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县半截塔的传说

半截塔,位于围场县半截塔镇中心小学院内。塔基占地面100平方米,塔高40米,塔座为正方形,边长10米,高8米。该塔为空心圆形,系单体建筑,为砖、木、石结构。塔正面为圆形拱门,用青灰石精细加工,砌筑而成。塔座上砖砌三层,椭圆形塔身。每层正面均留拱门,塔身上端置宝珠形塔顶。

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元代白塔——半截塔建于元朝年间(公元1264年至1294年),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塔前有寺庙遗址,至今基石尚存。据其寺庙遗址出土的瓷器、陶罐、陶瓶以及砖瓦等遗物考证,当时因连年战争,大批兵卒为国捐躯。这座元代白塔是为了祭祀疆场死者的亡灵而修建。因此,元代白塔又叫“祭骨塔”。

为何又叫“半截塔”呢?

相传,当年此塔是一个出家人刘僧人所建。这刘僧人很富贵,决心在塞外建成一塔。而刘僧人有一个同胞弟弟也是僧人,欲在南方修建一塔。于是,兄弟二人打赌,限定时间内将塔建完。哥哥听说南方的弟弟即将按期竣工时,便焦急的将未修完的塔封顶,于是便成了“半截塔”。

到了明朝后期,社会动荡。李自成北京,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半截塔附近也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把一个完整的塔尖刮到榆林子河滩上,后来水冲沙压不见了踪影。

清朝的一个秋天,康熙皇帝来“永安湃”围场打猎。发现了这座半截子塔,便向随同而来的大学士刘通训问道:“刘爱卿,此塔何时所建呀?”

刘通训跪拜道:“据奴才所知,此塔建于元朝。”

康熙又问:“为何是半截子塔呢?”

刘通训站起身来,朝四面八方观察一下地势,心头一颤,低头不语。康熙见此情景,好生纳闷。便催问:“说吧,朕不怪罪于你。”

刘通训这才说道:“皇上呀,这座塔建在地势低洼之处,四周众山环绕还有碾子沟、咬鹿沟、布都沟、牌楼沟、燕格柏沟……这塔下是一泉圣水,可是、可是……”

康熙说:“刘爱卿,讲下去。”

刘通训说:“这座塔下有一条恶龙,整日在这地下泉里摇头摆尾,洗鳞翻身,恐怕要出来作乱扰我大清。”

康熙闻奏,吓得脸色发黄,忙唤爱卿近前悄声问道:“爱卿,你看如何惩治这地下恶龙?”

刘爱卿如此这般叙说了一番。暗选一民间倒锅工匠,造一口大铁锅,他从东侧挖一洞,把铁锅死死地扣在龙头上,那恶龙再也不动了。

康熙龙颜大悦:“此塔,就叫“镇龙塔”吧!”

*

18831418468

☞声明:文章内容@承德银行。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Hash:d9cf3d9b4bb4984696bcbd8cecfbff126c6529a4

声明:此文由 围场范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