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这个县火了,发现2个全世界都没有的东西,距今5000多年

对于当代人而言,指纹应该是个非常熟悉的东西了,开证明、签协议,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指纹。但5000多年前的先民就已经会使用指纹了,还是挺让人惊讶的。近日,河南三门峡渑池县发现两枚"仰韶先民指纹"的消息就在网络上引起热议。

4月12日,三门峡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知称:在渑池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调查中发现的"仰韶指纹",已经被列入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已经与该研究室签署合作协议,将依托现有资源,开展"仰韶指纹"专题研究。

据了解,这两枚"仰韶指纹"并非一起发现。早在去年10月底,渑池县仰韶文化博物馆馆长就在西河南仰韶文化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发现了一枚仰韶时期的陶缸残片,以及一枚庙底沟类型彩陶片和若干红陶片;在这枚陶缸残片的鋬(pán)耳上有一个横向下摁的凹窝,内竟有一枚非常完整且清晰的先民指纹,大小为1.7cmx2.1cm。(鋬耳是仰韶文化遗址中常见的器物附件或装饰)

而就在近日,其又在同一个地方发现一个陶缸残片,残片的一个鋬耳上赫然印着一枚指纹。经过专家团队鉴定,这枚鋬耳上的指纹,是一名20-30岁古代男性的右手大拇指按压而出的指纹。

对此,有专家分析:这枚指纹或许是陶工特意在彩陶上按压下来的。据了解,很多陶工在制作鋬耳时,都会采用裹布摁压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防止陶泥粘连。如果要在鋬耳上直接横向加摁指印,就必须控制好摁制时间,否则就会损坏胚体。所以,这种"按指为印"的制陶方法,很有可能是古人特意弄的记号。

但实际上,早在1978年,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发现了指纹印痕,但那些指纹则多是局部、细小、模糊不清的,因此被认定为是无意中留下。而此次在渑池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指纹则比较清晰、完整,因此,有理由相信,在5000多年以前,古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指纹。

刘少聪:我国著名的指纹学家、中国刑事现场统计研究会副会长

而如果该指纹被证实是古人有意留下,则会将人类使用指纹的历史向前推进至少2000年。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指纹凭证,被认为是现存于美国芝加哥博物馆的一枚中国古代印泥。据了解,该印泥的正面刻有主人名字,反面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拇指印痕,而这枚印泥被认定为是属于中国周朝时代,距今约3000年左右。

总之,关于"渑池仰韶先民指纹"的研究已经开始,结果如何,静待揭晓。但无论结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枚"仰韶指纹"的发现都会对我国乃至世界指纹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883d6ef0fe3599c5cd42043511ac37b65d0e554f

声明:此文由 新消费笔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