音

李和仁(1910~1998)--字蔼如,下绮罗大人巷人。毕业于腾越简易师范,曾赴缅任教。1942年远涉西藏昌都、拉萨和印度任茂恒分号经理。1964年回国,先后供职于腾冲县工商联、制药厂,历任腾冲县四、五、六届常委。1981年和乡人倡导恢复绮罗图书馆,并义务担任第一届馆长。1992年~1995年又积极筹资新建绮罗图书馆(资料来源于下绮罗文化活动中心)。

重要历史事件:

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8月,城东南3公里处发生6.8级地震(震级根据其破坏程度推测),先一日已震,次日复震,大震有声;城楼官民、庙宇多仆……,地裂、赤水涌出,田禾尽没,人死伤甚众。

李氏宗祠

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4月13日,徐霞客至腾冲考察,绮罗名流李虎变邀请徐霞客到李家做客,徐霞客在李虎变家共留宿七日,先后游历了绮罗附近的水映寺、天应寺等名胜古迹

李氏宗祠

乾隆二十三年(1757)6月15日,城西南约10公里沙坡发生5.5级地震。

李氏宗祠

雍正十二年(1734)绮罗办其老义学,后改为新义学。

尹氏宗祠

咸丰六年(1857)十月初三,腾越赵联成、李枝培、岳阳城、董大用、黄在万等在忠孝寺暗地聚盟拜把,恶意挑动汉族迫害回民,造成回汉冲突,下绮罗大片房屋被烧毁。

尹氏宗祠

光绪三十一年(1734)绮罗办初等小学。

绮罗文昌

民国四年(1915)5月,绮罗华侨李含馨捐银万余元,县知事徐嘉钰任主持扩建济善局,新建济善医院,兼施医药。8月,在来凤书院院址建立腾冲县立中学,委寸馥清为第一任校长,为腾冲开办中学之始;次年,学校迁新财神庙。

绮罗文昌宫

民国十七年(1928),原绮罗初等小学发展为两等小学,并在段氏宗祠设女生班。

绮罗文昌宫

民国26年(1937年),大水,满邑、绮罗、和顺等地一片汪洋,可划竹筏,倪家铺至满邑大路淹没膝深,北门至田心行人断绝。

民国31年(1942)5月10日下午2时,日军第56师团146、148联队抽员组成的“黑风部队”292人直入腾冲城,腾冲沦陷。5月中下旬,侵腾日军强征民间牛、马帮及车辆,先后窜入绮罗、小西等地,抢劫积谷2800箩(5.50万公斤)。

1961年6月11~25日,腾冲地震,全县共发生地震52次,洞山、城关、小西、打苴等8个公社遭受了严重损失,尤以洞山公社玉璧大队损失最为严重。6月14日,县委抽调县直机关干部41人,洞山公社干部15人,腾一中师生320人,汽车1辆,马车7部,帮助震中地区的吴邑、尚家寨、玉璧、黄坡4个大队531户1687人,迁到满邑、绮罗、华严寺等地居住;洞山公社调集木、泥工75人和当地群众、干部帮助灾民修复住房。

1985年6月28日,洞山公社洞山中学二分校更名为“腾冲县绮罗中学”,隶属洞山区公所领导,由绮罗片区3乡共管和建设。是年,洞山下绮罗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传统院落空间

古树名木

Hash:7b9cbab67f58392fc67ea74bbbff43339e692c43

声明:此文由 来凤山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