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第一桥”!不是长沙橘子洲大桥,也不是湘潭的湘江一桥,而是这里!

没错,湖南的湘江第一桥,就是衡阳的湘江公铁大桥!

·

衡阳湘江大桥为湖南第一座、中国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建成的又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是贯通衡阳市湘江东西两岸的交通纽带,亦是连接湘桂、京广铁路干线的重要桥梁。它的建成通车对促进我省以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使衡阳的交通位置更为重要。

然而,提起这座桥,就不得不说它那饱经风霜的峥嵘历史

1937年,在修筑西南重要通道湘桂铁路衡桂段时,国民政府开始修建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后因资金不足,被迫停工。

·

1939年,改为在其上游380米处修建便桥,于当年建成。然而,因设计失误,便桥桥面比湘江最高洪水水位都低,每年汛期,不时被洪水冲毁,致使交通屡屡中断。

·

1942年12月,国民政府决定继续修建停工的大桥。当时设计为公铁两用桥,但不是上下两层,而是铁路和公路位于同一桥面。

·

1943年8月,续建工程开工,年底正式竣工。

·

1944年1月1日,前后耗时7年多时间的大桥终于通车。

·

可惜,半年之后,衡阳保卫战爆发。

1944年6月22日,驻守的国军为防止日军从此桥渡过湘江,在日军抵达衡阳前将该桥炸毁,共毁坏两个桥台、四个桥墩,钢梁坠入湘江。这是它第一次被炸毁。

·

解放战争后期,1949年8月,长沙解放后,据守衡阳的白崇禧败退广西,在撤退之前,炸毁了此桥。这是它第二次被炸毁。

·

1949年10月,衡阳解放。为了给解放军加速进军广西打开湘江通道,新成立的衡阳铁路局协同第四野战军铁道兵团利用原便桥桥墩,架设军用梁修复便桥。12月29日,便桥建成通车,但只能限速运行。

·

1955年,在铁道部整修改造湘桂铁路时,为连接穿越湖南的107国道,湖南省与铁道部协商,共同修建衡阳湘江公铁两用桥,并将其列入湖南省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项目。

·

1955年9月5日,大桥正式开工建设,上面走公路下面走铁路。

·

1957年12月29日,大桥建成通车。

衡阳的湘江公铁大桥,毁于战火,于新中国涅槃重生。

·

由于107国道、京广线与湘桂铁路在衡阳市交汇,1955年在整修改造湘桂铁路时,省交通部门与铁道部协商,共同修建衡阳湘江铁路公路两用桥,并被列为湖南省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

今天,大桥桥址位于衡阳市东洲下游200m处,桥连大庆路和广东路,是进出衡阳市的咽喉之一。

衡阳人民一般称之为“老桥”,以它的资历,也确实担得起“老”这个尊贵的称呼。

·

大桥为华伦式铁路、公路两用双层大桥。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铁路桥。

公路桥全长643.15米,宽10米,其中行车道7米。桥面板为130厘米厚预制钢筋混凝土板装配式结构,桥上为10厘米沥青防水层,40厘米钢丝网混凝土保护层。桥面荷载设计1—13级。

铁路桥全长426.97米(7孔),正桥钢梁为连续梁,桥面为单车道。正桥两端各有公路引桥,东岸引桥长130.91米,西岸引桥长85.27米。

东西桥头顶标高及墩顶标高均在65.7米以上,高出300年最高水位(62.20米)3.5米以上。全部墩台荷载按中—26级设计。

·

1957年,重新通车。整座大桥横卧湘江,雄伟壮观,为衡阳市的一景。

如今的衡阳湘江公铁大桥,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花甲老人,一路走来经历了太多的坎坷,承担了太多超负荷的运转,为铁路运输和衡阳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随着衡阳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湘江上新建的大桥不断涌现,为这座老大桥分担了沉重的负载。

譬如,在桥的旁边建起了新的衡州大道跨湘江大桥,为老公铁大桥分担缓解了市内交通压力;另外,位于衡阳市珠晖区东阳渡镇的湘桂铁路衡阳湘江特大桥通车后,取代了湘江公铁大桥几乎所有客运列车过江运输任务。

·

大桥自1944年建成,至今已经有76年历史;自1957年重建通车,也已经沐风栉雨走过63年的历程。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63年间,衡阳湘江公铁大桥见证了两个时代。

然而,它仍然没有功成身退,而是仍然屹立于汹涌北去的湘江水中,用它老迈的身躯,继续为铁路运输和城市交通默默奉献,参与着中华复兴之伟业。

Hash:ef1b5d168a17f0c6bc5b6e80dbedf5570d44aea3

声明:此文由 快看30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